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衛平:百家爭鳴和社會秩序(下)

趙衛平:百家爭鳴和社會秩序(下)

這是中國思想史讀書筆記,第二編第八節,分上下兩篇。

本節主題:

1 重建秩序的依據

2 孟子:從性善論證秩序的建立

3 墨子和商鞅的思考

4 荀子:從思想學說到意識形態

5 韓非的法制主義

6 歷史的回溯與虛幻的理想世界:關於道家的烏托邦

7 道法轉換:兩極的相通

四 荀子:從思想學說到意識形態

2 從思想學說走向意識形態

在那個普遍混亂和功利的時代,荀子的思路顯然比孟子的思路影響大,在秦漢逐漸定型的中國意識形態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

儘管孟子的思路意味著儒門更大的轉化,在後世中國的思想世界地位漸漸提高,並在唐宋之後成為「亞聖」,但是,

在戰國末到秦漢時代中國思想向意識形態轉化和定型中,荀子的意義更為重要。

第一個原因是,荀子通過經典的傳授影響了大批弟子,而弟子又憑藉經典的解釋和闡發漸漸控制了文化話語的權力,在詩書易春秋和禮的傳授系統中,荀子處於樞紐的位置。

第二個原因是,荀子的思路不僅僅是儒者的人文主義,傳統的儒者執著於理想而不切實用,荀子的思路蘊含了十分實用的、

既可以用於道德自律、又可以推之於法律管束的意識形態意味,很可能被上層運用。

第三個思路是,荀子的思路已經很開放,不再束縛於封閉的理想主義和精神主義的圈子,而是極廣泛的吸取了各種實用思潮,靈活的把自己定位在世間,

所謂「道」,不再抽象玄虛,而是具體的實施手段。

「道者何也?君道也。君者何也?能群也。」

能群,就是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

正是為了這種實效,他的思路漸漸由道轉向趨近於術,立場也由禮漸漸轉向了法,思想的出發點漸漸由民轉向了君,

思想漸漸趨近意識形態。

閱讀理解:這就是自由和秩序的核心邏輯。通過閱讀容易理解這兩個關鍵詞,每個人都特別嚮往自由,自由自在,比如說莊子。

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

還是從自律開始,從自己管理自己開始,這樣看似不舒服,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能夠建立自我掌控感。

另外就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經過思考學習形成體系,也就是所謂的學說,立言,也是這個意思,這個看似沒什麼用,其實價值很大,至少能夠影響後面一輩,

如果能夠影響別的人,比如說弟子,價值挺大的,算是一個人生命的一種延續。這也是為什麼這些人,聖人,影響力這麼大的原因。

所謂聖人,就是人死了很久以後,還有東西能夠剩下。

五 韓非的法制主義

現在無從考證荀子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法」的思想影響,不過,在儒和法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可以認為,從禮到法,是當時社會秩序重建思路的自然延伸,自覺的禮不足以懲戒人心,整頓社會,自然就用到強制性的法,

表面上看,儒家和法家是不同的,實質上關注的都是社會秩序,都是基於人性的基本估計,區別在於,

一個是從人性的善出發,一個是從人性的惡出發,一個是從人文主義的思想家視角,一個是從實用主義的政治家眼光,

秩序混亂到無法依靠人心自覺來整頓,道德崩潰到了無法憑藉禮儀象徵來維持,坐而論道進入實際管理的行列,就很容易改變立場。

所以,從荀子到韓非子、李斯的傳續,不僅是師承關係,也是思想理路的延伸和伸展。

隨著戰國後期軍事力量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國土和疆域的擴大,以及管理的需要,這種法的思想越發凸顯應有的聲音和立場。

韓非子用人中說:

「釋法術而以心治,堯不能正一國,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

又在心度中說,「治民無常,惟治為法」。

在韓非子看來,用寬鬆舒緩的禮樂象徵來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來拯救,都是緣木求魚。

他的思路有兩個基點,一個是人性之惡,一個是時代變遷和社會混亂。

和儒者不同,韓非子們的理想是人人守法,而不是人人行善,他們的思想是實用的功利主義而不是永恆的理想主義,

為了這種自強和自尊,他們要強化外在的法律約束和官吏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治理上收到明顯的實際效果。

他們嘲笑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劍,同時把人類的率性和天真統統拋開,只問結果而不問動機,這是對沒有功利和效果驗證的理想主義的蔑視和嘲諷。

在被後世稱為法家的人物中,有的強調君主個人對權力的控制,有的熱衷於君主在官僚機構各種權力的操縱,有的比較注重法律制度的絕對性和實用性,

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太關心人的終極理想和精神超越,不太過問歷史和理性的依據和價值,

而是更關心一種思想、學說如何物化為可操作和實現的技術和制度,從而去解決日益迫切、日益緊張的社會秩序問題。

六 歷史的回溯與虛幻的理想世界:關於道家的烏托邦

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現實和功利,在歷史中尋找理想的傳統和追憶的幻覺,會讓人,讓很多人在心中構築一個理想的世界,與現實對立的理想世界。

這個理想世界,大多是有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淳樸民風,把這個大同世界當作最合適的社會秩序,就是已經不堪忍受現實世界,這在當時是一種風氣,其中,莊子最為突出。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經過追根究底,他們發現秩序不過是一個人為的、歷史的東西,是更早的自然秩序破壞後的產物,就認定這些社會秩序沒有天然的合理性,歷史起源地方的混沌樸素才是合理的秩序。

舉例說明。

莊子應帝王中,「泰氏」和「混沌」的傳說,暗示的就是這種社會秩序,稍早的老子中所謂「小國寡民」和後來的鶡冠子中所謂「民猶赤子」的理想世界傳說,

都是關於社會秩序討論的一種聲音,這種聲音迴響了三百多年,到現在還有餘音。

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是,秩序的混亂確實源於人性的殽亂。

這一點上,他們和儒者的觀點相同,不同的是,儒者把人性看成一種絕對的本質的東西,性善或者性惡,莊子則不同。

他們基本上相信人性是不斷變化的。

在歷史的起源處,人心是平靜樸素的,但是,當歷史進入文明時代後,人的情慾被激活,知識被開發,人性就開始萌生「惡」,

後來,人們服從秩序,但惡欲並不安定,是安而不順的狀態,只好崇尚理性,開始治理教化,純真樸素的本性慢慢失去,只能靠理性和知識來約束了。

人性的淳樸被理智和巧飾淹沒,自然的天性被現實的利益遮蔽,小人「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本來和諧自然的秩序,墮落到只能依靠外在的管束和威脅來維持,在這一點上,道和法的思路就相通了。

第三,這個第三作者想說什麼,沒有讀太懂,意思可能是說,道家的想法非常好,但是實際執行起來,不具備可執行性,所以,只能是想像和理想。

理想是什麼呢?

道家把人的天真率性和樸素混沌看作人的本性,是天的產物,也就是從天道投射到人道上。

他們在追問,理性憑什麼說理性是判斷是非的最終依據,道德憑什麼說道德是判斷善惡的最終尺度?

這種失望和追問,伴隨著對秩序的期待,已經綿延幾百年了。

閱讀理解:這一段需要理解一下,包括老子莊子還有後來的繼承者們,他們的思路是看破這些秩序背後的東西,這些秩序是不符合人的自然屬性的,所以我不跟你玩。

七 道法轉換:兩極的相通

正是在這種絕望聲中,潛藏著一種很入世的思路,就是憑藉法律和權勢來整頓社會秩序的思路,也就是道法轉換,這在戰國晚期比較明顯。

同樣也是道家對這種現狀的批評,也為法律治理找到了依據,同時也提供了背景。

提煉出來就是「勢」和「理」。

勢就是權威,理就是法制,道家的後世,已經隱隱透露出這種思想了。

作者舉例說明。

莊子天地中說: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

戰國時代的思想史,秩序是一個很中心的話題,這是建立新的、統一的政治意識形態的需要,在這個背景下,

儒者很容易從禮到法,由民到君,道者也有了「道法轉換」的思路,證據就是管子、韓非、文子、鶡冠子,這裡面有近似法制主義的思路,

但是,

但是真正的實施,要到了漢代才實現,

但是,雜糅道法,由道而術的思路,很早就有了。

八 閱讀理解

作者寫書真的有點不容易,尤其是這類書,全是逗號,一句話挺長的,讀完之後,作者到底想說什麼,不是很明白,思想這東西,本來就有點捕風捉影,從文字的痕迹中尋找線索,作者雖然努力論證揣摩,還是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

但是,大致的意思,彷彿明白了,道家,說白了就是想回歸淳樸,基於自然的淳樸,基於自然秩序的淳樸,什麼反智,什麼愚民,都是有點扯,有點蓋帽子的嫌疑,

這些人,死去的聖人,就是在尋求底層的邏輯和根據,知道目的,沒有找到方法,因為頭腦中全是天,而沒有從個人,個人的根本上找。

為什麼沒有從個人這裡入手呢?

因為當時中國算是大國,地球上別的地方還處在更原始階段,秩序這事比較緊迫,顧不上考慮個人的事兒,應該是這樣。

另外就是,提出的問題有點複雜,不容易解決。

?

我是趙衛平,創業心理學創始人,如果你在職場和創業過程中遇到困惑,歡迎溝通,微信:wenducs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荀子 的精彩文章:

新知丨張勁鋒:論先秦儒家對周公聖化問題的解決理路——從周公「非仁「」不聖」說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