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荀子道德教化的原則與方法

論荀子道德教化的原則與方法


作者簡介:侯慧明,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
摘 要:荀子是先秦儒學大師,道德教化是其教化思想的核心,在教化過程中他提出並遵循了道德教化的原則與方法,諸如理性判斷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身體力行原則,以及師法之化、自省自克、積微見著等方法,在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荀子 道德教化 原則與方法
重視道德教化是我國古代教化的優良傳統。荀子作為先秦儒學大師,其德育思想既有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又有所揚棄、並根據「性惡論」,對儒家思想加以發展創新。
荀子道德教化的核心是「隆禮重法」,禮法結合。他把「禮」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準則,修身治國的根本。他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1)但另一方面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雖可通過教化達到「化性起偽」的作用,但還必須以「法」來輔助「禮」的教化。即「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2)荀子在禮法並用,柔剛並濟的施教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堅持教化原則,取得了良好效果,頗值得我們研究學習。
一、 荀子道德教化的原則
道德教化原則指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荀子的道德教化以「禮」為根本,統率敬、孝、悌、慈、惠諸德,同時他又強調,仁、義、禮、樂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道德教化體系。探尋仁義之根本,把握道德教化的核心,首先必須分析道德教化的基本原則。
(一)理性判斷原則
荀子是一位儒學大師,他提倡的道德思想源於儒家,例如他大力宣揚的禮儀、忠孝、義利等思想,都為儒家各派所共同遵循。荀子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對這些概念的內含或限定範圍或引申發揮,賦予其理性判斷精神,使這些思想耳目一新、活力倍增,更加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要求。
荀子在論證「禮儀」的源起時,將「禮儀」作為人們利益分配的尺度,對於人的慾望則予以理性的判斷。他說:「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儀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儀之所起也。」(3)可見,荀子對待慾望的態度不同於主張「去欲」的道家,而是把「欲」和「求」區分開來。人生而有慾望,這無可厚非,關鍵在於人們為滿足慾望而進行的「求」。人們追求慾望的滿足有是非之分,其衡量標準即是「禮儀」。他說:「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何傷於治?」、「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窮,奚止於亂?」(4)所以,他認為對待慾望的理性態度應是積極地導欲,使合理的慾望儘可能得到滿足,不合理的慾望則嚴加節制。
荀子對忠孝的理解也融入了理性判斷,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合乎「忠孝」,不應以簡單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相互之間的道德義務來衡量,而應該以「道」、「義」來衡量,他舉例說:「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以不從命為「忠」;「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以不從命為「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5),以不從命為「敬」。從父母之命固然是孝子應有之態度,但其行為不符合「道義」,且會導致父母受辱,所以不順從,才為之「大孝」。
(二)因材施教的原則
「禮」是荀子對個人修身提出的最高標準,所謂:「禮者,所以正身也。」同時他又根據各人的不同秉性及思想狀況,提出進行道德教化的具體要求。他舉例說:「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廊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傈棄,則炤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遍之以思索。」(6)荀子將學生按其性格,資質細緻歸類,即使是細微的性格差異都加以區分對待,「血氣剛強」和「勇毅猛戾」雖都含有剛勁的特質,但後者更加缺乏理智,強調「戾」,因而荀子對前者則以柔和思想加以調和;後者則需用「禮義」之道來開導訓誡,使其歸於正道。這也說明荀子在教化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觀察,從細緻入微的觀察中,從耳濡目染的實際接觸中,了解學生的性格、資質、才能、志趣、掌握其思想狀況,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化。這樣,通過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把對學生的統一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解決了道德教化中統一要求與個別差異的矛盾,避免了一刀切,因此,荀子培養的學生能各展其才,不拘一格,既有象毛亨一類的儒者,也有象韓非一類的法士。
(三)身體力行的原則
梁漱溟先生曾講「從本質上說,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實踐之學,正如他們所說:『踐形盡性』就是了。」(7)他所說的實踐指的是道德實踐,荀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亦主張在道德教化上「身體力行」。
荀子要求人們以「忠」立身行事,提出「忠言、忠說、忠事、忠謀、忠譽、忠槊莫不明通,方起以尚盡矣。」(8)「忠」是儒家立身處事的一項基本要求。荀子主要強調在道德實踐的言、說、事、謀、譽、槊中都應該「忠」。貫徹身體力行的原則是把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實踐,使其在協調社會秩序中發揮作用,是道德教化的關鍵。
荀子反對只作口頭文章。不付諸於實踐。他提出「君子之學也,入手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9)人們學習認識的過程是一個由聆聽,進而思考,然後見之於行動的過程。荀子強調造就大儒,不僅要深刻領悟儒家安身立命之人生信條,而且要踐履躬行。他又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10)可見,荀子主張通過多聞、多見、廣泛接觸社會,學習知識,提高道德修養,從而能夠明白四達,身體力行。知是行的前提,是行的準備,行是知的外化,是知的實現,儒家教化的目的在於「入世」,行是其「入世」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正所謂:「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11)
二、道德教化的方法
荀子肯定人性的發展變化受環境的深刻影響,淵博的知識,高潔的德操來源於外部世界。他認為欲造就德才兼備的大儒,需向外界探求。他反對思孟一派「修心養性」的修養方法,認為首先應注重環境的選擇。荀子打比方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自沙在涅,與之俱黑」。(12)可見,選擇良好的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荀子在強調客觀環境的同時,也從主觀努力方面提出許多道德教化的有效方法。
(一) 師法之化
按照荀子「性惡論」的觀點,一個人要將「惡」的本性改造為善,關鍵在於師法之化。因此,荀子將教師提到與「天」、「地」、「君」、「親」並列的地位。稱「天」、「地」乃生物之本,「先祖」乃族類之本,「君」、「師」乃治人之本。他強調:「有師法,人之大寶也;天師法,人之大殃也。」(13)說明教師在學生成才的過程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荀子極力抬高教師地位,推重教師的作用,目的在於樹立教師的權威和榜樣作用,以此來教化學生,也有利於社會形成良好的尊師尚學之風,通過創設良好社會環境,促進學生完美人格的形成。這一點頗值得我們現代社會借鑒。
(二)自省自克
如何培養人的德行,形成理想的完美人格,荀子在《勸學》篇的最後結論中說:「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操德,德操然後能完、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14)荀子希望人們培養高潔的德操,即權力威脅不能使之傾動,人多勢眾不能使之改變,終生堅持,這才是完美人格。培養德操需要不斷學習、思索、修身,需要「除其害以持養之」,即消除妨害美好德操形成的不利因素,耳、目、口、心俱能向善物看齊,拒絕不善之物。他又說:「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15)可見,在「德操」修養的過程中要求「除害持養」,實質上是一種自省自克的修養方法。荀子指出人們都認為「不全不粹」是不足為美的,因而需學習認識完美德操的全部內涵,並需要不斷反思、「自省」,並能在「為人」的踐行中「自克」,從而達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完美德操境界。
(三)積微見著
荀子認為善德必須向外探求,不斷積累,堅持不懈。他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16)荀子辯證地論述了善德的形成,積累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但最終結果必然導向質變。積累是前提,成功是結果,主觀努力,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則是內在的趨動力。荀子不僅鼓勵人們鍥而不捨,積善成德,而且辯證看待才性高低之人,他以騏驥與駑馬相比,暗喻一些人才性雖高,棄而不學,也將一事無成;一些人才性雖低,鍥而不捨,積微見著,也可成就卓著。
(四)解蔽就中
荀子主張在提高認識,培養正確道德觀念的基礎上,針對人們品格上的缺點,補偏救弊,兼陳中衡。
荀子認為人們在認識上的通病是「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17)即被事物的某一方面局限,不能通觀全局。他舉例說:「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18)這些相互矛盾的事物如果誇大或只注意到他們的一個方面,都能造成認識上的片面性。因此必須消除這些偏蔽,才能使認識歸復於正確。荀子提出解蔽的方法是「就中」即「兼陳萬物而中懸衡焉」。(19)即把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陳列出來,加以比較權衡,並作出評論或判斷。這是對孔子的「叩兩端」思想的發展,含有辯證的因素。荀子權衡事物的標準是「道」或「禮儀」。兼陳中衡只是一種方法手段,其最終目的是培養踐行「禮義」之大儒。因此,無論荀子如何調和權衡,禮義之道是不變的根本。
(五)虛壹而靜
虛壹而靜是「解蔽」的心理條件,也是學習「禮儀」的態度。
「虛」指虛心,即「不以已藏害所將受」,也就是不要先入為主,不以已有的知識阻礙認識新事物,接受新知識、新觀點。「壹」指專一,即「不以夫一害此一」,也就是不以一種知識或認識排除另一種知識或認識,研究問題專心一致,不一心二用。「靜」指鎮靜,即「不以夢劇亂知」(20)。「夢」是不清楚,不明白、無根據的夢想,「劇」是感情衝動,也就是不以無根據,不清晰的認識擾亂正常的思維活動。虛懷若谷、精神專一,頭腦冷靜,這樣才不失為德才兼備之大儒。
荀子的教化思想博大精深,道德教化是其中的核心內容,而道德教化的原則和方法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工欲善其事,必失利其器」(21)荀子不僅注重德育內容的完美化,而且注重從方法上尋求培養大儒之利器,頗值得我們今天研究、學習。
[注釋]
(1)《荀子?修身》[M].
(2)《荀子?非相》[M].
(3)《荀子?禮論》[M].
(4)《荀子?禮論》[M].
(5)《荀子?子道》[M].
(6)《荀子?修身》[M].
(7)梁漱溟:《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C],《孔子研究論文集》,教化科學出版社會實踐987年版,第14頁。
(8)《荀子?致士》[M].
(9)《荀子?儒效》[M].
(10)《荀子?教化》[M].
(11)《荀子?修身》[M].
(12)《荀子?勸學》[M].
(13)《荀子?儒效》[M].
(14)《荀子?勸學》[M].
(15)《荀子?勸學》[M].
(16)《荀子?勸學》[M].
(17)《荀子?解蔽》[M].
(18)《荀子?解蔽》[M].
(19)《荀子?解蔽》[M].
(20)《荀子?解蔽》[M].
(21)《論語?衛靈公》[M].
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荀子 的精彩文章:

中國式精神矛盾,外儒內法愛老莊
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為何師出荀子的韓非子,卻成了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