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吹牛逼被罰20w,滿天飛的套路廣告不想忍了
[PConline 資訊]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知名美妝品牌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就在其中。而此次上榜典型案例是源於重慶某百貨有限公司「歐萊雅」專櫃發布了誤導性的印刷品廣告,給顧客虛構使用效果,從而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和罰款200000元。
讓我們來仔細看看究竟是什麼廣告惹禍了。這一則虛假廣告中原文為 「法國碧歐泉8天、肌膚猶如新生愈顏、彈潤、透亮源自活源精粹的愈顏力、奇蹟水肌底精華露、無論年齡、無論肌膚狀態、8天肌膚猶如新生、明星達人摯愛之選、眾人見證8天奇蹟、肌膚問題一併解決、68800人已經見證奇蹟水帶來的肌膚新生......」等用語。廣告裡面的「猶如新生」、「8天奇蹟」等字眼,嚴重誇大了該款產品的使用效果,給消費者選擇產品的時候帶來嚴重誤導。但是,在我們見多識廣的消費者擁有的「豐富」的廣告閱歷中,這樣的事情,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3年3月13日,法國《快報》就曝光了歐萊雅因為過分誇大了歐萊雅Revitalift 10抗皺霜的功效而面臨12萬罰款的風險。這一次,跟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一起曝光的還有醫療、食品、房地產等多個重點領域的公司企業。
廣告造假簡單來說就是商家把自己產品的效果無限度誇大,進而創造效果的過程。例如,很多護膚品的公司標榜自己的產品可以補充膠原蛋白,讓你的肌膚保持生機。而為了讓效果顯著或者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這些護膚品公司往往會誇大生效的時間和使用後的效果。
但其實,膠原蛋白作為一種大分子蛋白質,也並不容易被皮膚直接吸收,加在護膚品里,塗抹後只能停留在表皮層,無法進入真皮層,更無法轉化為皮膚自身的膠原蛋白。這「補充膠原蛋白」的效果不就是商家自己創造的結果嗎?
除了「補充膠原蛋白」以外,護膚品公司還喜歡說自己的產品可以「直達皮膚肌底」,讓我們的肌膚可以直接吸收這些護膚產品,從而擁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從醫學上說,我們的皮膚分為三層: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組織。
在表皮層最下方,有一個叫做基底層的結構,注意,是「基」底層而不是「肌」底層。那麼,廣告中說的皮膚基底,又在哪裡呢?肌底」就是肌膚底層。皮膚的最底層是皮下組織,都是脂肪。所以,這些護膚產品我們又怎麼吸收呢?所以,這個聽起來非常好的「直達肌底」 ,也只是一個沒有任何科學意義的「虛詞」。用這些假大空的看似深奧的術語來讓消費者不明覺厲,這個套路聽著是不是很熟悉。
而更多的公司雖說不會發布虛假廣告,可是會著重一些字眼,導致人們產生誤解,以為這樣產品就比別的產品質量好。就像人們害怕食物添加劑,廣告就會把「無添加」這三個字大大地標註出來。但這其中有涉及到矯枉過正,食品添加劑添加的量在安全範圍內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也有人會害怕防腐劑對人體產生危害。廣告也會告訴你這款產品「不含防腐劑」。但其實,這款產品質量好壞還是不明確的。因為,有些食物例如經過了巴氏消毒的酸奶,本身不需要防腐劑就可以保質半年以上。這種類似的「關鍵詞」還有「富含」、「0××」等。這些,都是廣告商家為了盈利的套路、噱頭而已,很多時候並不能說明這個食品本身的質量。
既然都是套路,是不是看到這裡感覺暈乎乎的,其實廣告廠商的套路無非就是永遠只告訴它好在哪兒,卻永遠不告訴你不好在什麼地方。這些好往往只是一些籠統的說法,為了用一個關鍵詞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要知道市面上不會存在著完美無瑕的產品,因此,我們消費者要理性分析,不要光靠廣告的宣傳。
廣告行業從誕生到現在形式業態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從最開始的報紙、電視廣告,通過高頻次的重複重複再重複的直白式洗腦傳播,發展到現在通過無時無刻地穿插在我們看到的短視頻、無處不在難以識別的軟文、推文等零碎軟式推廣。現在,營銷者為了迎合人們難以集中注意的特點以及快速瀏覽信息的特點,特意創造出1分鐘內的短視頻、勁爆眼球的大標題、小標題來進行營銷。這些,坐公交搭地鐵時,看看周圍拿著手機的人都在看抖音帶貨大人和一篇篇短小精闢的小紅書種草文就可見一斑了。
廣告宣傳的演變過程,有著科技發展的推力,也有營銷者對消費者行為的塑造。面對這樣那樣的廣告套路,雖然不想再忍耐,但是睡眠時間以外,無時無刻不暴露在信息之下的我們,如果我們丟掉了理性的判斷力,又有多大可能可以逃離營銷者的狙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