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機處職能到後期逐步被總理衙門取代

軍機處職能到後期逐步被總理衙門取代

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單位:軍機處,入軍機處就相當於進了中央領導層,甚至等於拜相。這個地方的設立是為了和議政王大臣會議抗衡,掌握皇權,同時為了處理西北軍務,本來是個臨時性的機構卻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前。而到了後來,其職能卻逐步被總理衙門取代了。

軍機處是在雍正帝時期設立的中樞決策結構,有關它的具體成立時間,目前存在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是雍正七年(1729年)創立。當時正值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部作戰,為了能夠及時處置軍情,於是雍正皇帝將以前辦理軍需事宜的軍需房改換為軍機房,由軍機處直接向皇帝傳達前線軍情及下發皇帝諭旨。軍機處的工作具有相當高的保密性,而先前的內閣設在太和門外,人來人往,保密性較低。軍機處設立之初是作為一個臨時性的機構,但此後卻被清朝的統治者們沿用,並且不斷使之正規化,於是在清朝後期,軍機處實際上成為了皇帝的私人秘書班子和諮詢機構,權力也大過了內閣。

軍機處的職能主要是廷寄諭旨,史料記載「軍機大臣掌書諭旨,統軍國之要,以讚賞治機務。」通常是傳達皇帝的旨意,流程是:皇帝有十分機密紀要的事情不便發抄,由軍機處從皇帝那承旨,然後回到「值廬」撰擬進呈,然後再封面標明「馬上飛遞」字樣。可以說,軍機處的設立是皇權加強的重要表現,皇帝的諭旨可以快速有效地到達全國各地,而不再經過內閣討論等複雜程序。皇帝既可以乾綱獨斷,又不至於分身乏術,這也是後來軍機處一直存在的原因所在。

軍機處設軍機大臣,一般以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充任,人員沒有定額,一般為3到10人,根據每任皇帝的實際需求而定。軍機大臣的僚屬稱為軍機章京,主要負責軍機處日常的文書工作,大部分諭旨都是由軍機章京撰擬。軍機處的官員們來自不同的衙署,相互之間不存在統屬關係,都直接對皇帝負責。雍正朝時,軍機大臣多以正一品和從一品的官員入值,到了後來,選官範圍逐漸擴大,有「軍機大臣惟用親信,不問出身」的說法,考核也變得極為嚴格。但一般而言,御前大臣是不得兼任軍機大臣的,防止攬權專政的情況出現。

正是因為軍機處的獨特地位,軍機大臣位高權重,到了後來日趨腐化,辦事效率低下。辛酉政變後,恭親王奕?兼任領班軍機大臣和領班總理事務衙門,軍機處的職能逐漸被總理衙門所取代,最終在宣統三年(1911年)責任內閣成立後被撤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掬一捧史海之水 的精彩文章:

蘇聯名將朱可夫的敗績:火星行動
出場就是巔峰的皖系軍閥最終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