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探索流動兒童數字媒介素養教育新路徑

探索流動兒童數字媒介素養教育新路徑

隨著進城務工者由「單身遷移」轉向「舉家遷移」,由「臨時的循環遷移」轉向「事實」或「合法的永久性遷移」,流動人口的「家庭化」帶來了流動兒童規模的成倍增長。流動兒童隨父母來到城市,部分脫離了原有的社會角色、支持系統和社會網路,面臨著重建社會網路與再社會化的過程。

互聯網是流動兒童社會化的主要介質

正如麥克盧漢(McLuhan)所言,媒介是使事情發生的介質,而不僅是使人們意識到事情的介質。伴隨著網路媒體觸角在全球的延伸,人們習得知識與學問的來源逐漸外移,網路媒體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家庭的主導地位,從文化接觸開始全面介入個體的社會化。互聯網將一切文化的秘密向兒童展示,成為其社會性習得中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路可以拓展流動兒童的文化認知以及社交渠道,在流動兒童文化資本累積中,為家庭「照看者」的功能性缺位進行補位;另一方面,網路亦可能成為流動兒童負面認知、歧視知覺的來源,或成為其逃避現實的沉湎對象,對其社會化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提升流動兒童數字媒介素養,構建有利於流動兒童社會化的傳播環境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

數字媒介素養主要包括使用文本、工具和技術,批判性思維和分析的技巧,信息構成和創造力的實踐,參與反思和道德思考的能力以及通過團隊合作和協作積极參与。對於流動兒童群體而言,理性的培育、家庭的介入、多元的支持以及參與式的實踐,這四個方面的干預與教育在當下意義更大。

針對認知特點 培育數字理性

流動兒童課餘生活對於互聯網的功能性倚重較為明顯,但其在媒介接觸中缺乏有效的指導,數字媒介素養的形成基本處於自髮狀態之中。學校教育有必要將媒介素養納入流動兒童的培養課程中,在流動兒童的媒介使用問題上要變「堵」為「疏」,針對其認知發展的特點,教會其正確認識並運用新媒體功能,學會在大數據的語境下鑒別信息,並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在針對流動兒童的數字媒介素養教育中,要充分認識到流動兒童所處語境的特殊性及其認知特徵。如研究表明,流動兒童與城市兒童在閱讀偏好方面差異較大,其對於紙媒閱讀的興趣不高。結合各類媒體的傳播認知特徵來看,不同媒體實現的是不同的認知效果。當人們進行紙媒閱讀時,其思考的方式更多的是警覺和有意識的分析狀態,帶有更為理性的判斷。因此,在接觸網路媒體之餘,鼓勵閱讀,分級推薦讀本、開展讀書活動,對於流動兒童來說更有必要。

提升家庭功能 建設教育輔導站

家長在兒童媒介使用過程中的伴隨與解釋功能較為重要。在兒童心理學家看來,父母的日常家庭教育風格與兒童的自我評價是相互作用的。父母善於傾聽並尊重兒童的意見,信任並鼓勵他們,較多地採取獎勵良好行為的方式,而不是斥責、懲罰其不良行為的方式,這樣的積極行為往往能使兒童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同樣,有較高自我評價的兒童也促使父母更加民主。但就現實情況來看,流動兒童父母對於孩子的上網需求大多呈現強制性的限制,強壓之下有時反而適得其反。家長對於流動兒童網路使用應轉變觀念,以積極引導替代消極限制,以理解、參與的方式從內化層面提升流動兒童的文化認知能力。

在這方面,家庭教育輔導站的建設有待推進。未來可以社區或學校為單位建設靈活機動的家庭教育輔導站,為流動家庭教育問題提供必要的諮詢及輔助工作。輔導站可依據地方及對象特點,採取集中授課、社交媒體互動、流動服務站等多種組織形式,為流動兒童及其父母提供更多的課外講座、課外閱讀、課外運動、課外實踐、親子互動的空間與機會,進而將「照看者」的作用,由原來的「自由活動區」延伸到「提高行為區」「最近發展區」,從一定程度上提升流動兒童的數字媒介素養。

建構支持網路 拓展文化社交

流動兒童的數字媒介素養構建是一個動態、長期的過程,其形在線上、意在線下。若要真正提升流動兒童的數字媒介素養,必須幫助其融入真實的社會交往和互動中去,其間有賴於社會各方力量的加入。

流動兒童家庭多居住在「城中村」區域,這些區域居住環境相對較差,社區建設呈現功能性缺失的狀況。這一情況導致流動兒童交往活動受到了較大限制。流動兒童置身城市卻不能和市民進行全面的社會互動,其情感寄託、資源享有主要集中於強關係網路的範疇內,容易產生趨向同質群體的再集中化,而在社交中更顯被動。流動兒童對於弱關係網路的需求,在更多的時候只能通過互聯網世界中的虛擬行為得以體驗。兒童一旦沉湎於虛擬平台上的「代償」體驗,則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即過分依賴網路,進而導致對現實的再疏離以及學業的荒廢。

要解決上述問題,應更多地從弱化兒童內在動機著手,採用其他更為健康的方式來滿足其交往訴求,進而釋放其對於虛擬體驗的過度依賴。社區支持在這其中可以有所作為。如社區內可以設置文化中心、圖書閱覽室,培養流動兒童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從而避免其過分沉湎網路;定期舉辦專題講座,邀請高校相關專業師生進行公益性分享;定期舉辦主題活動,邀請流動兒童家庭和城市市民一起參加,在二元互動中消除隔閡、增進理解等。

開闢多元渠道 推進參與式教學

在目前媒體的話語中,流動兒童多被建構為一種典型的受助者「刻板形象」。未來媒體在增強行業自律和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上,應賦予流動兒童暢達的展示渠道,積極、客觀地報道流動兒童新動態,強化其文化自信;同時,將主流價值觀與流動兒童的感情共鳴、文化歸屬結合起來,藉助媒體和公眾間的互動式參與,促成該群體與城市話語的積極溝通。

在參與式的互聯網語境下,數字媒介素養教育應把重點放在重建流動兒童對自身能力與知識的自信,增強流動兒童的傳播能力上。一方面,可以教會學生藉助一些基礎的APP,製作屬於自己的媒介內容;另一方面,鼓勵他們發布內容,傳達自身的聲音,通過傳播來進一步確立自信。從選題到採訪,從拍攝到剪輯,從采寫到編輯發布,媒介作品製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溝通與協作。通過這樣的過程性教學,流動兒童自然能掌握關於數字媒介的一些秘密與門道。當其作為用戶再次面對基於演算法推動的各類網路信息時,作為傳播者的經驗性信息多少可以幫助其撥開迷霧,探求真相。

(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馮楓添排版編輯:馮楓添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現代人的存在方式
加快構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