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同盾人工智慧研究院,打造AI領域的「貝爾實驗室」

同盾人工智慧研究院,打造AI領域的「貝爾實驗室」

人工智慧時代,得人才者,得未來。

作為國內專註於智能分析與決策的人工智慧企業,同盾科技於今年初正式設立人工智慧研究院,並以人工智慧研究院為核心載體,穩步推動人工智慧戰略的布局和實施。探索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基礎理論演算法,進行計算機視覺,語音語言處理,聯邦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深入研究,並將智能應用推向市場,力爭打造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貝爾實驗室」。

同盾人工智慧研究院由美國公立常春藤名校佛羅里達大學的終身教授李曉林擔任院長,國際頂級語音專家吳建雄博士擔任副院長。李曉林教授在美國創立了首家國家級深度學習中心,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是國際上最早將雲計算、大數據、大規模深度學習、物聯網研究貫穿於一體的研究團隊之一。

吳建雄博士在加入同盾科技之前曾在美國著名公司Nuance擔任集團研究副總裁,Nuance是全球智能交互技術服務領域的鼻祖,在他的主導下為多個全球著名的企業如蘋果、三星、賓士、BMW、奧迪、美國銀行等支持開發了智能語音助手。

此外,研究院還擁有智能語音專家、計算機視覺專家、自然語言處理專家、深度學習及聯邦學習演算法專家等一大批國內外AI領域頂尖人才超百人規模的研發團隊,演算法研究人員都有碩士、博士學歷。

研究院已經建立起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四大核心研發小組,並取得多項專利成果,深度參與國家部委、央行等發起的行業標準制定。研究院的定位是連接賦能、開放共贏,已經和多個高校和金融機構,如浙江大學、西北工大、香港科技大學、建設銀行、招聯金融共建聯合實驗室。

除了基礎理論探索,核心技術研究以外,研究院在推廣智能技術應用上也有了可喜的進展。基於同盾對金融服務行業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研究院開發了多個金融服務場景的智能對話機器人,能用高度擬人化的發音,與不同的對話人採取不同的對話策略進行有效的交流。

為服務未來而生

人工智慧將是未來科學競爭制高點。

從20世紀50年代引入感知器開始,到80年代多層感知器及反向傳播演算法和專家系統,再到2010興起的深度學習,幾乎每三十年技術都會經歷一次質的躍遷,直到深度學習的出現,利用多層神經網路模擬人類大腦神經元的信息傳遞方式,才使得人工智慧技術開始大放異彩。

回顧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李教授將其分為三個階段,他生動地說到「:AI0.1是 『啟蒙』階段, 技術發展處於萌芽期;AI1.0僅僅是『有點知識』,但是場景非常有限;現在發展到了AI2.0時代,可以通過技術辨識一個人臉,或一個貓臉,我稱之為『有點感覺』,而這個感覺是相對有限的;而到了3.0的階段,我預期是2040年左右,人工智慧技術就可以說『有很多感覺、很多知識』,還能做智能決策,而智能決策恰好是同盾科技的發展戰略。

人工智慧研究院是為服務未來而生的。

以研究院重點研發領域——聯邦學習為例。可理解和可解釋將來會是整個後深度學習時代的技術困境,依靠海量數據訓練機器的人工智慧模式,需要進一步革命,因為很多領域實際上並沒有海量的數據作為基礎,隨著數據隱私保護的日益強化,數據共享也是個大問題,研究院將破解之道投向了聯邦學習技術,並進一步提出知識聯邦的創新框架,這項技術的成熟或將為整個行業帶來深刻變革。

聯邦學習只是研究院技術庫的冰山一角,同盾採用研究院的形式來推動創新的發展,是需要足夠的魄力和堅韌的毅力的,因為這意味著難以計量的投入,和註定無法馬上實現營收的產出,但作為一家面向未來、信奉長期主義的科技企業,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李曉林教授表示,希望能把研究院打造成人工智慧領域的一流實驗室,營造自由、寬鬆的創新環境,也歡迎全世界的頂尖人才,來此開展各種AI領域前沿課題的研究,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家電渠道變革下的物流進階
教育行業即將迎來三浪疊加的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