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116篇文章,揭開了一段段塵封的歷史

這116篇文章,揭開了一段段塵封的歷史

科技日報記者 陳磊

「我的老師與諾獎擦肩而過,但他淡泊名利,從未與我們談起自己的經歷,我是從文獻里才知道老師的故事。」12月10日上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志鵬回憶導師趙忠堯遭遇重重阻撓甚至牢獄之災,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發需要的靜電質子加速器零件帶回祖國,主持建成的故事。「中國已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僅在對撞機上取得世界一流成果,還在中微子、天體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都是幾代物理學家薪火相傳的結果。」

2019年12月10日,《定格在記憶中的光輝70年》新書推介會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楊金華 攝

「這些老同志心目中的中科院早年歷史,就像長河中的一束束浪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老同志離去而永遠地蒸發,因此,我們啟動了這項『搶救性挖掘』工程。」在當日舉行的《定格在記憶中的光輝70年》新書推介暨弘揚科學家精神報告會上,該書主編岳愛國介紹,該書徵集了中科院離退休老同志的116篇回憶文章。「選取的作者中,80歲以上的就達56人,占作者總數的44.4%……他們將記憶中與中科院相關聯的、真實的、不為多數人所知的、富有正能量的一件件往事貢獻出來。」

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報告廳,這本書的多名作者、數位已入耄耋之年的「80後」給在場真正的80後莘莘學子講述了老一輩科學家鮮為人知的故事。

令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顏基義難忘的是華羅庚的鼓勵後學、甘為人梯的精神。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華羅庚親自給58級數學專業學生講課。「華羅庚整整講了3年,自己寫教材,他常說,『除非國家有重大事情,我一定把講課排在第一』。」 顏基義有幸親自聆聽了華羅庚的教誨。他介紹,華羅庚一直要通過數學教育搭建中國的「通天塔」,這與「錢學森之問」有著同樣的情懷。華羅庚最終也在日本講學時,因心臟病複發倒在講台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廣福講述的是1964年參加我國首次核試驗的經歷。「當時,試驗場區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王廣福回憶,無論是領導張愛萍(試驗場總指揮)、張震寰(國防科委副主任)、張蘊玉(21基地司令員),還是久聞大名的科學家程開甲、王淦昌、郭永懷,直至廣大科研人員、解放軍指戰員,大家住的都是帳篷、干打壘和地窩子,真如張愛萍所說的「飢餐砂礫飯,渴飲苦水漿」,大家還經常受到酷暑、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襲擾。「就是在這片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卻到處充滿生機和戰天鬥地的英雄主義氣概。」王廣福說,核輻射對參試人員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是大概率事件,很多人默默無聞,為祖國核試驗奉獻了青春乃至健康。「由於種種原因,這段歷史塵封了許多年,在個人檔案中都沒有記載。」

中科院《定格在記憶中的光輝70年》新書首發,並向青年科研人員和學生代表贈書。孫自法 攝

在場聆聽故事並發言的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博士生陶睿身邊還帶著本科時的教材《數學分析教程》。這本書收錄了上世紀50年代,華羅庚為大學畢業分配到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工作的年輕人出的一道考題:近似計算2的1/5次方。乍一看,這個問題和高等數學沒有直接關係,實際上卻是對活用Taylor展開定理的考察。「華先生用親切又生動的題目告誡我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保有開闢新領域、探尋新路徑的創新精神,又不能輕視計算的細節,可謂用心良苦。」陶睿說。

而把上面這個小故事寫進教材的作者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史濟懷手持教鞭,逾80歲高齡仍堅守三尺講台,親口為以陶睿同學為代表的新一代矢志科研的年輕人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的生活點滴,讓科學家精神代代傳承。「我一直把這本書帶著,它銘刻著科學家精神的烙印,是我作為一名科學院人的底色,也是我在工作和學習中直面困難和挫折的堅強支柱。」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審核:朱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總要求,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治理水平和能力
攜號轉網提前全國上線,滿足用戶期待還差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