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王陽明告訴弟子這四句話,是對心學的全面概括,但第一句就有爭議

王陽明告訴弟子這四句話,是對心學的全面概括,但第一句就有爭議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明朝,程朱理學盛行,佔據統治地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明朝中期,一位哲學家橫空出世,他高舉心學的旗幟,反對程朱理學,引領了時代的潮流。此人便是一代奇人王陽明,他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文能教育天下英才,武能平等寧王叛亂,可謂文武雙全。

王陽明晚年用四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心學理論,也就是有名的「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傳習錄》)

四句教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第一句就在他弟子中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歷史上發生過這麼一個故事:

嘉靖六年(1527)五月,朝廷命王守仁以原官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前往廣西征討思恩、田州之亂。臨行前夕,王陽明的弟子王畿和錢德洪產生了一場辯論。

王畿是個比較激進的人,他說,老師的四句教可能說得不徹底,因為一切都是從心之體來的,既然心之體無善無惡,那麼意之動也應該無善無惡,良知也應該無善無惡,格物也應該無善無惡,也就是說一切都無善無惡

而錢德洪卻是個老實人,他說,老師這麼說肯定是對的,心體本來沒有善惡,但是被私慾所沾染,心體也就有了善惡,正要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讓心體回復到無善無惡的境界。


畿曰:「先生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此恐未是究竟話頭。」德洪曰:「何如?」畿曰:「心體既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知亦是無善無惡,物亦是無善無惡。若說意有善有惡,畢竟心亦未是無善無惡。」德洪曰:「心體原來無善無惡,今習染既久,覺心體上見有善惡在,為善去惡,正是復那本體功夫。若見得本體如此,只說無功夫可用,恐只是見耳。」(《王陽明年譜》)

由於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便相約第二天去請教老師。第二天,弟子們在天泉橋畔為老師踐行,王畿與錢德洪趁此機會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王陽明說,我就等著你們來問我呢。你們倆都偏於一端了,要相互學習才能互補。

錢德洪說心體沾染了私慾,就有了善惡,這是不對的。心體就像是太虛,雖然太虛中有日月星辰等一切事物,但太虛是無形的,不會被這些東西障蔽。所以錢德洪要學習王畿對本體的領悟。

王畿說心體無善無惡,所以意、知、物都無善無惡,這個見解雖然正確,但是只能自己修行,不能用來指引別人。因為這四句是說跟最聰明的上根之人聽的,哪怕顏回在世都不敢說自己是上根之人。其實王陽明是在委婉批評王畿,連顏回都不敢說自己是上根人,那你王畿這一套準備說給誰聽呢?所以王畿要學習錢德洪的修行功夫。

王陽明最後說道,你們兩個人的見解合到一起就沒毛病了,無論是用來教導什麼人都可以。你們以後可不能再亂改我的四句教了。


汝中(王畿字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裡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傳習錄》)

說完這段話,王陽明就啟程了,並死在了行軍途中。因此王陽明的這段話是他留給弟子們的最終教誨,而這個故事被稱為「天泉證道」。

那麼四句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王畿與錢德洪又為何會產生爭執?且聽居士我細細道來: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

王陽明說:「心即理」,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惡。所以做聖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尋找,只要反過來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呢?其實,正因為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所以才說它無善無惡。比如:法律是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那麼法律本身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呢?我們當然不能說法律是非法的,可我們好像也不能說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體也是如此,我們既不能說它是善的,也不能說它是惡的,只能說它無善無惡。

當然王陽明有時候也說心之本體至善無惡,因為如果我們依照本心去心事,所作所為都是善的,所以心之本體是至善的。「無善無惡」與「至善無惡」並不矛盾,只是強調了不同的方面,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

雖然心之本體無善無惡,或者說至善無惡,但是我們的意念發動時卻既有善念又有惡念。而這正是王畿所質疑的地方,他認為既然心之本體是至善的了,那麼我們產生的意念也應該和心體一樣至善才對。所以王陽明認為王畿的說法只適合那些上根人,因為上根人一旦領悟到心之本體,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無不符合心之本體,至善無惡。

但是99.99999%以上的人都做不到這樣,因為他們的心中有私慾、雜念。那些出自本心的念頭是善的,而那些出自私慾的念頭是惡的,所以人的意念一動,就有善念、惡念之分。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人的心體是判別善惡的標準,所以人的意念一動,心體便知道是善念還是惡念。這種覺知能力就是良知,是每個人都有的。

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哪怕是大奸大惡之人也都有這種良知,只是他們的良知被私慾遮蔽了,所以無法真切的知善知惡。就像一面鏡子,本可以清楚地映照出一切事物,然而鏡子上逐漸沾滿灰塵,昏暗不堪,就看不清楚了,只能照出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但鏡子還是那面鏡子,鏡子本身還是明亮的,只是被灰塵遮住了而已。

那些大奸大惡之人,並非不知道善惡,只是他們會為自己掩飾,以求心安而已。比如你要問一個慣偷他為什麼偷東西,也許他會說是生活所迫,但他絕對不會說是喜歡偷東西。因為他也知道偷東西是一種惡行,所以要為自己掩飾,最後連自己都相信了。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既然人人都有知善知惡的良知,所以修行的方式就很簡單了:踐行那些善的念頭(為善),消除那些惡的念頭(去惡)。王陽明說,這種為善去惡的功夫就是格物。

為什麼說為善去惡就是格物呢?首先要理解陽明心學中「物」這一概念的含義。

王陽明說的物,不是指客觀事物,而是指意識的對象,也就是說你想到什麼事情,那件事情就是物。你想到孝順父親,「孝順父親」就是一物,你想到「友愛兄弟」,友愛兄弟就是一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傳習錄》)

王陽明將「格」解釋為「正」,格物就是正物,也就是讓自己想到的每一「物」符合自己的良知。所以要把那些符合良知的念頭付諸實踐,即「為善」,將那些不符合良知的念頭扼殺在萌芽中,即「去惡」。

久而久之,你的惡念會越來越少,心地越來越光明,就像心中的鏡子,雖然沾滿了灰塵,但是越擦越亮。最後,人心中的私慾全部被去除了,人的本心也就恢復了徹底的光明。

所以王陽明在臨終時只留下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是對自己此刻心境的描述。此時的王陽明,心中良知已是完全光明,完全沒有一絲私慾遮蔽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學 的精彩文章:

心學四大驚人智慧:修好這顆心,百病自不侵
真源太極「踐行經典 共享健康」活動 亮相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