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羸弱不堪,曾國藩本有四次機會稱帝,為何都一一拒絕?

晚清羸弱不堪,曾國藩本有四次機會稱帝,為何都一一拒絕?

曾國藩所處在清王朝從乾隆時期的興盛走到衰亡、沒落的轉折時期,當時國家處於動蕩不安,內憂外患接連而來的階段,曾國藩在太平天國運動發動的如火如荼的時刻,利用自己的在家鄉的影響力組建起了一支湘軍,他率領的湘軍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清朝封為一等勇毅侯,後來也任兩江總督,由此可見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同治三年,曾國藩率湘軍攻下南京,當時的他擁兵三十萬,早就成為了滿清入關之後擁有權勢最大的漢人,幾乎佔據了中國的半壁江山,早就超過了清代初期的吳三桂等人。當時的湘軍勢力中早就有很多人都私下勸曾國藩能夠自立為帝,湖北巡撫胡林翼、浙江巡撫左宗棠、安微巡撫彭玉麟都曾或傳遞密信或贈對聯的方式詢問過曾國藩是否有自立為帝的意圖,但是都被一一回絕了。其實當時不僅是曾國藩的親信部隊想要勸他上位稱帝,就連他所鎮壓的太平天國運動的將領都想擁護他稱帝,如當時忠王李秀成被俘之後,就曾表示願意帶領自己長江兩岸的十萬餘部下,一同擁戴他稱帝。

為什麼曾國藩面對眾人的勸說都不為所動呢?而且他不僅自己不做皇帝,甚至在他清繳完太平天國運動之後不僅主動解散了自己率領的湘軍,還強迫自己的弟弟曾國荃辭職回家。

曾國藩深受唐鑒大學士理學思想的影響,他的理想就是能夠做一個中興之臣,不論是在家鄉組建湘軍還是帶頭清繳太平天國運動都是為了能夠保衛清朝政府,保護清朝政府的統治階級,因為從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兼濟天下為自身理想,所以對他來說最大的追求莫過於能夠封侯拜相,做一個光宗耀祖的人。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當時曾國藩稱帝的時機、條件並不適合,雖然曾國藩在南方能夠獨霸一方,但是北部依舊有親王僧格林沁,面對這樣的威脅,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再者雖然曾國藩坐擁三十萬大軍,但是自己能夠真正指揮的也不過十數萬人,能夠擁護他奪位的將軍也能將他從皇位上趕下來。

李鴻章之所以能在家鄉組建起三十萬湘軍,主要還是靠打著救國存亡的口號,一旦自己造反那就顯得出師無名,大逆不道,必將失去大半人心,而且當時在國外勢力也插手其中,都是為了能夠繼續扶持清王朝,眾多考慮之下,曾國藩即使面對諸多勸慰但是也不敢輕舉妄動。

當時是一個內憂外患群起的時代,理想做中興之臣的曾國藩最想看到的是國家能夠和平安康,如果在此之中自己再稱帝攪和一手,百姓的生活必將又一次因為戰亂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國的前途和未來也將更加遙遙無期,但從這一點上來看,曾國藩也是一個百姓的有功之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客家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他們是如何發展成現在這樣的?
建國後被撤銷的八大省份,它們差別很大,看看你以前是哪個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