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失落餘燼》:想變成天邊的鳥,也想化作水底的魚

《失落餘燼》:想變成天邊的鳥,也想化作水底的魚

編者按:《失落餘燼》是一款有著唯美畫風的遊戲,在人類文明消失後的自然界中,玩家將扮演一隻能附身其他動物的小狼,與同伴一起探尋失落的記憶,並了解一段關於希望、分離與救贖的故事。《失落餘燼(Lost Ember)》已於 11 月 22 日登陸 PC(Steam)平台。

編譯:藏舟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Polygon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失落餘燼》講述了一個人類的故事,但並無人煙。

昔日的聚落淪為了一片廢墟,只有野生動物欣欣向榮,在遺落的故土上繁衍生息,依稀可見人類曾經衝突與傲慢的痕迹。而你可以化作蟲魚鳥獸,在自然中逡巡弔古,懷想自然曾教予人類的知識,讓那些根深蒂固、理所當然的理念在反省中疏鬆動搖。

這款遊戲無疑有著一個明確而統一的立意,儘管遺憾的是,它的體驗未能與之相匹。

【預警!評測中包含部分遊戲劇透,介意請迴避】

在《失落餘燼》的世界中,當人們死後,他們的靈魂理應會飛升至天堂,抵達傳說中的「光之城」,除非他們生前罪行累累。而那些沒能飛升的隕落者,則會投胎轉世成動物,也即是失落餘燼。而你正扮演這樣的一名失落餘燼,轉生為狼的形態,並遇到了另一個迷失的靈魂。這個靈魂猶如一個懸浮的光球,絮絮叨叨,似乎是註定要抵達光之城的逝者,卻忘了如何去到那兒。

出於某些原因,你決定幫助這個靈魂,於是你們共同踏上了跨越這片國度的旅程,希望能找到進入光之城的途徑,並得以被接納。

大多數時候,你基本都是在觀賞風景,回顧歷史。類似於《風之旅人》,解謎與戰鬥是不存在的,你只是到處遊盪、探索,用獸軀下的人性視角去觀察周圍世界,尋找前進的道路。途中你將經過各種地形,從草地到懸崖,湍流至山川,而有時候你只能奔跑與跳躍的狼體並不足以跨越這些障礙,你還需要來自其他動物的幫助。

幸運的是,你擁有附身任何所見動物的能力,不論是哺乳的獸、游水的魚還是凌空的鳥,隨著你切換形態,能力也會有所不同,直至你變回到原本的狼形。

在旅途開始時,同伴二人都回憶不起生前的往事,為了前進,你們決定尋回從前的記憶。地平線上裊裊升起的紅色煙霧指引著你,把你帶到一些遺留著重要記憶的地點。當你想方設法抵達那裡,就會閃回一些生前的片段,通過一系列靜止的圖像呈現出來。

隨後圍繞那個地區的透明屏障也會隨之碎裂,讓你得以繼續前行。這意味著你會逐漸接近導致你死亡的個人與歷史事件,並了解一個如今已不復存在的文明。你不僅能從中窺見自我,也會窺見所處世界的境況。

你為何無法飛升,只能轉生成動物;迷失靈魂的身份;為什麼找回你的記憶也會幫助他繼續前進,這些謎團時時縈繞在遊戲中。隨著故事推進,劇情的脈絡會愈發清晰,讓你意識到兩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而這種聯繫也是《失落餘燼》的一重主要推動力。

更引人入勝的是,隨著這些記憶片段拼湊,你會發現自己有一個善惡難辨的歷史,以及一個複雜的社會環境,持續改變著你看待自我的視角。而當你附身在其他動物身上時,飛翔、遁地、或潛水,也會帶給你一個截然不同的視界。

這個敘事結構是如此簡潔分明,遺憾的是,圍繞它的其他元素則顯得過於臃腫。

《失落餘燼》的一重主要吸引力在於,它會給人一種廣袤感。有時這確實令人驚艷,在六個小時的旅程中,你會路過延綿不絕的場景,見到綠草如茵的原野,富有層次感地過渡至山麓,峰巒,以及遠處的高原,忽而隨著猶如白練的一線瀑布,直墜入幽深的地底洞窟。你行過山谷,游過深流,鑽出塵埃擾動的地底隧道,最後見到被陽光映照得一片澄澈的美麗景象,確實會有些令人屏息的瞬間。

但場景如此縱深廣闊,也帶有一定的代價,那就是細節的缺失與性能的下降。偶爾一些幾何稜角分明的模型,以及模糊難辨的貼圖材質,讓一些原本壯觀的美景減損了魅力。每當你踏入一片新的場景,總是會有幾秒的載入卡頓;有時一些場景素材會突然出現在你眼前,讓你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你所控制的動物,在跑動時更像是飄在地上,而跳躍和滑下矮牆時,動作也缺少了一種力度。你會感到角色與場景間的失調,而不是一種自然和諧的狀態。

對於一款注重感官感受的遊戲來說,這些技術缺陷實在很影響體驗。畢竟遊戲的主要樂趣就在於尋找不同的動物,嘗試利用它們翻滾、掘地或翱翔的能力,克服那些障礙。不論你是狼形態的疾奔,山羊的岩跳,還是魚兒的澗躍,感受那種野性與自由感是至關重要的,但這些瞬間卻經常暴露出遊戲粗糙的一面,阻斷了玩家的心流。

《失落餘燼》中約有十幾種動物,但它們是隨流程逐步引入的,因此在遊戲前期,你能附身的選項有點重複。除此之外,每種動物設計得過於簡單,各自僅有一項特性能幫助你推進流程,比如犰狳能掘地過牆,水鳧能滑翔飛過山谷,這導致它們的娛樂性相當有限,不久就會厭倦。所以當你依稀望見遠處有些小動物在活動,跑過去卻發現又是一群只能擠進狹窄縫隙的毛鼻袋熊的時候,真的猶如一盆冷水潑來。

遊戲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挑戰性,也缺少了一種探索與發現感。你見到一些障礙,然後看看周圍有什麼動物可以附身來通過或繞開它。不穩定的鏡頭視角與偶爾的空氣牆會讓你更加失落。

當你放棄探索周邊場景,一心向前的時候,《失落餘燼》無疑要更加有趣,畢竟遠方的地平線總是更引人遐想。此外,見到場景快速變化也有一種簡單的樂趣,不論是用狼形態衝破草浪,還是用袋熊從山坡上滾落下去,在各種動物中無縫切換形態也有一種震撼感。比如在一段流程中,你先是用鸚鵡從巨大的峽谷中俯衝而下,附身到平原上狂奔的野牛上,匯入牛群的洪流中。

在遊戲的後半程,你會更經常邂逅這些驚艷的瞬間。場景變得更廣闊了,錯落著壯觀的人類建築遺址,開發者對光線與色彩的巧妙運用,讓這些畫面更具有衝擊力。新動物的引入節奏也更快了,很少被複用(雖然袋熊還是從不缺席)。

甚至有少數幾種動物,比如陸龜,只在一小段流程中存在,讓你去分心體驗一番。雖然這些動物並沒有什麼實際功能,但它們讓場景更富有生機,也更值得四處逛逛了。

在最後的幾個小時中,故事的節奏更加明快,並匯聚成一個觸動人心的結局。越是接近遊戲尾聲,你越是容易喜歡上這款遊戲的體驗。有時它確實與《風之旅人》的樂趣很相似,利用場景、音樂、動作來傳達情緒與感動,而玩法與立意的結合,也讓它的敘事更有衝擊力。

遺憾的是,由於技術限制,《失落餘燼》時常磕磕絆絆,花了太多時間才讓玩家進入一種順暢的心流體驗。頻繁的卡頓,太少真正能令人銘記的瞬間,以及對袋熊的過分濫用,導致這款遊戲終究少了些韻味。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篝火營地 的精彩文章:

在亞洲火了10年的《穿越火線》,續作交給歐美開發商會變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