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丙子議和」中朝鮮鄭命壽在其中嶄露頭角

「丙子議和」中朝鮮鄭命壽在其中嶄露頭角

導語:「丙子議和」中朝鮮鄭命壽在其中嶄露頭角

鄭命壽本是朝鮮平安道殷山縣人,根據朝鮮文獻記載,鄭命壽為「戊午年皇朝征建州之役」即「薩爾滸之役」被俘虜而歸順後金的。據楊海英考證,鄭命壽進入後金之後,迅速滿洲化,學習滿語並取滿文名「古爾馬渾」,天命年間任「巴克什」,後擔任通事官。朝鮮仁祖丙子之役(仁祖十四年1636)前,鄭命壽曾多次以後金通事的身份前往朝鮮。鄭命壽首次以後金通事身份出現在《朝鮮實錄》是在仁祖十一年(崇禎七年1633)。據該書九月壬子條記載,鄭命壽隨後金將領英俄爾岱等「率從胡九十三人,騾馬一百七十餘匹,稱押還滿浦采參人而來,索回糧,令義州給米五斛、牛一首。」這是鄭命壽首次以後金通事身份出往朝鮮。

此次出使朝鮮英俄爾岱等人,在朝鮮「侵辱掠奪」,「縱臾征索,到處作弊」其事原委,據《仁祖實錄》記載如下:黃海監司吳?馳啟曰:「胡譯鄭命守,乃殷山縣下人,而平山縣監洪,曾為殷山時,有杖罰之嫌,故突入衙舍,恣行困辱,事甚可惡,請令朝廷處置。」鄭命壽原籍乃朝鮮殷山縣賤奴,現任平山縣監洪雨集,曾在殷山縣任縣監時,對鄭命壽有杖罰之嫌,鄭命壽懷恨在心,念念不忘報仇雪恥。

?這次出使,他仗恃後金通事的身份,突入平山衙舍對縣監洪雨集恣行困辱,加以報復。鄭命壽是在清朝征朝鮮的丙子議和中嶄露手腳的。他作為後金通事參與其中,對城下之盟的締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丁卯之役後,後金與朝鮮結為兄弟之國,朝鮮依舊保持和明朝的宗藩關係。但對後金而言,這種關係並非長久之計。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元稱帝,消息傳到朝鮮後遭到了朝鮮斥和派的堅決反對。

崇德元年十二月,清軍攻入朝鮮,先鋒十二月三日自沙河堡出發,十四日便進圍南漢山城。仁祖國王倉皇間退往南漢山城,「孤城駐蹕,外無所援,柴糧亦乏」,欲往江華島而不可得。雖然朝鮮各路援軍紛紛前來,但為清軍各個擊破,山城守軍人心浮動,至有要求出送斥和諸臣以成和事之勢。朝鮮大臣金瑬、洪瑞鳳已經預料到「事已急矣,不可不請和。在我之勢,比丁卯必加數層壓屈,然後可以見許。」仁祖只好承認「此雖非所當言之言,然事機甚急,當惟命是從矣。」後雖有申翊聖、金尚憲等斥和諸臣多番阻撓,仁祖還是決意請和。鄭命壽作為後金通事參與和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起初,仁祖國王雖決意請和,但不忍「三百年血誠事大,受恩深重,而一朝將為臣妾於虜」,故朝鮮國書不稱臣亦不言出降,只雲「恭竢指教」,國書投出後,沒有得到皇太極的回應。正當朝鮮君臣坐困孤城,為請和之事,無計可施時,朝鮮左議政洪瑞鳳的建言,給予朝鮮請和帶來了新的轉機。二月二日,阿敏又派使臣至朝鮮甲串,提出議和要求。後金議和條件:第一,朝鮮「不必仍事南朝,絕其交往」;第二,兩國結成兄弟之國;第三,如「南朝嗔怒」,後金國支持朝鮮;第四,賞格由朝鮮裁處。對後金使者提出的議和條件,尤其是「永絕南朝」一款,李朝君臣無法接受。仁祖國王認為,此是「大義所系,斷不可許」。

這樣就使議和陷入僵局。阿敏等急於回瀋陽,遂立即達成和議。仁祖十五年(1637)正月,清軍包圍南漢山城,「大書招降二字於旗面,以示城中」,迫使朝鮮投降,以便儘快訂立城下之盟。崇德二年(仁祖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皇太極認為與李朝簽訂「城下之盟」的條件已經成熟,遂派遣鄭命壽隨從英俄爾岱等敕諭仁祖國王,提出了由清朝方面擬定的條款,要求朝鮮必須承認。仁祖國王上書皇太極表示全部接受以上條款。鄭命壽在盟誓後,奉命押送昭顯世子等人質回瀋陽。臨行之前,據《仁祖實錄》載:「王世子來自虜營,告辭而行。群臣哭送於道傍,或執鞚攀號。世子按馬久,鄭命壽揮鞭呵辱以促之,見者莫不錯愕。」

鄭命壽以賤奴的身份,在朝鮮受到了欺壓,其心中實有怨恨,今其在清受到重用,在這種場合,萬眾矚目,揮鞭驅趕王世子,與其說是為了催促世子快些上路,莫不如說是故意羞辱朝鮮人,以報舊日之仇。這種毫無顧忌的行為也使鄭命壽在朝鮮樹敵甚多,為其日後被廢埋下隱患。丙子之役前,鄭命壽多次以通事身份前往朝鮮,雖其地位不高,但已經引起朝鮮的重視。鄭命壽於丙子議和時嶄露頭角,尤其是朝鮮了解到鄭命壽與英俄爾岱之間的密切關係,使朝鮮開始籠絡鄭命壽,贈銀授職,以期「有隨事周旋之效矣」。此後,在諸多清鮮交涉事務中都可以看到鄭命壽的痕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丙子 的精彩文章:

黃磊「閨女」曬與丙子合照,一人一狗造型百變,配上黑白濾鏡真美
張子楓深夜曬美照,抽象派畫作超萌,小鍋丙子憑實力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