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紹:上海應在中國金融業開放中走得更快更穩更好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上海應該在中國的金融業開放中走得更快、走得更穩、走得更好。
5日舉行的「蘇河灣論壇」上,屠光紹表示,我國金融業不僅在開放,而且是在加速(開放)。而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就意味著上海應該在金融開放上發揮引領作用。
今年以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7月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發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11條措施,銀保監會、證監會也陸續發布了相關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舉措,近期國務院又發布了外資保險公司、外資銀行有關管理條例的修改決定。證監會也明確了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
目前,上海已經擁有一批重大的標誌性對外開放項目,摩根大通、野村等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獨資,或合資中控股的金融機構項目,都落戶上海。
金融業的加快開放,也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
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當前正是衝刺的關鍵期。
經過多年建設,上海已經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為齊備,金融創新最為活躍,金融開放程度最高,發展環境最佳的城市之一。
上海金融市場年成交額超過1600萬億元,融資金額近十萬億元。上海也是中外金融機構的重要集聚地。各類國際性、總部性的金融機構不斷湧現,金融機構超過1600家,其中30%都是外資。
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中,上海已經連續3年位列全球第五,與第四位的差距每年都在拉近。
上海金融業聯合會編製的上海金融景氣指數顯示,2018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達到6114點,同比增長13.2%,處於景氣區間。尤其是上海的金融國際化發展勢頭迅猛,增速高於過去5年歷史平均值。
「這充分說明在宏觀經濟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上海金融業逆勢而上,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上海金融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季文冠說。
作為上海金融業集聚的區域之一,靜安區還推出了促進金融業開放10條舉措:結合「全球服務商計劃」,集聚多元化的金融要素,包括持牌金融機構具有行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金融總部企業;具有較高知名度、信譽度和引領作用的外資金融服務機構和全球服務能級的金融機構等。
靜安區副區長張軍表示,當前靜安正在積極推進全球服務商計劃,大力集聚和培育高能級的全球服務機構,打造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具有全球配置力和影響力的高端服務業集群。
靜安金融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截至10月底,靜安金融服務業今年實現稅收8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