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沈向洋博士:寫作有助於幫你取得成功

沈向洋博士:寫作有助於幫你取得成功

微信公眾號」職場視界Jobsight"(id:jobsight)

作者簡介:

沈向洋,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

Twitter、PowerPoint、Facebook、Instagram和簡訊是否侵蝕了我們思考的能力?

有句中國諺語叫「文如其人」,字面意思就是"看到一個人所寫的就象看到作者本人"。果真如此的話,那麼我們在其他人眼中會是什麼樣的呢?

我最近參加了一個技術評審會,會上一位評審員質問正在發言的工程師:你們為什麼選擇這個設計?為什麼這項服務的效果不好?有多少用戶會選擇這個解決方案呢?

發言者的回答顯然缺乏深度,似乎他之前並沒有進行過縝密的思考,而這種思考是需要你靜下心來、思量各種可能性、明確自己知和未知的信息,並確定還要做哪些更多的研究。當我還是一位年輕研究員的時候,每當我試圖通過捷徑來完成工作的時候,同事就會讓我停下來思考。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用數小時來思考,然後用更多時間來完成更難的部分,即把所思所想寫下來。

如今,長篇寫作的習慣已經正在被逐漸取代:推特、微信、微博這樣的社交語言改變了我們的日常對話習慣,PowerPoint 把我們的想法濃縮成了一條條的短句,文字被表情包和動圖所替代,我們沉醉於碎片信息而無法自拔。在互聯網上,短短一分鐘內會出現:1,600 萬條文本信息、180 萬條 Snap 帖子、45.2 萬條推特、1.56 億封電子郵件。可以想像,誰還有時間思考,更別說寫東西了!

或許是我們這些科技從業者是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發明了手機、開發了應用程序,並創造了全天候聯網的世界。我們創造了一個可以把筆丟到一邊的社會,現在我每天的寫作僅限於寫郵件或發微信朋友圈。

我們正在失去那些幫助我們深度思考、表述自己觀點,並提升自我的寶貴工具。對於深處科技行業的我們,這尤其令人感到不安。

人工智慧的發展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危機。我們面臨巨大的壓力,需要更快速地實現更多設想。但是我們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我們必須仔細思考後果和其他可能性。

如果自動駕駛汽車撞到人,責任應該在誰?其實開發自動駕駛程序的工程師才是真正的司機。

誰又應當為存在偏見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負責呢?無疑是創造人工智慧的工程師。

我發現越來越少有工程師撰寫和分享他們深度思考的內容。但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引領整個行業實現真正的創新。那麼,我們如何實現重大的變革性突破,而不是在現有成績上錦上添花?

答案是寫作,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思考。

執筆落下會迫使你組織語言、反覆修改和斟酌用詞,從而讓你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擁有深刻思考能力的人可以寫出優美的代碼、深具啟發性的論文、以及制定出能實現重大突破的方案。我推薦大家讀一下 Reid Hoffman 撰寫的「Series B pitch for LinkedIn」 ,其中分享了幫助他取得成功的思想。他說道,一個風險投資公司的合伙人接到過大約 5,000 份商業計劃書,而僅僅考察了其中 600 到 800 個項目,最終要麼無功而返,要麼最多只能達成兩筆交易。

寫作會幫助創造影響更深遠的工作。我已發表的論文,其影響力會持續很久,或許只是作為參考資料。全光採樣(Plenoptic Sampling)、輕鬆摳圖(Lazy Snapping)、泊松融合(Poisson Matting)——這是我對計算機視覺和圖形領域做出的貢獻,它們在我死後也還會存在。如果我夠幸運,它們甚至能影響一兩個人。

我最喜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之一 Takeo Kanade 曾說過,你必須像寫偵探小說一樣來寫科研論文。你需要故事、懸念、衝突和(發現某事物的)喜悅來向同行闡述你的觀點,啟發他人做出貢獻,並繼續推進你的研究工作和整個研究領域的發展。

寫作是一個均衡器,能夠激發全隊的最佳潛能。

在亞馬遜,所有的彙報工作是通過 6 頁文檔來完成。會議開始時,每個人通讀一遍,之後做出評論,並向作者提問。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背景信息,內向的、外向的和持不同母語的同事,都有同等表達思考的機會。演講者的個人魅力不重要,文字才重要。

最終,寫作有助於幫你取得成功。你可能很聰明,有著絕佳的想法,但如果不能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法表達出來,就很難實現更長遠的目標。我們人工智慧與研究(AI R)團隊的兩位工程師 Bill Ramsey 和 Ronny Kohavi 給了我這樣的啟發,他們有著定期寫作的習慣。Bill 在微軟平台上發表了 250 余篇博客,我們整個科技社區都為之受益。而 Ronny,你都不需要去跟他見面,因為他的所有觀點都已經在被廣泛轉發的 A/B 測試實驗論文中充分闡述,並且都已經發表在了 LinkedIn 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當你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看法:

我是結果導向人才,因此,我應該直接去寫代碼就行了,人們是通過代碼了解我,而不是論文 ;

我的母語不同,代碼比語言更能表達我自己;

我不知道寫什麼;

我沒有時間

……

請把這些借口都放到一邊——為了你自己的成功、為了你們公司和行業的進步,即刻開始寫作吧。

我看到其實有很多工作場景可以讓長篇寫作回歸工程師文化——設計文檔、項目方案、技術評估報告(LRP)、評論文章等——以激發我們的合作、廣開思路。

我最近邁出了第一步,這麼多年來,第一次與同事何曉東和李笛一起撰寫了研究論文《從 Eliza 到小冰:社交聊天機器人的挑戰和機遇》。先別急著批評,歡迎提出建設性意見!

我向這篇文章的每一個讀者發出挑戰,每周寫 500 字。如果有想法或看到問題,請寫出方案並分享出來!

讓我們通過更多的寫作來重新定義精神領袖和工程質量的標準吧!

近期部分精彩文章

1.任正非:空講稻盛和夫的哲學和理念,會害了中國企業家

2.怎麼判斷自己在不在一家好公司?

3.任正非:20年前華為花40億元的諮詢費到底值不值?

4.黑石集團創始人:當你面臨兩難選擇時,永遠選擇長遠利益

5.哈佛商學院教授: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你的深度學習能力

6.喬布斯: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你呵護

7.任正非:華為需要盯著做事的幹部,而不是會做人的幹部!

8.華為成功背後的17家諮詢公司

9.估值百億的Airbnb的商業計劃書,教科書級別的BP

10.為什麼日本選擇戴明,中國選擇德魯克?

過往部分精彩文章

1.哈佛心理學家:穿什麼樣的衣服,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2.TED演講: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品質是堅毅

3.Facebook上一則被刷爆的漫畫,深深戳中了中國家庭的痛點

4.谷歌吳軍:提高效率須從拒絕「偽工作」開始

5.大數據告訴你,中國女人到底有多勤奮

6.畢馬威發布最新員工著裝規範:穿衣真的會影響收入!

7.孫正義:一次拜訪賺了1000多億,善於拜訪是另一種經營智慧

8.芝加哥大學研究表明:最好的領導者給你最壞的反饋

9.哈佛研究出了讓人變窮的9個原因

10.我做CEO的8年零3天: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8年全都舉步維艱

*更多精彩請進入公眾號主界面,在「精彩回放」欄目下的「經典集合」子欄目中查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任正非: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