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劉慶柱:還原歷史 對話古人

劉慶柱:還原歷史 對話古人

劉慶柱 記者 楊崇海/攝

劉慶柱,1943年生於天津,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長期以來,劉慶柱在豐富的田野經驗和第一手考古材料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理論和方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他先後發表涉及古代宮城考古學、古代都城考古學、古代都城建築思想理念、古代都城遺址布局形制等主題的論文3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0多部,其中多部在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時間回溯到1962年,年僅19歲的劉慶柱以第一志願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他和大學同班同學李毓芳被分配到陝西的部隊農場勞動鍛煉。這段異常艱苦的經歷,被劉慶柱視為最可貴的人生財富,使他更加堅定了從事考古研究的決心。

1972年,劉慶柱來到咸陽地區文教部門工作,並與已成為劉慶柱妻子的李毓芳攜手走上了田野考古之路。1973年開始,劉慶柱先後參加並主持了秦都咸陽遺址、西漢十一陵、關中唐十八陵、秦漢櫟陽城遺址、西漢杜陵陵園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秦阿房宮遺址等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他認識到,古代都城與古代帝王陵墓,是承載古代國家歷史的重要物化載體,蘊藏著深厚的國家認同核心理念,折射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傳承。這些內容也成為了他主攻的研究方向。

劉慶柱認為,首都是國家政治統治中心,其代表性建築從不同層面反映、折射了國家政治文化不同方面的內容。只有把這些東西弄清楚,才有可能把國家的社會歷史、社會面貌理解清楚,並進一步通過考古學的「物化載體」,探索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核心理念」與「文化基因」。

為了獲得第一手考古資料,劉慶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穿梭於偏僻的田間、崎嶇的山路。白天進行田野發掘工作,晚上堅持整理資料,往往一處遺址發掘完畢後不久,研究簡報也同步編寫完成。正是這樣的使命感和學術抱負,使劉慶柱成為考古學領域裡最高產的學者之一,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執著精神,如今他依然奔波在田野第一線。

如何又好又快地編寫考古報告?劉慶柱表示,首先要堅持在田野考古發掘工作第一線,這樣才能對考古發掘資料理解深刻、記憶清晰。其次要儘快使田野考古資料形成「考古發掘簡報」「報告」,併產生相關論文及專著。這樣才能更好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推動學術的發展。

在劉慶柱看來,考古學者要有質疑精神。考古研究要想取得發展,就要做到「否定之否定」,對前人說的不完全的、那個時代沒有解決的問題,要通過後人不斷地發現、研究並解決,只有這樣科學才有了生命力。

劉慶柱寄語青年考古學者,在未來考古研究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長處,辨別吸收國外考古學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著力提升考古研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考古學者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劉慶柱說,做學問不僅要享受其中的樂趣,還要意識到身上肩負的使命。學者要運用考古學的方法、理論,探索歷史,以真實面目還原歷史,從而吸收歷史經驗、弘揚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更好服務國家的發展,深化國家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歷史視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甲骨學120年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