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演員高以翔突然去世!關於猝死,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2件事

演員高以翔突然去世!關於猝死,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2件事

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時不幸暈倒,經搶救送醫後去世,年僅35歲。

據新聞描述,高以翔在「跑步時暈倒休克,現場採取急救措施進行心肺復甦」。最後節目組官方聲明證實是心源性猝死。

高強度運動和通宵工作,堪稱「兩大心臟猝死高危因素」。

而這個節目的設定,既包含各種高強度運動、又是連夜錄製,「夜間追跑」,對於明星體能的挑戰其實非常大。

猝死危險因素:高強度運動 熬夜

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心律失常、心梗等心臟問題造成的猝死。數據顯示,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率在40/10萬~50/10萬,男性明顯高於女性。

和很多人的認知不同,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大多數從來沒被確診過心臟疾病。

但是,75%的心源性猝死者可能有潛在的肥厚型心肌病或冠心病。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死者大多在35歲以上;而心肌病或致命性心律失常導致的猝死,在35歲以下的年輕人里更常見。

國外研究顯示,大約有20%的心源性猝死是在運動時發生的,而在中國一項南方人群的研究中,劇烈運動造成的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大概在7%左右。

劇烈運動時,全身耗氧量增大、心臟做功增加、心肌供血不足,容易出現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但和心梗相比,肥厚型心肌病在運動性猝死中佔有更主要的原因。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左心室壁異常增厚的病變,往往和遺傳有關,由於泵血受影響,容易發生血流動力學的梗阻。

這種病導致心臟驟停的病人都很年輕,有的甚至只有20~30歲,卻比年紀大、有心臟病史的人更難救回來。

他們在心臟驟停前大多存在室性心動過速,導致了室顫出現。這種情況必須在黃金4分鐘內用AED除顫器除顫,越快越好,否則無力回天。

此外,有網友爆料,在高以翔暈倒前,節目組已經連續錄製了超過17個小時。

熬夜和猝死的關係,此前已得到過研究確證: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和每天睡6-9小時的人相比,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風險會增加27%,心梗風險增加20%。

另外,在寒冷天氣下,由於心臟做功增加,耗氧量增大,冬末春初季節更容易發生心臟猝死[8]。

心臟驟停的急救時間:黃金4分鐘

另外,在心臟驟停發生時,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至關重要,但類似事件的急救中,經常會出現以下2個問題。

第一,急救的反應時間過慢。

心臟驟停後,大腦血流停止,病人的意識會在6秒內喪失。如果此時供氧立即恢復,病人可在幾秒到幾分鐘內恢復意識。

而大腦缺氧2分鐘,會造成局部損傷;大腦缺氧超過4分鐘,腦細胞開始永久性地喪失;而如果大腦缺血性缺氧超過10分鐘,大多數人已經無法恢復意識。

所以,心臟驟停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

但數據顯示,我國急救的平均反應時間為16.5 分鐘,有些地區甚至在半小時以上,導致很多生命白白逝去。

第二,當醫護人員到來前,除了心肺復甦,還應該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發生心源性猝死時,往往伴有室顫。心肺復甦只能幫助心臟泵血,恢復大腦供血,卻不能糾正奪命的室顫。研究表明,發生心臟驟停時,如果10分鐘內未進行除顫,95%的患者會死亡。只有儘早使用AED結合心肺復甦,才能大大提高搶救的成功率[10]。

當有人倒地時,正確急救方法是:

1)判斷現場環境是否安全

如果安全,可讓倒地者繼續躺在原地;如果存在漏電等不安全的情況,或路面溫度高,可移動到就近的樹蔭下或室內。

2)判斷有無反應

跑到倒地者旁邊,拍肩膀大聲呼喚對方。如果能睜眼、說話,手腳能活動,說明有意識,多躺一會就行;如果沒有任何反應,說明出現了意識喪失(昏迷),馬上讓旁邊的人打120,並拿來最近的AED。

3)判斷有無呼吸

對於普通人而言,摸脈搏判斷心跳難度較大,所以判斷呼吸即可。

方法是,觀察胸腹部是否有上下起伏(用手測鼻息效果並不好)。如果 5~10 秒內都沒有起伏,才判斷為「無呼吸」。注意,心肺復甦是給無反應、無呼吸、無心跳的人才能用。

如果有呼吸:讓病人側卧,別的啥也不用做,等待救援即可;

如果無呼吸:第一時間實施心肺復甦,直到病人蘇醒或急救人員到達。

4)使用AED和心肺復甦:

在AED到來之前,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甦,胸外按壓深度至少 5 厘米,速率為每分鐘 100~120 次,30 次按壓後2次人工呼吸,交替進行,直到 AED 抵達。

AED到來後,儘快用上AED看是否需要除顫。如果除顫,AED會自動給予除顫。

第一次除顫後不要關機,馬上接著再進行2分鐘高質量的心肺復甦(同前),再用AED第二次除顫,然後再進行高質量心肺復甦,如此循環,直到專業救護人員到來或患者恢復呼吸。

戳開視頻,1分鐘學會AED的使用

心肺復甦的方法

可能很多人會問,猝死會有早期徵兆嗎,能提前防範嗎?

很遺憾,「猝死」的字面意思就是「突然死亡」,事先很難發現預警信號。

有研究發現,超過50%的中年心臟猝死者,在猝死前4周內會出現預警癥狀[12]——如胸痛、呼吸困難。但仍然有的人沒有癥狀出現。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建議大家定期體檢;懷疑自己心臟有問題的,可去心內科檢查心臟彩超、運動心電圖;在疲勞時、感冒時要避免劇烈運動。

最後想說,極限運動類真人秀風險太大,玩的不是「心跳」,是真的在「玩命」。

一會要求明星抓著繩子徒手攀爬70米樓,一會要求10米高台跳水。即使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在這些項目尚且可能有受傷的危險,沒經受過專業訓練的明星如何保證生命安全?

如果每一次猝死事件都要用生命才能喚起大家對猝死的關注,代價未免太沉重。

珍愛生命,從拒絕「玩命」工作和非專業運動員進行危險運動開始,從定期體檢開始,從普及AED開始,從普通人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開始。

審稿專家:高巍| 北京市密雲區醫院急診外科住院醫師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睡覺出現三個「30分鐘」,說明你可能失眠了!來自醫生的忠告
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到底哪種更有營養?多數人想錯了,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