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光是什麼聲音的?索尼 LSPX-S2 晶雅音管

光是什麼聲音的?索尼 LSPX-S2 晶雅音管

關於索尼 LSPX-S2,我想說點不一樣的。

因為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款功能性優先的數碼產品,沒有辦法去做參數分析、橫向對比來證明它的價值。所以我不準備把這篇文章寫成一份測評,更不想寫一份說明書,一份使用指南——我想從工業設計的方向把他當成一款獨立的產品來講,去探討它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作為一款與眾不同的產品本身所擁有的意義。

它是一款桌面無線音箱,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獨特的功能。但是即便僅僅是音響它也是與眾不同的,通過一整條有機玻璃管來發聲,讓它即便是作為音響也變得鮮活起來。沒有密密麻麻的發聲孔,它就像與播放音樂這件事情毫不相干的樣子,直楞楞的立在那裡。而金屬腔體部分,則承擔了低音部分的表現力。協調的圓柱造型,讓聲音可以均勻發散。

當你通過藍牙連接時,會發現他砍掉了aptX 協議,除了 SBC 和 AAC 之外,只能靠 LDAC 來保證音質。當然,你還可以通過 WIFI 來進行設備連接,DLNA 和 Qplay 都是不錯的選擇。WIFI 的傳輸帶寬是藍牙遠遠比不上的,同時LSPX-S2 支持了 5G 的 WIFI 連接,這些都是在看似平淡的功能上需要你慢慢發掘的小驚喜。

憑藉著有機玻璃的振動發聲,LSPX-S2 高頻部分十分通透,人聲清晰,開啟"低頻增強"之後低頻動態同樣力量感十足,桌面震動感明顯。可以說即便僅僅作為一款無線音箱,LSPX-S2 也有著令人嘆服的高品質表現。

也許有不少人看到它的樣子會以為這是一款噱頭大於實力的繡花枕頭,然而 SONY 依然在設計與聲音表現上做到了完美的平衡。最重要的是,設計永遠是為功能服務的。從外觀來看它如此的像是一盞復古的燭台,然而燭台的每一部分都在做與聲音相關的事情。除此之外,沒有冗餘。

這是一款從上到下協調到極致的產品。通透的有機玻璃,厚重的金屬腔體以及親近的布藝底座,不同材質的衝擊與碰撞,通過現代工藝和品質感與復古造型的柔和,達到了高度的完整性。

而這所有的一切,在燭光亮起的時候,更顯得精緻,和諧。

優秀的工業設計和材質的運用,讓你恍惚以為這真的是一支夜燈,閃爍著微弱溫暖的光。而這才是整個產品的點睛之筆,也給了 LSPX-S2 遠超過無線音箱的界限——它是藝術品,是傢具,是你很難界定的範疇,因為這一點光除了偽裝成燭台又毫無意義。但光是會說話的,從人類開始學會使用火之後就從沒有放棄對光的追求。從此之後你不會再閉著眼去享受音樂,而是盯著這一束燭光去放空,他會引導你去撫摸有機玻璃管,撫摸冰冷的金屬,一切彷彿有了生命——這遠不是一台無線音箱應該做的工作,但是你卻覺得一切都這麼自然。

Then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可以說在做到了足夠優秀的音質之後,索尼開始思考下一個問題:如何讓自己的產品真正的融入消費者的生活。很多人可能會問,這東西除了好看,有什麼用?

這恰恰也是我曾經考慮過的問題。

在拿到 LSPX-S2 之前,我自認為完全不需要這樣一款浮誇的音響,還在為立足社會而奔波的我從內心覺得與這種小資產品毫不相干。但是當我打開紙盒的那一刻,褪下 LSPX-S2 的包裝,真真切切的把它拿在手裡的時候,我才明白真正優秀的產品,是不需要消費者問出「我要這東西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的。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米粉。當我需要一些生活必需品時,第一反應就是去小米商城看下——插座不夠用,於是買了插線板;夏天到了,於是買了驅蚊器;養了狗狗,於是在家裡裝了米家攝像頭。這一切都是我在向生活表達我的訴求,我需要這個功能,那我就買了它回來。實際產品也完全能滿足它本身的要求,而至於品質感?這些完全不是我對這些產品的訴求,我和它們沒有任何交流,甚至在打開包裝安裝好之後就不會再去摸一次。

我很滿足,生活很便利。

但是 LSPX-S2 讓我第一次有了另一種感覺——它在引導我去使用它,去享受他的功能。我不再回到家就刷朋友圈,而是習慣精心準備好新的歌單,在可樂里加好冰,然後和狗狗一起坐在沙發上,心安理得的浪費時間。在陌生的城市裡,與白天碰到的形形****的面龐相比,LSPX-S2 和寵物狗,彷彿是唯二真正在陪伴著你生活的事情。

我前面說,曾經覺得,還在為在社會立足而奔波的我與這種產品毫不相干。然而現在看來恰恰相反,每個苦於奔波的人,都需要這一份沉澱。

【好的產品是會說話的】。而跳動的燭光,則是 LSPX-S2 的眼睛。

當你從燈光的迷惑中走出來時,LSPX-S2 的細節依然誘人。這也是我一直十分推崇 SONY 的原因,他代表了工業設計的最高水平。

現在已經是凌晨了,敲完這段字之後,關掉 LSPX-S2,準備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十一月:掃街日誌·2
從手機到微單,業餘小白進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