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滿洲服飾最接近的蒙古服飾——科爾沁服飾

與滿洲服飾最接近的蒙古服飾——科爾沁服飾

科爾沁服飾是科爾沁部落和科爾沁地區最古老的傳統服飾。科爾沁服飾、服裝樣式色彩艷麗,雍容華貴,極具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2007年科爾沁服飾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科爾沁服飾的由來

成吉思汗的「科爾沁護衛軍」由軍事機構的名稱逐漸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形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嫩科爾沁屬於科爾沁分支,是通遼市的駐地。明嘉靖三年,嫩科爾沁部名稱固定,有了自己獨特的服飾,也就是現在的科爾沁服飾。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科爾沁服飾繼承了蒙古族服飾原有的特色,吸取滿族、藏族、漢族的刺繡工藝和各民族服飾文化的優點,成為中華民族服飾家族的主要組成部分。

科爾沁服飾流傳區域廣泛,主要有內蒙古通遼市各旗縣、興安盟科右中旗、扎賚特旗以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等科爾沁地區。科爾沁服飾在扎魯特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科爾沁服飾的特點

精細的刺繡、貼綉,博綉,盤秀等是科爾沁服飾最重要的特點和技藝,也是有別於其他蒙古部落服飾較為顯著的特徵。

科爾沁婦女頭飾和刺繡衣服最具地方性特色和民族性特點。科爾沁服飾刺繡紋樣粗獷而針法細膩、線條明快而鮮艷、色彩對比強烈而靈活、花紋和圖案具有多種的象徵意義。頭飾獨特、佩飾齊全,女人頭飾一般佩戴2條鮮艷髮帶,插戴5根銀簪,耳墜以紅珊瑚、綠松石或翡翠為主,男人佩飾有刀具、煙荷包、哈達嘎、擊火石等。

精美的刺繡是科爾沁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有別於其他蒙古族服飾的顯著特徵。

科爾沁服飾包括服裝和服飾等兩大內容。服裝包括皮帽、綢緞頭巾、羊皮袍、吊麵皮袍、偏開襟長坎肩、皮套褲、繡花靴、盤紋靴、氈襪、腰帶、各種繡花枕頭等;服飾品有彩色飄帶棉耳套、頭飾品、耳環、手鐲、煙荷包等。

護耳

煙荷包

馬鹿和杏花是科爾沁服飾代表性的圖案,馬鹿代表著科爾沁蒙古族人自由的游牧生活方式,杏花代表著科爾沁蒙古族人民純潔、善良的品德。

衣襟和衩邊有幾行條子和幾道庫錦鑲邊,代表著各民族團結一致。

服飾技藝

科爾沁服飾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在刺繡、博綉和盤綉方面。在原料選擇上,多以絲綢、棉布、皮革為材質,純手工製作。

科爾沁服飾的製作技藝,是憑藉女性的代際傳承。傳統科爾沁地區的婦女,個個都是能裁會剪、描龍綉鳳的科爾沁服飾製作高手。

在衣著講究上,科爾沁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的服飾有明顯的區別。

女孩服飾

女孩穿大襟長袍、扎腰帶,習慣在大襟扣上掛綉有花鳥圖案的荷包,脖子上帶銀質佛像或瑪瑙、珊瑚項鏈。

科爾沁女孩從六、七歲開始,就要扎耳眼,13歲要留全發,出嫁前都要梳一根單辮,辮中編入帶有小珊瑚的繩子或紅綢繩細密纏繞3指寬,然後將頭髮分三股辮起,將底部留一紮長,用珊瑚繩或紅綢繩細密纏繞2指寬。女孩頭頂還有裹粉色或綠色頭巾的習慣。女孩戒指不能戴在大拇指和無名指上。

婦女服飾

科爾沁婦女穿兩側開衩棉袍、夾袍、開衩大襟坎肩、夾褲、皮袍邊沿用黑綢鑲邊,緞袍、大襟坎肩的襟部、肩口、袖口、下擺等位置鑲有各色庫錦。

科爾沁婦女穿開衩棉袍、夾袍、開衩大襟坎肩等,腰上不系腰帶,因此,稱已婚婦女為「布思貴」。婦女平時在頭頂盤兩髻,包裹絲綢頭巾。逢年過節或聚會時,會盛裝打扮,盤五簪頭或佩戴2條鮮艷髮帶,插戴5根銀簪,耳墜以紅珊瑚、綠松石或翡翠為主。頭飾獨特、佩飾齊全,穿繡花長袍、長坎肩、繡花靴子等穿戴齊備。

科爾沁服飾的傳承

近年來,扎魯特旗高度重視科爾沁服飾的傳承和發展,在貧困蘇木鎮建立了科爾沁服飾製作合作社。自治區級傳承人斯日吉瑪、薩義瑪、田斯琴等收徒傳藝,教授科爾沁服飾縫製方法,師從學藝的農牧民達500多餘人,越來越多人從事科爾沁服飾技藝的傳承。

綵線

針線包

來源:通遼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慈禧「點贊」的京城老字號
岫岩滿族自治縣雅河辦事處部分八旗姓氏以及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