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荀子論玉:玉不琢不成器,故君子應修德

荀子論玉:玉不琢不成器,故君子應修德

中國自古好玉、重玉。夏商周時期玉器已經成為禮制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秋時期,禮制文化遇到挑戰,諸子進行反思荀子戰國晚期儒學的代表,其思想有較顯著的綜合性。荀子豐富和發展了玉德觀念。學者方光華在玉委會會刊上發表的《從荀子論玉看玉的人文化》一文中,有如下考證。

玉蟠龍紋飾件 春秋

「玉在山而草木潤 ,淵生珠而崖不枯。」自從孔子指出人的道德情感和理性能力是禮制文明的基本根據之後,儒家後學就不斷對人的基本屬性進行分析。孟子指出人都有這四點: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所謂仁、義、禮、智四端,既包括人的情感,又包括人的潛力。孟子認為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也是一切文明形式的出發點。

玉獸面紋劍璏 戰國

荀子對人的基本屬性的認識與孟子有所不同,他認為從人的情感上很難勾畫人的特性。只有理性能力才是人之為人的特性。但是不論孟子和荀子,都認為人自身的某些基本特點是形成文明的基本依據。令人感到有趣的是荀子想到了玉,把玉作為對他們關於人的基本屬性的認識的恰當譬喻。

玉勾雲紋管形飾 戰國 1977年安徽出土

眾所周知,玉是 「石之美者」,是石之精華。荀子說「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花草樹木之所以鬱鬱蔥蔥 ,是因為山中藏有玉石,深淵藏有寶珠其崖岸自然會有生氣 。意思是說,人類之所以有文明,是因為人類有形成文明的理性基礎。

玉勾雲紋管形飾 戰國局部玉龍鳳紋佩 戰國 1977年安徽出土

在戰國以前,玉被禮儀化或審美化已經非常普遍,但像荀子這樣把玉視為人類特性的比喻,則並不多見,它說明是春秋戰國時期對人的認識的深入更新了對於玉的認識,玉從而具有更加深層的人文意義。

戰國玉獸面谷紋璧

「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為寶。」孔子雖然認為人的道德和理性能力是形成文明的基礎,但孔子並沒有把人性視為圓滿的存在。他認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人的道德和理性能力合情合理地表現出來。孟子也說仁義禮智只是四端,真正要使人之四端磅礴周流,還需要一番養心、盡性的功夫。他曾以玉不琢不成器為例,說明人的品性也需要陶冶、錘鍊,切不可坐待本能的發揮。

戰國玉龍首璜玉扭絲紋瑗

荀子也繼承了這一觀點,他說:「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為寶。」玉石雖然與其他石頭有所不同,但如果不加以雕琢,則不可能為王公所寶。他又舉古代聖王為例,說古代聖王之所以有光輝的功業,是因為 「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他們有金玉 的品質,且他們能夠自覺培養自己的品質,使金玉般的品質更加富有文采,從而才有他們表率天下的人文功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荀子 的精彩文章: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荀子教育智慧
家道學道教育之道-邯鄲市首屆荀子公益讀書班成功舉辦第十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