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海馬「技術控」張會文有多拼?專和發動機「硬杠」三十年

海馬「技術控」張會文有多拼?專和發動機「硬杠」三十年

自主品牌當自強,而對於自主車企來說,"中國心"就是"中國芯"。然而自主研發談何容易,多數車企還是空懷著一顆"中國心",繼續背著"偽自主"的鍋。當然,"摘鍋成功"的品牌並非沒有,這不近日,海馬汽車便憑藉1.6TGDI發動機榮登"中國心"2019年度十佳發動機"琅琊榜"。海馬汽車究竟是如何"渡劫"成功的呢?一起來看看海馬"技術控"張會文是怎麼說的吧。

從北到南,只為發動機國產化

談起張會文與發動機的緣分,還得從30年前說起。上世紀80年代末,海馬的前身海南汽車製造廠成立。2003年歲末,躊躇滿志的張會文,遇到了向他拋來橄欖枝的海馬。"來海馬就是為了搞發動機國產化,一定要把它拿下。"張會文說。2004年,已在發動機領域深耕14年的張會文,離開生長了36年的黑土地,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海南島。

時間來到2007年,四十不惑的張會文,又面臨人生另一次選擇。為了獲得更大發展,海馬2007年北上中原,建設鄭州基地。2009年,海馬汽車啟動鄭州基地30萬台發動機項目。剛在海南穩住腳的張會文,又被派往河南鄭州,主持發動機項目建設。在張會文的帶領下,海馬汽車鄭州基地發動機工廠終於建成。同期,馮仰利、駱富貴、顏景操、劉斌、石磊、邢作選、朱衛星、胡星星等人陸續到位,從一個人到來自五湖四海"一幫人",組成了海馬汽車鄭州基地最初的發動機開發班底。

扔掉"外援"金手指,路要自己走

2010年,海馬提出自主研發渦輪增壓發動機。"原計劃找個外援,或許能做得更快。"張會文回憶說,為了打造流著中國血液的"強動力"發動機,公司高層決定"自己干"。當年10月,海馬首款渦輪增壓1.5T發動機項目啟動。2011年8月15日,海馬1.5T發動機第一台樣機點火成功,性能達標。2013年12月底,歷時3年2個月打造的海馬1.5T發動機成功量產,這標誌著海馬汽車第一款自主研發且擁有知識產權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誕生,為海馬的"強動力"之路邁出堅實一步。

定位"強動力",聚焦電動化動力總成

海馬動力總成的發展,在"強動力"之路上不斷探索發力。2016年底,在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帶領下,海馬汽車堅定"品類戰略、CASE靈魂",堅定了"強動力"定位。2017年是海馬動力總成戰略元年,海馬汽車推出發動機、變速器、電機、電池、軟體"五位一體"新能源動力總成,"HAIMA BOOST BLUE 深藍動力"雛形漸成。2019年, "HAIMA BOOST BLUE 深藍動力"戰略揭開神秘面紗。同期,海馬第二代發動機的"帶頭大哥"——海馬1.6TGDI發動機搭載海馬8S面世。未來,"HAIMA BOOST BLUE 深藍動力"將進一步技術升級,插電混合動力(PHEV)和深度混合動力(HEV)將成為海馬汽車電動化的重要戰略方向。

科研就像馬拉松,期待跑到80歲

在很多同事眼中,張會文堪稱"發動機研發男神"。而他的科研精神,同樣體現在跑馬拉松上。48歲開始長跑,3年多訓練、比賽7000多公里,參加12次全馬比賽並全部完賽,最好成績3小時24分鐘……51歲的他拿出的成績單讓人咂舌。"搞科研和馬拉松一樣,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獨,坐得了冷板凳。"在張會文帶領下,這種內在的精神動力也傳遞給了整個團隊。

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張會文用他的30年,陪伴著海馬發動機初創、問世再到成功。海馬在他眼中已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或者一份事業,更像是一個老朋友,不斷地告訴他:勇敢走出去吧,我們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馬 的精彩文章:

海馬質造局——聽,引擎的轟鳴越來越近
7座MPV/搭1.6T引擎 海馬7X將於明年二季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