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醫療健康領域,中國要擺脫「仿製大國」還有多少年?

在醫療健康領域,中國要擺脫「仿製大國」還有多少年?

談到「仿製」,相信國人對這個詞都不陌生。但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仿製,並不是所謂「山寨」、「假貨」,不是康帥傅,不是粵利粵,也不是大白免。

上述「仿製」,是在侵犯了品牌、專利等背景下出現的。在國內,長時間存在著的另一維度上的「仿製」,即以先行樣本為基礎的「中國式創新」。

國人向來對假貨嗤之以鼻,但是對於「仿製」卻保留一定程度上的寬容度,「仿製」的對立面不是「創新」,創新實質上是進階版的「仿製」——這也是我們今天探討這個話題的原因。

為什麼說中國是「仿製大國」?

中國的創新能力,可以用「起了大早,趕了晚集」來形容。

從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百家爭鳴開始,儒家思想曾一度影響到法國、越南、日本;東漢時期四大發明出現後,中國的創造性更是一度震驚全世界。但是當時間再向後推,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紡織機、蒸汽機的出現,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在「源創新」這件事上彎道超車,甚至乘勝追擊。

當提到「仿製」,大多數人第一反映是「仿製葯」。根據上觀數據顯示,國內近17萬個藥品批號中,95%以上都是仿製葯。實際上,我們很難去說國產葯的優劣,畢竟這一事物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拯救了因經濟實力而吃不起新葯的患者們,給他們帶來了生的曙光。

在醫療產業,仿製葯不是「獨子」,2010年互聯網 的風刮起來後,醫療產業異常熱鬧,風口一陣接著一陣,但從各種所謂創新的模式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屬於中國的「創新」,其實少之又少。

2010年之後出現的醫療產業風口和創業熱潮,大多數是從中國版圖之外吹來的「越洋風」。不論是移動醫療,還是人工智慧 醫療,不論是醫生集團,還是新型診所。

在「破解——細化——改造」的循環中,中國醫療行業所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似乎總有些弱勢。

某位留學學者在國外接觸了某病種的創新葯開發流程,回國便創立了創新葯開發公司;某位企業高管在海外交流時感受到新技術的衝擊,回國買下源代碼開始籌備創業項目……

「仿製」不是沒有優勢,其一,在先行者成功樣本上,學習借鑒的成本低了很多,推進的風險也相對小;其二,基於廉價勞動力優勢,中國在「仿製」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這使得中國的仿製「又快又好」。

「仿製是我們必然要走過的一條路,之前,創新風險高、成本高,且國內對於知識產權的尊重和重視程度太低,才出現了大量『仿製』現象。」一位醫療行業創業者如是對億歐大健康表示。

醫療產業擺脫「仿製大國」還要多少年?

從仿製到創新轉變,並不是「完全消除仿製」,也不是「徹徹底底的創新」,而是意味著仿製和創新要達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意味著所謂的「仿製」和「創新」的分界不再模糊,「中國創新」能夠在世界範圍拿到話語權。

並且,這條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以醫藥研發為例,可能的發展路徑是從單純的仿製,進化到「仿製 原研」並存,再到「創新」。

那麼,實現這個美好願景時間周期大約會在多少年?或許,15年會是一個時間節點。

1、等醫療產品第三方服務爆發。

不論是新葯還是創新器械,作為一家創新型產品開發企業,其最關心的並非產品的技術層面問題,而是如何將產品最短時間內推出市場,獲得收入。

但醫療產業的特殊性是「慢」。一家創新葯企從藥物立項到上市,可能需要等到10-15年時間,過長的研發周期給製藥企業研發投入帶來極大的負擔,;創新醫療器械的上市周期則相對短,但它們卻容易遇到法規的管控風險。

因此在供應鏈方面,我們更多的聚焦在能夠降低成本、節約時間成本的第三方服務上,這一細分受到新興科技的強力驅動,在近10年來的幾段醫療產業風口上,都有它們起舞的身影。

CRO、CDMO在加快創新產品進入市場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國內,這類第三方服務的市場份額一直無法稱為「爆發」,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我國CRO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59億元,近五年的複合增長速度為19.5%。

綜合來說,類似CRO、CDMO等第三方服務的市場規模至少要達到千億元級別,產品創新方面可能會開始扭轉「仿製為主」的局面。醫藥和器械研發領域會有更多玩家因為擁有推進產品上市的「加速器」,而更有動力去從事創新研發。

2、等科研轉化和人才迴流

跨過這道坎,產品是否就能成功從構想走向市場?或許還不是,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40%。——這即是中國醫療產業擺脫「仿製大國」的又一道坎。

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曾列舉出一組數據:中科院有效發明專利的平均維持時間僅5.2年,維持在10年以上的佔比為5.5%,維持5年以下的佔比接近62.4%,有效維持時間多在第2-7年。這意味著,國內絕大多數的專利成果並沒有進行轉化。

儘管如今已經有不少創業公司去針對醫學研究所和高校提供「科研成果產業化」的第三方服務,但總體來說,這還只是個「小」市場。比較直白地說,市場小是因為做第三方科研成果轉化「難掙錢」,因為能夠提供第三方科研成果產業化的人少,能夠做出迅速實現回報的高新技術產品的人也少。

但隨著人才迴流大潮開始,瘋狂旋轉的「怪圈」開始減速。受到中國GDP增速和海外移民政策的影響,中國自2016年開始興起科技人才迴流潮,其中就包括來自一大部分來自矽谷的高新技術人才。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超過300萬人。

科技人才的迴流一方面給國內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了的源動力,另一方面,還在倒逼更高的科研成果轉化率。然而,我們依然需要給它們留一些時間,走出「怪圈」,產生質變。

3、等付費群體變遷。

通常,我們把需求側分為B端和C端,B端指採購創新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方,C端,即普通老百姓。

15年後,它們已經足夠成為中國撕掉「仿製大國」標籤的重要力量,在億歐大健康看來,更為重要的是C端付費能力轉變而帶來的機會。

中國人口學家最新研究預測,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這同時意味著,彼時90後將邁過40歲的坎,相較於2019年的中年人,會更有消費能力,對於高質量生活產品的購買力也會更高。

在醫療產業,「為服務付費」而非單純「為產品付費」的意識已經出現萌芽,加之商業保險的驅動,這一意識形態在15年後將會基本進入成熟期,彼時的醫療產業付費群體正是90後新興一代。

當然,除了上述諸多驅動因素,不可不提的還有國家層面那雙「看不見的手」。

《中國製造2025》就是一針強心劑。在該份文件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被圈入重點領域,在2017年工信部針對這份政策進行解讀時,也提到,在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將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巧合的是,2035這個時間點剛好處在15年的節點,這是國家層面的「美好願景」,也是未來中國製造能力將進入國際領先梯隊的一種強暗示。

在給出「15年」初步預估的同時,我們還詢問了幾位行業人士,醫療從業者們對於時間的預估相對更樂觀——將這個期限縮短至5-10年都有極大可能。

從「0到1」最難,但好消息,正是因為我們的「仿製」基礎,使得中國醫療產業走上了擺脫「仿製大國」的道路。在未來,我們也更應該對中國醫療產業存有信心、保持期待。

(京夢諮詢創始人張京雷、億歐副總裁兼億歐智庫研究院院長由天宇對本文亦有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Miss韓懿瑩:趁著年輕去熱愛
數十家產業創新公司赴六盤水聯合踐行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