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兩個月內第三位,又一韓國明星因抑鬱自殺!面對身邊的抑鬱患者,你該怎麼辦

兩個月內第三位,又一韓國明星因抑鬱自殺!面對身邊的抑鬱患者,你該怎麼辦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醫師 駱艷麗

審閱專家: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趙靖平

12月3日下午,韓國明星車仁河被發現在家中死去,韓國警方已經作出了初步的調查結論,認為車仁河生前罹患抑鬱症,其死亡為極端性選擇。

令人震驚的是,這已是兩個月內第三位(雪莉10月14日,具荷拉11月24日)因抑鬱症離世的年輕韓國明星,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抑鬱症,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

現實中高強度工作和生活,已讓我們喘不過氣。當身邊的親人朋友診斷抑鬱症時,我們除了想辦法去幫助他們,自己心裡也常常會有疑問:抑鬱情緒會傳染嗎?抑鬱症遺傳嗎?

抑鬱情緒會「傳染」,但你的積極可以戰勝它

抑鬱症的這種「傳染」,並不像傳染病那樣,通過實實在在的細菌、病毒等傳給他人。抑鬱的「傳染」是一種情緒的傳遞。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體驗,人們可能會無意識地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語言表達、動作及行為。在這一過程中,人的情緒會受到其自身的面部表情、動作及行為等方面影響[1]。

因此,抑鬱不僅會在親密伴侶之間 「傳染」,和同事、朋友的交往中也有「傳染」的可能性。

但是,請不要將抑鬱情緒的「傳染」過度妖魔化,這只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情緒反應,只要你的心理足夠強大,一般是可以「消化」旁人傳遞來的負面情緒的。

「我」要不要遠離抑鬱症患者?

當身邊家人、朋友得抑鬱症時,「TA」會出現情緒低落、對過去感興趣的事喪失興趣、社會交往減少、出現無助感或絕望感、經常想起死亡甚至有自殺念頭等表現,此時,「我」的陪伴很重要,因為積極的情緒也會傳染,與「TA」樂觀相處,有助改善其抑鬱情緒。

當然,我們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防止自己被影響、被「傳染」。

·保持樂觀的心態:樂觀的人看到滿天星斗,悲觀的人卻見到滿地污泥。樂觀對於人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時,越樂觀就越不容易被抑鬱影響。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保持作息、飲食規律,保證充分的睡眠,不暴飲暴食,經常聽喜歡的音樂。游泳、慢跑、騎車等有氧運動可刺激腦內啡肽的分泌,產生愉悅的感覺。越是有精神、有活力,越不容易抑鬱。

·多交朋友:多和朋友溝通,減少獨處時間,感受社交帶來的快樂。

·合理宣洩抑鬱情緒:人都有宣洩負性情緒的需求,選擇合理的方法發泄,例如寫作、繪畫、演奏樂器、外出旅遊、找朋友傾訴等,都可以釋放內心鬱積的不良情緒,有益於保持身心健康。

抑鬱症確實會遺傳,一級親屬風險更高

如果一個人的雙親或兄弟姐妹患有抑鬱症,那麼,他的患病風險較正常人群會升高。

研究提示[2][3]:

·抑鬱症的遺傳度估計為0.37。這裡的「遺傳度」,說的是遺傳因素在疾病發生中所起作用的程度。簡單說就是,遺傳因素對抑鬱症發病的作用佔了37%,環境因素佔了63%。

· 抑鬱症患者的親屬,特別是一級親屬(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患抑鬱障礙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2~10倍。

· 發病年齡小於30歲的患者,以及反覆發作者,呈現出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簡單來說,不到30歲就發病以及反覆發作的患者,他們的親屬患病概率會更高。

·「雙生子研究」顯示,同胞的抑鬱症患病率高達40%~50%,也就是說,在基因相同的雙胞胎中,如果其中一個患有抑鬱症,那麼另一個患病率會高達40%~50%。

· 家系調查顯示,40%~70%的抑鬱患者有遺傳傾向;雙親之一患有抑鬱障礙,其子代的患病風險是10%~13%;而堂兄弟姐妹的風險為2.5%。

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人得了抑鬱症,那這個人得病的概率遠高於一般人;而且得病親屬的年紀越小、複發次數越多,他得病的概率就越大;雙胞胎則更加危險,如果有一個患抑鬱症,另一個則有一半的概率也會發病。

儘管家族史是抑鬱症的一個風險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家中有了抑鬱症患者,其他家族成員就一定會抑鬱。

你只要意識到,抑鬱症家族史會對自己罹患抑鬱的風險有所影響即可,如果出現抑鬱相關癥狀,應立即就醫。

如果身邊親朋患上抑鬱,你需要幫助他治療,而你自己的積極情緒和信心更重要,這不僅幫助他,也會幫到你自己。

人間不易,但還是希望因抑鬱症自殺的悲劇少一些,更陽光地面對美好的生活。

別讓遺憾繼續,一切都來得及。

【參考文獻】

1.ATFIELD E,CACIOPPO JT,RAPSON RL,.Emotional contag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李凌江,馬辛.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第2版)[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

3.陸林,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17.

本文共同作者:上海市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主治醫師 曾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近視眼長期戴眼鏡,真的會讓眼睛變形嗎?告訴你真實答案!
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有哪些?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