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國投降後日本高層希望蘇聯和瑞典出面調停

德國投降後日本高層希望蘇聯和瑞典出面調停

1945年5月9日納粹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5月23日,美國空軍562架「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再次轟炸東京,但美軍飛行員們得到命令不要把炸彈扔到日本皇宮裡,因為「天皇將來也許還有用」;兩天後又有512架轟炸機光臨,投下了3262噸燃燒彈,整個東京市中心已經是滿目瘡痍,首相官邸、外務省、海軍省等建築灰飛煙滅,美國人同時投下了百萬份傳單,敦促日本人從速無條件投降。

如果準確定義二戰日本的投降事實,其實是「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而日本在軍事盟友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後,明知大勢已去卻仍然在堅持,主要是在謀求與西方討價還價,以便「體面的投降」,尤其是保留天皇制度,而後來的歷史證明,由於美國為了一己之私,狡猾的日本人基本達到了目的。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義大利早在兩年前就已退出戰爭,這意味著同盟國會聯合起來傾全力對付最後一個法西斯國家,戰敗已不可避免,對這一點,日本軍政高層倒是看得清。

在東京的漫天大火中,日本內閣和軍部召開聯席會議,主要內容已不再是如何作戰,而是怎麼樣媾和。注意,此時日本人討論的不是投降,而居然是「談和」,即日本在一定的條件下如何退出戰爭。

狂妄的日本軍部之所以還抱有幻想,是因為日軍仍然是在海外作戰,盟軍尚無一兵一卒登陸到日本本土,尚不似德國那樣被蘇軍攻陷首都,所以拚命叫囂「本土決戰」的口號,就是希望以此讓美軍知難而退,雙方能夠開啟談判,目標是日本退出戰爭,但一不能無條件投降,二要保證日本的所謂「國體和政體」。

聯席會議的討論結果,居然是請蘇聯出面,充當日本與美英之間的調停人,二戰日軍最後一任陸相阿南惟幾、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首相鈴木貫太郎一致認為是可行的,因為「日本人對蘇聯是有情有義的」,至少,他們沒有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從背後捅刀,換句話說,日本人天真地認為:蘇聯能在與德國的作戰中避免兩線作戰從而取得最後的勝利,其中有日本的功勞,現在應該還人情了。

窮途末路的日本人還探討了請蘇聯幫忙的條件與「回扣」,比如返還南庫頁島、轉讓北滿鐵路、旅順繼續由蘇聯管理等等。當時的蘇日仍有外交關係,蘇聯駐日大使馬立克就躲在箱銀溫泉療養,當日本政府轉達上述意見後,更加狡猾的蘇聯人答覆說:需要時間來考慮,結果是遲遲沒有迴音。

日本人又聯繫中立國瑞典,希望它們出面接洽和談,依舊沒有成效,在此時期美國海空軍的攻擊日甚,就在日本人神經即將崩潰的時候,1945年7月中美英向日本發出了最後通牒的《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

日本人發現公告中並沒有蘇聯的身影,於是絕望的政客和瘋狂的軍人都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蘇聯的表態上,他們認為只要蘇聯不參戰日本就還有希望。

蘇聯政府以「日本政府和天皇的媾和表述含糊不清」為由繼續拖著,其實是在同時跟美英討價還價,被折磨的精神崩潰的日本人一邊於7月30日拒絕了《波茨坦公告》,一邊只好做「本土決戰」的準備,拼湊了53個師團、25個旅團和3000多架飛機,聚集東洋三島的陸海軍總兵力仍然達到了370萬人,但素質已嚴重下降。

可惜美國人已經沒有耐心了,1945年7月24日,杜魯門簽署了使用原子彈襲擊日本的命令,擬定的時間是8月3日以後,同時又要求一定要在蘇聯對日出兵之前。

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在廣島,8月8日蘇聯政府通知日本大使將在次日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扔在了長崎,8月15日,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日本人堅持不投降實際是錯判了形勢,從而被蘇聯政府玩弄了,並且對此深感屈辱和憤怒,服部卓四郎悲哀地寫道:「真是令人震驚,過去兩個月拼死拼活進行的外交努力,結果不僅全成泡影,而且得到的是以鐵鎚代替了答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掬一捧史海之水 的精彩文章:

唐高宗登基後對玄奘猜忌多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