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貫中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字,就為諸葛亮的形象定了型

羅貫中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字,就為諸葛亮的形象定了型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由作者來塑造的,作者的文學造詣深厚,往往寥寥幾句,就能夠給一個人物形象定性。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是一部小說成功的開始,我們看看那些流傳至今的佳作,他們的成功和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脫不開關係。想到關羽,便便想到了忠義;想到林黛玉,便想到多愁善感;而想到諸葛亮,便是智慧。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羅貫中在其中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這些角色有時候,僅僅兩句詩,便讓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是奸絕的代表,也是心狠手辣的,最令人深刻的,是他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個不擇手段的形象,就這樣活生生展現在眾人眼前。而諸葛亮的形象也是一首詩展現出來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諸葛亮的出場必不可少的。一首詩便為諸葛亮的形象定性,將諸葛亮大智大賢的人物形象展現出來,這樣的文學造詣,還真不愧是能寫出不朽佳作的人。

《大夢誰先覺》一詩出自《三國演義》,在正史上並沒有任何的記載,因為是書中諸葛亮說的,很多人便把這首詩當成是諸葛亮的詩,但認真計較的話,不如說這是羅貫中的詩。《三國演義》之所以能夠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跟羅貫中這個小說大家脫不開關係。諸葛亮形象的刻畫,和場景的氛圍,都取決於羅貫中的這一首詩,諸葛亮成為智慧的代表,便是從這一首詩開始的。

「大夢誰先覺」,「大夢」一詞,出自道家的思想,是道家對人生的一種看法。在道家思想中,「夢」是混沌,也是人的感知和思想。「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一句,結合《三國演義》來看,就更加的清楚和明白,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人人都是迷惘和驚慌失措的,但人們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其中的緣由,也只有「我」才知道了。不光是諸葛亮,即便是普通人,聽到這兩句話,都會有一種觸動內心的感覺,人生看起來不就是真實一點的夢境,諸葛亮能夠看穿這個夢境,便成為了一個智絕的人,一個亂世之中獨自清醒的人。

而這裡為什麼會用道家的思想呢?在明代的小說中,通常都有一個通用的人物形象,凡是智慧的代表,便是仙風道骨,著長衫,鬍子飄飄,手上或許還會拿一個浮塵,這就是道士的形象。且明教有一段時間,道教是得到了統治者支持的,智慧的代表便由道士,或是與道士形象有相似的人來擔任。羅貫中塑造的諸葛亮也是如此,仙風道骨,羽扇綸巾,呼風喚雨,詩中的頭兩句,便給諸葛亮戴上了智慧的帽子。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被人稱為「卧龍」,劉備三顧茅廬,才將其請出山。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即便是隱居山林,諸葛亮對天下實事還是了如指掌,就說明了他對這天下還是關心的,一直隱居,就是為了等待一個伯樂。「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春日中,我在草堂睡得很足,醒來以後發現,窗外的太陽還是在慢吞吞的移動著。看似一幅午睡後醒來的場景,實則是諸葛亮超然物外,卻未放棄心懷天下的雄心。

「日」,太陽是能夠賞識自己的伯樂,「日遲」是埋怨,埋怨能夠賞識自己的人來得太慢。細想之下,這句話其實是說給劉備的,諸葛亮在責怪劉備這個明主來得太晚。機會往往都是稍縱即逝的,伯樂和千里馬的相遇原本就極為難得,伯樂還來得這樣遲,千里馬也不免著急,這樣的機遇,要是不抓住,就會消失。短短的二十個字,內容卻這麼多,可見作者的高明之處,無論是詩表達的內容,還是詩在小說中的位置,都是羅貫中的神來之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物說 的精彩文章:

中唐詩人因一首詩出名,以愁而起,伴隨蘇州城流傳千年
王安石二次拜相,眺望江南,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