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票房收入激增,國產原創市場何在
12月初的冬日,通往上海文化廣場前門的道路上豎起了一幅幅「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的廣告招牌,招牌上的6部原創華語音樂劇將在明年春天陸續登陸全國各地的舞台。
近日,在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的主舞台上,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元洪介紹這6部作品時感嘆道,「比起很多國際大戲,原創華語音樂劇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但我們一直在做。」
在展演季的宣傳折頁上,專門做了一頁「特惠套票」,展示了購買套票的折扣力度。費元洪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推出特惠套票確實是希望用「高性價比」來吸引更多的觀眾來看國產原創音樂劇。
國內音樂劇市場火候未到
無論是國內原創音樂劇還是海外引進劇,都需要成熟的市場作為基礎。錢世錦是第一個把音樂劇《悲慘世界》引進到中國的人,曾經擔任上海大劇院的藝術總監。當記者問及國內的音樂劇市場時,錢世錦用了四個字——火候未到。「這個門才剛剛開一點,還沒有開得很大,我覺得現在還沒到時候。」
近兩年,國內的音樂劇市場逐漸走熱,2018年的中國音樂劇觀眾總人次增長至28.9萬人次,票房收入激增92.8%至4.28億元,但這兩項數字在2018年的百老匯,分別是1447萬人次和18.3億美元(約為129億人民幣)。
《2018年中國音樂劇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音樂劇收入佔整體演出市場總收入的2.8%,但這一比值在日韓兩國為45%以上,在歐美國家則是80%左右。
除整體市場尚未成熟外,我國的音樂劇市場更呈現出區域差異大的特點。數據顯示,華東地區約佔整個市場規模的50%,上海和北京在演齣劇目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據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的音樂劇在11個劇種收入中排名首位。
對於上海市場的成熟度,作為一線業者的音樂劇演員深有體會,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表示,自己在兩年前來到上海演出時,是第一次感受到市場的「熱度」。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流行音樂舞蹈學院執行院長喬遷將市場的差異歸因於經濟發展,「上海有文化的消費能級作為支撐,從十年前人們還不清楚音樂劇是什麼,到現在市場逐漸成長起來,這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提高有著密切關聯。」
業者們認為,市場的薄弱源於生產端在培養觀眾方面做得遠遠不夠。
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中心主任王洛勇回憶起自己在百老匯的經歷,「我常常和百老匯的演員們一起去當地學校表演作品片段,和孩子們一起排練,他們的父母周末就會帶他們去看戲。我們也應該深入各個行當,做一些業餘培訓項目,讓他們對音樂劇產生興趣。」
作為劇場的運營者,費元洪認為,劇場需要不斷累積它的口碑,「這部戲把觀眾拉進來,下一部戲把觀眾推出去,如同沙上建塔,劇院並沒有一個長線的規劃。」他認為,劇院對於還不熟悉劇場的觀眾而言,起到的是把關作用。「對中國觀眾來說,進入劇場還是一個很新的事情。進劇場本身是一個非常重的決策,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用不菲的價格完成這個行為,作為劇院需要對得起做出重決策的觀眾。當信任感建立起來後,他即便不了解作品本身,但它照樣會買票,因為他相信劇院的決策。」
國產原創有市場需求嗎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音樂劇的票房增速達到92.8%,但這大部分是引進劇的功勞。2018年的引進音樂劇票房佔整體音樂劇的63.2%,增幅高達146.6%,超1億元票房的《貓》成為年度音樂劇票房冠軍,經典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長靴皇后》票房均突破3000萬元。
反觀原創音樂劇卻略顯慘淡,不僅在票房佔比上僅是引進劇的1/5,還較2017年下滑了23.6%。即便是海外作品的中文版製作,其市場票房也是原創的2倍。逐年遞增的引進音樂劇劇目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原創音樂劇的生存空間。
做了8年原創音樂劇展演的上海文化廣場目前仍未從過去36台原創作品中實現盈利。「文化廣場一直是用做國際大戲市場化運營的收入來支持原創音樂劇。」費元洪說。文化廣場2018年的年報顯示,平均票房最高的是原版引進的法語音樂劇《悲慘世界》,票價為564.4元;票價最低的三部作品均為原創華語音樂劇,平均票價約為76元。
從劇目和收益的絕對數值來看,原創音樂劇與引進作品相比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其上行的趨勢和部分優質作品的出現卻也在逐漸建立市場對原創的信心。
2019年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中有兩部作品進入上半年票房前十。據費元洪介紹,今年春季展演的所有作品平均上座率約為75%,在傳統演出淡季的3月份,票價平均賣到200元。「《尋找聲音的耳朵》就是盈利的,今年展演季的場次全部售罄,明年展演的場次剛剛開票,半天不到已經售罄一半了。」
由染空間出品的原創音樂劇《白夜行》在今年春夏季巡演的上海站預售中,30秒內即全部售罄,此前在北京更是出現了2秒售罄的盛況,其最高票價超過千元,在黃牛市場甚至被炒至三倍之高。今年年初,《白夜行》還成為大麥網旗下自營演出品牌Mailive「麥香計劃」的首批直投劇目。
拒絕燒錢,小成本探路
七幕人生CEO楊嘉敏曾對媒體表示,音樂劇產業具有前期燒錢、後期賺錢的特徵,當單場票房收入高於單場運營成本,這部分差額則用於回收前期製作成本,當製作成本回收完畢,才是真正產生正向現金流的時候,此前都是一部音樂劇的燒錢階段。據悉,一部百老匯體量的音樂劇,製作時的投入資金可能高達數千萬美金。
引進海外成熟音樂劇雖然能夠規避市場風險,但其高規格的巡演要求也催生出高額的運營成本。據錢世錦介紹,20年前引進《悲慘世界》時,光是從海外運輸原版的服裝和道具,他就要面對單程25萬美元的大筆開銷。4年前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劇院魅影》時,包括劇場租用、演職人員費用在內的全部運營投入規模超過6000萬元。
業內普遍認為,音樂劇是一門高投資、高風險的藝術。費元洪認為,所謂燒錢是直接採用了百老匯的頂級大製作,「這已經是在高位運行的成本之下,但在這個階段以前,作品的創意已經生長了很久。創意階段並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成本是很小的。」
據費元洪介紹,過去一年的孵化計劃只用了不到200萬,但已經聚集了大量的青年人才,收穫了很多優質作品和創作者。從小做起,在他看來是一個有效推動原創作品的方式。「第一我輸得起,第二我不需要太大的市場反饋,可以先進行小範圍的市場檢驗,觀眾能夠以很低的價格來觀摩,他們覺得好,我們再進一步放大,而不是說在一個項目上一下子投入幾千萬,這其實是很盲目的。」
相對於引進劇目的高票價,較低的原創音樂劇售價有其合理性,也能夠起到培養市場的作用。費元洪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原創劇的成本遠小於引進國外大戲,售價有條件定低;另一方面其品牌效應沒有引進劇那麼高,高售價並不合理。相較於售價,他更在乎能有更多的觀眾來購票觀看,「看一部國外引進劇可以看3-4部原創音樂劇,對觀眾來說性價比是很高的。」
王洛勇回憶道,2013年帶領學生團隊來上海文化廣場演出時,發現觀眾們並不了解音樂劇,「但我們卻發現這樣一個小實驗劇,它的市場需求竟然這麼大,我們的票都能賣得出去,其實對於中低檔的票價,老百姓是能夠接受的。」據悉,該場演出的平均票價為80元,最便宜的為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