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創造性學習法——創新學習法、想像學習法、空白學習法

創造性學習法——創新學習法、想像學習法、空白學習法

85.創新學習法

創新學習法就是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的運用。

按創造性原則,學習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對原有知識的吸收與理解階段,二是對原有知識的深化、發展、創造階段。一個人學習效果如何,能否成才,第二階段學習是十分關鍵的。

創新學習法要求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創造能力、既要繼承傳統的知識和理論,又不囿於這此知識和理論,要衝破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使吸收知識和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發現新知識融為一體。

運用創新學習法的一般原則是:

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隨時發揮運用創造能力,每學一點東西,不但登搞清楚為什麼,而且要多想想有沒有其他可能性,用這個原理能否推演出其他東酉,靜的能否看成是動的,動的能否看成是靜的,等等。特別是要注意各種科學方法的運用。

創新學習法在實際運用中,主要有以下兒種形式:

(1)啟發和追蹤

啟發是指書本知識對人腦智力的直接激蕩,學習中要以書本知識為工具,不但要學習知識,而且要從中獲得創造性啟示。追蹤式是對書本知識所提供信息的一項或一點(特別是疑難點和閃光點)進行捕捉。這種捕捉是一個追蹤探索的思考過程。採用這種方法往往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捷足先登。

(2)綜合和統攝

創造性的思維綜合不是把各項知識簡單加以堆砌,而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找出它們的本質屬性加以歸類整理。從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綜合,既要求在宏觀上具有高瞻遠矚的能力,又要求在微觀上具有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部分中發現整體。

統攝,是在綜合基礎土的提高,它應用高度的思維抽象能力對書本知識加以全面的概括,而這種概括又是有主有次,以某項知識為中心而展開的現代社會,知識劇增要提高駕馭信息的能力,由繁至簡、以少勝多,就必須有高屋建瓴的統攝本領。

(3)輻射和多維

輻射指的是對書本知識的擴散。創造力越強,擴散的範圍越廣,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擴散思維的特點是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的。它可以促進學習者向更廣,更深、更新的方向開拓。多維不僅要求學習時視野要開闊,而且要求從某點知識想到面,從面到體,點面體並存,多路並進形成一個完整互補的呈立體式的思維結構。

(4)反常和轉移

反常是對書本知識的逆向思維。要疑人所不疑,想人所未想,創人所難創。它要求對熟悉的持陌生態度,對陌生的持熟悉態度;在不能中尋找可能,想想書本上的結淪是從何而來的?能否反過來?反過來後又如何?以反常的形式把書本上的知識向前推進。轉移是對書本知識的改變和轉換,把它移植到其他方面去,包括:轉化、適應、改變、重新組合等內容。即對已經掌握的書本知識,變換一個角度去認識;或是從知識鏈中抽取一環鑲嵌到另一組知識序列中,以尋找新的聯繫;或是加以調整重新排列組合,看看有什麼變化。

當然,創新性學習往往是多種形式兼而用之的,要因人因事而異,哪一種方法最有效就採用哪一種。

86.想像學習法

科學的發明創造需要想像,學習也需要想像。藉助於想像加深對學習內容的領會並進而進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就是想像學習法。

運用想像學習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通過想像,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無論學習文科知識還是學習埋科知識,沒有一定的想像能力是不成的。例如,在學習理科知識時,對書本知識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想像能力。要善於把眼前並不真實存在的情景想像得具體化,這徉才能有助於理解知識。如果沒有一點這樣的想像力,雖然有時也能通過死套某公式找到解答,但畢竟是呆板的,經不起變化,更淡不上在實際中去應用。因此在解題或閱讀等學習活動中,應該要求自己對題目所描述的事物在腦海中構成一幅情景圖,必要時還應畫出示意圖。更高一點的想像能力,體現在能設想並不真實存在的事物,使具體事物簡單化、理想化或形象化,以便於更好的理解。物理學中的質點、點電荷、電場線、磁場線等都是想像出來的實際並不存在,但在研究問題時卻是必不可少的。

(2)通過想像,進行創造性學習

利用豐富的想像能力,通過對文字的理解,想像出它的空間模型。諸如,一條曲線、一個圖形、一個場面、一幅圖畫或一個活生生具有個件的人等等。結合想像中的空間模型再閱讀文字,能取得感受體會的高深境界。在學習中,要由此及彼地去調動想像、努力以發散性思維進入學習狀態。如寫文章,可由描寫的事物浮想聯翩,以求所寫文字給人們留下多方面的啟示。做習題,要一題多解。擴大自己的思考面,以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在閱讀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時,應儘可能把作品中的文字化為一幅幅圖畫,使自已有如見其景、如聞其聲的感覺。還要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和社會,去參觀畫展、聆聽音樂,去旅遊訪問,給自己開闢廣闊的想像的空間,使自己想像力更為豐富。所有這些對培養創造思維能力,進行創造性學習都是很有意義的。

87.「空白」學習法

「空白」學習法也叫「文外理解法」,是一種典型的創造性學習方法。它是指在無字處探尋作者的思想、作品的內含。在一些學習材料中,作者的思想不僅有顯現的,也有潛在的,對於潛在的思想不能只藉助對文字表面的、直接的簡單的理解,還應從分析文章的形式、內容的特點入手,在「空白」處〔「無文字」)求取。

書中的「空白」形式多種多樣。例如,置疑不答、象徵、反語、借代、分段換行、遣詞造句,都可以製造空白。這些「空白」,或者是對字面材料的補充,或者是對字面材料的特殊強調,或者是言此而意彼,或者是迂迴的反襯,或者是委婉的曲筆、等等。之所以有「空白」,正是作者在特定的條件下,出於表達某種思想的需要。在學習時,應該品味出這些空自」的言外之意,理解它的弦外之音。

採用「空白」法,是一種最科學、收效最大的讀書方法。它可促使你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填上『空白」。

在運用「空白」法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準確理解文章的可見內容和顯現含義是理解「空白」的基礎。善於發現文章的「空白」,並聯繫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進行分析是理解「空自」的關鍵。

(2)文章作者在選擇材料,確定文體,遺詞造句,謀篇布局方面都是煞費苦心的。將作者的手稿與定稿、原版本與修習本,同一課題的不同文章匯聚參讀,同中辨異,異中求同,前後互證。文章「空白」的含義就會明朗起來、就可以教得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3)在運用「空白』法時,要有動態學習的觀念。作者面對的是一個社會的動態系統,應將作者文章中的「空白」同必要的背景知識聯繫起來深入思考。用這種方式學習。文章「空

白」所提供的思想內容將變得更為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中求同 的精彩文章:

怎樣開展同課異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