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長安自古帝王都,為什麼唐朝之後長安再未做帝都了呢?

都說長安自古帝王都,為什麼唐朝之後長安再未做帝都了呢?

長安是國內有名的古都,想起長安,人們就會想起大唐盛世,萬國來朝,好不壯觀。事實上,長安在從周到唐時期,11個朝代在此建都,有著1100多年的建都史,那麼為何唐代以後長安便再未做帝都了呢?背後有著深刻的政治、經濟以及地理原因。

政治中心東移,北部邊境威脅集中在東北方向

漢唐之時,國家的邊境威脅大多集中在西北方向,比如匈奴、突厥,大多是西北草原的游牧民族。此時建都長安,不僅能夠有著優越的地形包保衛國都的安全,還能夠保持對西北地區的戰略威懾,同時方便兵力的調集。

但是五代之後,隨著西北方向突厥的滅亡以及東北方向契丹的崛起,國家的防禦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東北方向。此時再定都長安,京師雖然有山河之險,但是在軍情傳遞以及兵力調動方面必然處劣勢,如果在中原腹地屯駐重兵,由於中原地區遠離京師,很有可能會釀成新的藩鎮割據。

長安、洛陽雖雲故都,然地險而隘,去東夏遼遠,故漢之吳、楚之七國,唐之山東、河北往往強悖,良亦遠而難制也。

此外,唐朝滅亡後,關隴貴族集團逐漸消失在歷史舞台上,而新興的利益團體大多發軔於中原,比如北宋趙匡胤的功臣集團,出於靠近自身利益所在地的原因,唐以後不定都長安有著更加現實的考量。

經濟重心南移,漕運愈發重要

唐朝安史之亂時,北人南遷促進了江南的開發,南方的經濟開始發展。唐朝中後期以後,國都長安對於江南地區的物資依賴更加強烈。由於關中耕地條件的惡化,京師糧食供應緊張,每逢大旱,連皇帝都要就食洛陽,甚至在貞元二年發生了因長安缺糧而導致禁軍騷亂的事件。

為何連京師長安都會缺糧?

首先是漕運的變遷。隨著黃河中下游生態環境的變化,黃河航運的優勢不再明顯,甚至連大船都難通行,運糧十分不便。其次是運糧的成本過高,從江淮地區到長安,不僅路途遙遠,且險灘遍布,三門峽的砥柱更是加劇了航運的危險,《水經注》記載:

自砥柱以下,五戶已上,其間百二十里,河中竦石傑出,勢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其山雖辟,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正是由於航運距離遙遠再加上航運危險,漕運成本過高,加上中途耗費,以致「有用一斗錢運一斗米之言」。如中宗景龍三年,「關中飢,米斗百錢。運山東、江、淮谷輸京師,牛死什八九。」

更為重要的是,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愈演愈烈,皇帝詔書如同兒戲,各個地方的節度使儼然成為一方諸侯,經常截流運往長安的物資,導致長安賴以依靠的江淮賦稅重地時斷時續。此後王朝定都,為了不避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情況,直接定都洛陽,開封,方便物資的轉運。

常年戰亂導致長安城破敗不堪,帝王之氣盡失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在唐朝及其以前長期人口過載,引起長安及其周邊關中地區森林資源過度消耗,河渠水量減少,疊加唐中期氣候轉冷的自然因素,致使長安及其周邊地區自然災害頻發、土地承載力下降,不能夠支撐數百萬的人口生活。

此外,安史之亂以及隨後的五代十國混戰,長安飽經戰亂的摧殘,致使城內「宮闕蕭條,鞠為茂草」,長安的荒涼可見一斑。黃巢起義後,朱溫成為叱吒一方的軍閥,逼迫唐昭宗東遷洛陽,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余不息。長安在經過此次摧殘後,基本上成為了一片廢墟。

北宋立國之後,長安在行政上被降級,城內一片荒涼,「人游曲江少,草入未央深」,直到宋神宗時期,司馬光還說「關中饑饉,十室九空,流移之民,道路相望」。由此可見,無論是從城市本身還是關中的條件來看,長安在唐之後都已經失去了作為帝都的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
歷史上唐朝宦官在掌握兵權後,為何就再也無法將其同兵權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