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是什麼,美好的般若境界什麼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是什麼,美好的般若境界什麼樣

對於《心經》,一般認為是《大般若經》的核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心經》講的是,如何認識我們自己的心。心的感受、內心的活動變化,情緒、情感等等。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漢字裡帶「心」字旁的文字、詞語,和《心經》都沾邊兒。

《心經》在保證我們內心健康方面,能夠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因為《心經》講究「觀」心。從具體效果來看,佛學中講究止觀,「觀」能生智慧。這和《大學》中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很接近的。通俗地講,人只有在安靜坦然的狀態下,靜下心來,解決問題才能穩妥。

在當代心理康復中,很多的方法都來源於此,比如卡巴金博士的「正念」訓練法。在「觀」心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由此採用各種對治的方法,慢慢改變一些錯誤的觀念和看法。據實而論,弗洛伊德以及榮格等心理學家的研究,都是從觀察內心活動出發進行研究。

人是有心的,不同於貓、狗等各種動物。動物或者植物等生命有什麼樣的心,我們不確認。當然,據說有人做了實驗,「水」都有情緒情感的,通過冰花的形狀來體現。

但是我們人,我們確認自己有著豐富的、多層次的內心感受。比如,氣溫有冷熱,面對同樣的氣溫,每個人的感受卻又不同,他覺得冷一點,另一個人覺得熱,第三個人覺得舒服。同樣一杯茶,好之者若甘霖,不好者會說又苦又澀好難喝。被人說了一句:你這人怎麼這樣。有人無所謂,有人開心,有人高興,也有人泰然處之微微一笑。

人生3萬多天的旅程,有人覺得漫長,有人覺得甜美,有人無比自在。所有這些,都是源於心的感受。人生是一場修行,而這場修行很大程度上是在修心,心胸開闊、豁達是修行的目標。

我這裡說說我理解的生活中的帶給我們美好的般若境界。般若是讓我們在人生中得到自在美好的鑰匙。會讓飯菜的味道更好,穿衣服更有氣質,居家更加整潔,走在路上更有精氣神,連睡覺都變得不一樣。依般若的眼光看世界,穿梭塵世,金錢、名利帶給你的是不一般的另一重感受。哪怕一絲絲的般若氣息,都將改變人的一生。

日月星辰,藍天白云為我們常見,並不覺得如何。記得有一年,北京的冬天霧霾了很多天,忽然有一天,夜晚突降大雪,北風呼嘯而至。早起的人們推開門窗:哇!白雪映襯著藍天白雲,天如琉璃,清新的空氣讓人感覺生活在仙境一般,圖片刷屏朋友圈。後來,北京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天天藍天白雲。人們對藍天白雲的感受又趨於平淡。

那天早起的人們的感覺已經接近般若境界。那是白雪、藍天、白雲的外在世界帶給人們的。如果我們理解《心經》以後,衣食住行,都活在那種境界中,人生豈不是非常美好?我想這也是大家學習佛法希望達到的目的。

也許有人會說,佛法講「無」,怎麼全是「有」?因為世間真的有人啊,你我都確實存在著。「入世法」講解除眾生的痛苦,必定從有開始。因此人們願意有福氣,求福報。人生在世,有順風順水,有逆水行舟,也有挫折和風浪。人世間的修行,大家都是從「有」中修「無」,「無」中生妙有。若有智慧同行,哪怕人世沉浮,三苦八難,都能得大自由,大自在,大歡喜。

【本文由「李秀筆記」發布,2019年11月29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 的精彩文章:

大英博物館藏敦煌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回憶過往歲月!360DM2018耳機般若波羅蜜時光倒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