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孔子學院建設15年:價值旨歸與邏輯變遷

孔子學院建設15年:價值旨歸與邏輯變遷

自2004年以來,經過15年的發展,孔子學院的辦學規模穩步擴大,教育質量持續提升,文化交流日益活躍,管理機制逐步完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在滿足各國民眾語言學習需求、服務經貿等務實合作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回溯過去15年的發展軌跡,孔子學院建設經歷了共建、共塑、共商和共享的邏輯變遷。

1

共建:需求導向、教學為本

以中文教育為核心是孔子學院建設的邏輯起點。孔子學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中國政府一貫鼓勵跨文化交流,積極支持中外雙方合作辦好孔子學院,願意為各國人民學習中文和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便利。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中文學習成為「全球性」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孔子學院」品牌一經推出便受到世界各國及不同地區的廣泛關注和歡迎。

孔子學院由「有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需求」的境外辦學機構自願提出申請,中外雙方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籤署合作協議。在各項規章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起步階段,孔子學院建設的工作重點是全力滿足世界各地的中文學習需求,「強需求、弱制度」的邏輯旨歸使孔子學院的規模在短期內迅速擴張。2006年共在49個國家和地區啟動122家孔子學院,2007年孔子學院規模迅速擴大到66個國家/地區和226所,短短一年內增加104所,同比增長85.25%。一是從總數上看,漢學研究基礎紮實的歐洲領跑全球;二是從增幅上看,亞洲保持平穩增長,大洋洲增幅達到75%,美洲和非洲的孔子學院數量更在一年內實現翻倍增長。可見,考慮到學院前期準備和積累無法全面滿足世界各國/地區的中文學習需求,為實現辦學質量和口碑「雙保險」,孔子學院優先在有中文教學基礎的國家選擇與知名院校合作建院,集中精力提供中文教學服務,以語言為橋樑構築世界「朋友圈」。

2

共塑:建章立制、協同發展

讓世界了解中國是孔子學院建設的初心。經過起步階段的探索與建設,孔子學院已然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學習中文和了解中華文化的園地,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加強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合作的橋樑。與此同時,其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制度、路線等問題也逐漸凸顯。通過總結和分析建設初期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孔子學院開始重視建章立制和吸納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建設,進入了統籌規劃、多維共塑的新階段。

首先,任何機構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都需要科學、完善、合理的綱領性規章制度來引領。在探討和總結學院的建設現狀和面臨的現實問題後,2008年孔子學院建設迎來「制度元年」,制定和修訂了《孔子學院基本辦學標準》《孔子學院總部資金管理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通過建章立制開始了「分步驟、有重點」的科學發展。2013年是孔子學院制度建設中的又一歷史性節點,是孔子學院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總部發布了《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將基本完成孔子學院全球布局,做到統一質量標準、統一考試認證、統一選派和培訓教師;基本實現國際漢語教材多語種、廣覆蓋;基本建成功能較全、覆蓋廣泛的中國語言文化全球傳播體系;漢語成為外國人廣泛學習使用的語言之一」的發展目標,為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制度基礎,指明發展進路。

其次,廣泛的社會參與是孔子學院發展的新動力。為有效解決需求識別不準引發的瞄準偏離問題,孔子學院在為當地政府、學校和企業提供開放式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服務的同時,積極吸納企業、社區、社團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協同發展。一方面,各承辦高校積極探尋語言教學之外的交流合作機制,豐富辦學內涵,革新辦學理念,提升辦學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中文/漢學研究院;另一方面,企業逐漸成為承建孔子學院的又一主體,與孔子學院、當地高校一道探尋培養「語言 技能」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新路徑,利用建設創新園區和產業孵化基地等形式,積極為當地中文學習者順利進入中資企業創造條件,為促進中外企業的深層交流與合作培養和儲備人才。通過與當地政府、學校、企業、社區和社團共同協商與研討,孔子學院準確辨析不同主體的語言和文化服務訴求,在夯實核心功能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新功能、提供新服務,逐漸形成了「政府支持、社會參與、民間推動」的多元主體共塑互構的良性生態系統。

3

共商:雙向交流、增信釋疑

孔子學院的迅速發展壯大使其成為世界知名的品牌項目,孔子學院的機構性質、辦學理念和服務功能的話題熱度持續走高。在與多元主體合作共塑的過程中,孔子學院始終秉承「平等合作、共商共有」的理念,其語言和文化傳播思路也逐漸由主導推動轉向互動交流。積極打通多領域交流渠道,加強雙向/多向互通互聯,不斷調整輸出國「推力」的精度,激發接納國「拉力」的力度,助推合作雙方在互尊互信的基礎上形成合力,保證孔子學院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發揮平台作用,推進互動共生。這一階段,孔子學院建設在做大做強語言教育的同時,著力加強文化交流與互動,積極為促進中外經貿、基建、科技、文娛等多領域合作提供信息諮詢等服務,充分利用國際會議、經貿交流、跨領域合作和留學旅遊等多種溝通渠道和載體,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助力學院建設走深走實。

二是推行陽光建設,實現安全發展。孔子學院在廣受好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雜音和偏見,個別孔子學院的關停一度受到關注。應對文化交流互動中的問題與挑戰,需要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理解包容。這一時期,孔子學院更加重視安全平穩發展,通過推進信息公開和加強溝通交流,理性對待各方意見,與當地合作機構一同探索創新,努力增信釋疑,消除偏見誤解,保證學院建設行穩致遠。

4

共享:互利共贏、成果同享

面對近年來世界各地語言和文化學習需求多元化、學習者低齡化的發展新趨勢,孔子學院理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承擔新的使命。孔子學院以語言交流為紐帶,以文明互鑒為平台,通過語言的傳遞之力,架設起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之橋」,自身建設也逐漸成熟完善,成為「中國故事」的精彩篇章。切實加快當地化建設,發揮綜合平台作用,助力全球多領域實現互通互聯和多贏共贏成為新時代孔子學院建設的「題中之義」。

當前階段,孔子學院更加強調融入型和當地化發展,不斷拓寬發展視野、開闊發展空間、衍生服務功能、推進數字化和特色化建設,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引下,積極發揮平台作用,促進資源的流動、整合與共享。一方面,各地孔子學院陸續走出大學、服務社會,不僅幫助人們學習和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還逐漸成為全球學術界合作研究的新興項目,搭建起思想交流的國際平台。另一方面,孔子學院發揮窗口優勢,為多領域溝通交流搭起橋樑。通過與商界合作促進貿易、與文藝界合作推動人文交流等方式,提高公眾對語言學習和文化交流的關注,在保證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促進了各領域的創新交流,聯動多方力量共同解決經濟、環境、安全、能源、健康等領域的世界問題。

語言文化交流具有基礎性、廣泛性和持久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各國共同繁榮發展,需要發揮語言在增進理解、凝聚共識、促進合作、深化友誼中的獨特作用。站在新時代深化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孔子學院的安全、高質量建設更應自覺審視和踐行建院的初心與使命,打造以中文教育為核心、融合多領域服務功能的「一核多元型」綜合交流平台,培養多層次、複合型漢語人才,增進多方溝通與理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義大利漢語當地化傳播模式及其對漢語國際傳播的啟示研究」(18BYY065)、孔子學院建設和漢語國際教育2018年度課題重大項目「『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的孔子學院轉型發展路徑研究」(18CI02A)、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劃2016年度重點項目「『一帶一路』戰略下俄羅斯漢語傳播研究」(ZDI135-29)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倫理意義
加速度社會:反思與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