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要在佛法上有所覺悟,《心經》里的這3個字,才是至關重要的

要在佛法上有所覺悟,《心經》里的這3個字,才是至關重要的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卻是字字殊機。無掛礙3個字在這本經書中是很容易給忽略的,因為人們往往覺得做到無掛礙很容易,卻很少有人悟到:越是容易做到的事,實際上就是最難以做得到。

其實無掛礙不只在佛法上,就是在現實的生活也非常重要。但真正能做得到的卻沒有幾個人。《紅樓夢》里的那首好了歌的本意也是希望能教人做到無掛礙,可見做到無掛礙對於人的心理和覺悟有多麼的重要。

當一切都沒有了,也就沒有掛礙了。沒有掛礙了,也就沒有什麼好恐怖了。這個時候只有真實存在,也就是到了自在究竟的境界,這也就是傳說中所說的涅磐之境。

無掛礙正是因為離一切有。才有現一切的自在。

現自在是有情生命覺悟的開始。因為覺情就是自知,自知要從觀自在開始,所以觀自在者,就可以稱菩提,因此《心經 的第句話是觀自在菩薩。但求覺悟未必得覺情,經過現自在 而至無所得, 一切不得,這個有情生命就真的覺格自知了,就真的當得起菩薩的名字了。放說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觀自在的過程, 就是認識真我的過程。而認識真我的過程, 其實就是認識非我的過程。 因為真我不可見,可見皆非我。而人 們往往把非我當成了我,所以總是困感,難得覺悟,不能自知。

《心經》講的觀自在過程,就是不斷剝去非我的過程,直至無所 得。這個過程就叫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觀自在的過程,是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過程。 離有則無掛礙。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知非我而離非我的過程,這個過程也 是照見五蘊皆空,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的過程。所觀一切有皆空,是諸法空相,因而也就一切 有皆離,一切有不得。因為這個過程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 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離一切有而不得,則得我自在本來,這是生命覺悟的境界, 故稱菩提薩綞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就是依此覺悟,就是居 此自在本來,即是自知真我於是憑真我而見,則知所見一切非我, 所以才會心無掛礙

前面講了一連串的無,都是在講自在觀。由自在觀,而知一切所見皆非自,自本無有, 所以講連串的無, 就是要說心無掛礙

人自覺之後,依自在面觀,即知所觀見的一切,都不是我。 雖然我可以落在這些東西上面,但是我不再受它們的牽絆,不為 其所羈縛,所以心無掛礙。 說心無掛礙,並不是說這些東西都沒有了,是有而不住, 所以才心無掛礙

如果如果真的是沒有了,就談不上心無掛 礙了。 所以心無掛礙不是它沒有,而是我沒有。它有它的,我 沒有它,我就不掛礙於它。我不掛礙於它,就不被它所束縛,不 為它所困苦。

無掛礙即解脫,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沒有掛礙,沒有牽縛,沒有困苦,我就沒有恐怖。 苦厄是心中的恐怖恐怖是從哪來的呢?是從掛礙來的。所以這句話是說,心中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而心中 無有恐怖",就度一切苦厄了。 自知真我,自在自覺,自見自主,我就不再被它左右,不為 它所動,這就叫無有恐怖。所以人心中的恐怖和苦厄,都來自於對它的掛礙。一旦無掛礙,我就解脫了。

所以這句話,是講解 脫的。 有掛礙即困縛,人生的一切苦厄,都來自於掛礙。無掛礙即解脫,一切皆空,有亦是空,無所掛礙,我於是得自在、自覺、 自主、自由。 究竟無得即涅擊。無掛礙也叫遠離顛倒夢想

因為我若以它為真,執有而住,我就不知諸法空相,而被諸法諸有所困縛。但這是我自已顛倒了知見,把假有當作了真有,把虛幻當作了真實,把泡影 當作了實體,並且在它上面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各種各樣的情感,各種各樣的看法,各種各樣的理解,各種各樣的追求。而 這.切,都屬於夢想,於是我就進人到了顛倒夢想之中。

在這句話的前面,《心經》講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 亦無得,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佛家所講的道理,此時這切全部 屬於顛倒夢想",全部不著,都無掛礙。

《心經》在說無的時候,很有意思,是先從實際說起的。先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 法",這些都是從自然存在上講的,是自然存在上的有。而無眼 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則由存在之有轉向看 法之有,即由物有轉向觀有,由自然存在轉到觀念存在。

用現代話說,就是由客觀轉向主觀。這種轉有什麼意義呢?有,這樣一 轉,就從那邊轉到這邊來了,由它在轉到自在上來了。然後又接 著說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是進一步再轉,即由主觀轉到道理上來,轉到人們平時聽說和理 解的佛理,原來佛講的這些道理,也是顛倒夢想,如果你信了 這些言說,或者著在自己的理解上,你就還在顛倒夢想之中。

觀音菩薩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學佛的人,常見的俗知俗解, 他已經不著了,沒有興趣,也不會當真。但是佛說的道理,他定會當真。但是佛講的道理與世俗的道理,其實都是道理,.且觀自在而得自在,依自在而觀,即知一切道理, 無論是誰說的,都是顛倒夢想

佛講的道理是讓你見真實的,如果你見了真實,就沒有道理 了。如果你沒有見真實,而是著在他講的道理上,你就得了道理,沒有得到真實,你就落在顛倒夢想里了。

見到真實,得了自在這個人就得解脫了,他就知道理是活 的,橫說整說都可以,因為沒有理,講理是為了讓你得解脫,如 果你沒有得解脫,反而把理執著起來,給自己再加道束縛,你 就沒有覺情,反而落在順倒夢思里了。所以雖然是佛理,也不. 定能使人覺悟,也可能會使人顛倒。

佛講了很多道理,講了很多法, 都是讓人遠離顛倒夢想的。 但你是不是能遠離顛倒夢想,那就不定了。

因為道理且講出 來,就成了一個東西,成了一個有,成了一個可知可見、可學可 解之物,它就落在五蘊之中了。你若因此執著,你就掉在顛倒夢 想里了。所以自古學佛的人很多,成佛的人很少,他們在哪悟呢?

都在顛倒夢想里。 就因為如此,觀音菩薩在講一切皆無時,特別把佛講的道理 也舉出來,告訴舍利弗這些也在其中,也概皆無, 才能遠離顛倒夢想",得見真實。

學佛的人,於觀自在時,一切不著,連佛講的話也沒有了, 苦集滅道也沒有了,連智慧也沒有了,連功德福德也沒有 了,他就真正遠離顛倒夢想了,而到這個時候,就到了究 竟之地。這個地方,就稱為涅架。 所以最後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得即顛倒,無得即涅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經 的精彩文章:

心經全文中的核心思想,原來是這幾句!
《金剛經》《心經》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