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2019,車企大逃殺:海馬賣房保命、夏利只剩空殼、蔚來巨虧

2019,車企大逃殺:海馬賣房保命、夏利只剩空殼、蔚來巨虧

文 ? 張洋

編輯 ? 邢昀

十年後的一天早上,你準備出門上班,前晚預訂的汽車已經在門口等候。

你坐上適合自己身形的后座,車載娛樂中心為你提供時下最新的社交媒體信息,ACES汽車根據交通情況,選擇最優的上班路徑。

汽車會與路過的商家進行通信,路過一家劇院時,發現你喜歡的音樂會正在上演,汽車根據你的日程安排挑選出最合適的場次,詢問是否要購買,執行交易後,汽車將該活動寫入日程表,並安排接送你去參加音樂會的汽車。

你抵達辦公樓下,關上車門,汽車出發去接下一位預定客戶。

在IBM的汽車展望里,實現上述服務的ACES(自動駕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汽車,是未來汽車工業的主宰。

2019年——汽車動力從燃油轉向電力的關鍵之年,車企為了爭奪下一個十年,在新四化方面的角逐已經全面展開。

曾經「躺贏」的傳統車企遭到淘汰,燃油車巨頭們忙著尋找出路,造車新勢力還在量產線上掙扎,房地產、互聯網的「大佬」們瞄準機會,攜重金參戰。

汽車工業中的各方勢力,在2019年,出現百年一遇的勢均力敵的混戰局面。燃油車不願退出舞台,電動車躍躍欲試。汽車巨頭積極嘗試,野心家步步蠶食,各方勢力整裝披甲,在汽車工業的修羅場上拚命廝殺。

「躺贏者」出局

金華首富應建仁消失了。

2019年胡潤百富榜上沒有他的名字,兩年前他還以140億元身價上榜。

2017年,財會出身的應建仁通過運作,讓金馬股份以116億元的高溢價收購眾泰汽車,令眾泰汽車成功「借殼上市」,而兩家公司均為他實際控制,通過左手倒右手的遊戲,應建仁的身價突然暴增。

借殼時,眾泰汽車提出的對賭條件是,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4億元、1.6億元、1.6億元,實際上眾泰汽車從2017年就沒能完成業績承諾,2018年虧損4.9億元,2019前三季度已經虧損7.6億元。

? 眾泰汽車展台

未完成對賭業績,應建仁需要補償上市公司,但他至今沒能還上一分錢,因為上門討債的供應商已經多如牛毛,應建仁將眾泰汽車的股權全部抵押也無法償還貨款。

兩年前眾泰汽車還是炙手可熱的「國民神車」,銷量排名逼近比亞迪,如今卻出現裁員、停工、資金鏈斷裂等一系列危機。

對二三線的自主品牌來說,2019年的衰敗來的太快,就像一場龍捲風。

中國汽車銷量持續攀升的年份,眾多二三線自主品牌以低價取勝,搭上購車需求的快車,隨便出一款新車都會得到市場的熱情回應,完全是一副「躺贏者」的姿態。

在車市見頂的2015年,國家又出台降低購置稅、增加新能源補貼等一系列刺激政策,眾泰汽車在政策紅利中銷量快速提升,2017年銷量已經達到31.7萬輛,超過海馬汽車、江淮汽車、東風風光等老牌自主品牌。

2018年中國車市拐點出現。乘聯會公布的2018國內汽車產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狹義乘用車全年產量2312.5萬輛,同比下降4.8%;全年零售銷量2237.9萬輛,同比下降5.7%。這是國內汽車市場28年來的首次年度下跌,2019年延續下跌的趨勢。

乘用車市場從首次購車的增量需求,轉向置換現有汽車的存量需求,廝殺激烈。2019年優惠政策退出,前兩年火熱的P2P、互聯網降溫,0元購車、個人消費貸刺激出來的需求迅速回調,自主品牌遭遇釜底抽薪,走低端路線的國產品牌更加悲慘。

走低端路線的國產車首先面臨銷量下滑,利潤、毛利率隨之暴跌。

眾泰汽車不再對外披露產銷數據,不過據中汽協的統計,眾泰汽車2019年1-9月份年度累計9.96萬台,同比下滑了46%。受此影響,眾泰汽車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0%,凈利潤直降282%。

享受紅利時,銷量沖昏了頭腦,眾泰汽車延續致敬豪車的策略,從大眾途銳到奧迪A6L一路抄到保時捷,在研發上卻鮮少投入,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只在3%左右徘徊。

跟眾泰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力帆汽車,因為技術積累跟不上國六排放標準,無法適時推出新車型。重慶一位金融界人士告訴市界,「重慶市經信委正在跟其他汽車品牌接觸,希望能為力帆找到一家可以為其輸出技術的車企,來幫助力帆起死回生」。

曾經風極一時的國民品牌一汽夏利,賣資產賣得只剩一個空殼,奇瑞靠代工蔚來稍微挽回一點顏面,而海馬汽車只能通過賣房來保命。一輪兼并洗牌正在路上。

而隨著2022年將近,中國將取消乘用車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國內車企通過合資坐擁外資成熟的技術、車型,甚至是配套的供應商躺贏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市場對少研發、不創新的傳統車企不再容忍,他們正在經歷淘汰,燃油車長期以來構築的護城河,正在慢慢崩塌。

站在風口時,沒能好好積攢展翅的能力,風停了就只能重重地栽倒在地上,甚至直接出局。

巨頭謀出路

一切刺激因素褪去。2019年,市場真正交由消費者,「搭便車」企業的好日子到頭了,汽車巨頭在淘汰中逐漸凸顯出來,但仍舊無法避免進入存量競爭的殘酷局面。

存量競爭中,每擴張一寸土地都是從對手那搶奪而來,每多銷售一輛,意味著友商少銷售一輛。競爭的加劇,導致車企凈資產收益率下降。

自主品牌中的勝利者吉利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李書福不得不在年中,宣布下調2019年銷量目標,2019年前10個月吉利汽車銷量剛過100萬輛,同比下滑14%,以下調的136萬輛目標計算,只完成了目標的80%,而2019年只剩2個月了。

吉利暫時領先,也必須考慮能源轉換帶來的危機,李書福ALL IN 新能源,執行「藍色吉利行動」,按照他的計劃,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都是新能源車。

不過從燃油車過渡到電動車遠比想像中困難,2019年前10個月里,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含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銷量合計為4.7萬,占集團總銷量不到5%。

吉利汽車在2019年推出首款高端電動車——幾何,這款承載吉利電動車高端化的品牌,在推出半年的時間裡銷量只有8千輛,甚至不如造車新勢力的銷量。

?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李書福依舊採取「買買買」的策略,來給吉利汽車「貼金」,藉助奢侈品牌提升吉利電動車的身價。2019年3月,吉利宣布跟Smart成立合資公司,計劃打造純電動的Smart車型。

依靠奢侈品牌「輸血」,李書福在收購沃爾沃的案例上獲得成功,在搶奪新能源市場上,他又使出同樣的招數,以期幫助吉利順利渡過能源轉換期,並在新的領域繼續保持領先。

在尋找出路上,魏建軍跟勁敵李書福不謀而合,長城汽車拉攏寶馬一起成立公司「光束汽車」。2019年11月,光束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獲江蘇省發改委批複,長城版的寶馬純電動車近在咫尺。

不同的是,魏建軍仍對高端燃油車抱有期許。2019年,長城汽車旗下高端品牌WEY三周年之際,55歲的魏建軍化身賽車手,出現在微信朋友圈的廣告中,並在隨後的品牌之夜上宣布擔任「魏派公司董事長」。

? 長城集團董事長魏建軍

董事長親自代言的WEY2019年前10個月只銷售了8萬輛,同比下降31%,魏建軍仍需要找到可以依靠的增長點。

相比自主品牌,除積極跟進新能源汽車之外,國資背景的車企開始依託地方資源,積極尋布局網約車。

上汽集團的網約車平台享道出行在上海正式投入運營,享道出行CEO吳冰曾告訴市界:「享道出行是上汽集團完成汽車新四化的最後一環,肩負著汽車服務業務的重任」。

2019年6月,廣汽集團聯合騰訊推出如祺出行,同樣希望以出行平台帶動汽車「四化」產業鏈聯動,通過運營網約車平台為未來的自動駕駛提供數據支撐。

巨頭們都在試圖找出汽車行業新的增長點。

新勢力大逃殺

燃油車巨頭們都在往電動車這條賽道上擠,還停留在PPT階段的造車新勢力們,在2019年逐漸被擠出賽道,沒有參賽資格。

李斌成了這場殘酷比賽被影響最深的人,儘管他所創造的蔚來,在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中是毫無爭議的「老大」。

在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下,曾經增長迅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急轉直下,從7月開始已經連續4個月銷量下滑,隨著時間的推移,下滑幅度繼續擴大,10份同比下滑45.6%。

蔚來亦深受補貼退坡的影響,7月份疊加召回事件,蔚來交付的車輛不足千輛。

低迷的銷量直接導致蔚來虧損近一步擴大,蔚來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蔚來汽車累計虧損 59億元,二季度毛利率下降到-30%以下。

糟糕的財報出爐後,蔚來股價一度大跌27%,股價創歷史新低,市值縮水到20億美元左右。財報電話會議本來已經取消,李斌不得不重啟電話會議,向投資者說明情況,但投資者並不太買賬,股價繼續下跌。

為了刺激銷量,蔚來在第三季度推出了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換電的「雙免」政策,還有三年分期免息、3成首付購車等優惠活動。然而2019年前三季度,蔚來累計交付1.2萬輛,只完成了其年初定下的4-5萬輛目標的四分之一。

蔚來率先上市卻開了一個壞頭,上市前融資366億元,上市後股價不斷下跌,目前市值還不到融資額的一半,投資人不但沒能從二級市場獲利,反而倒貼一筆。

? 蔚來汽車展台

投資人對造車新勢力的投資熱情被澆滅,2019年造車新勢力獲得融資變得更加艱難,資金是量產的必備條件,而唯有量產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2019年獲得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屈指可數,理想汽車獲得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威馬30億元、合眾汽車30億元、小鵬42億元。蔚來先後宣布獲得北京亦庄開發區100億投資、湖州市吳興區50億投資,均慘遭地方政府「打臉」,並沒有實際資金到賬。

短短几年時間,數百家造車新勢,到2019年依舊存活的還不到10家,賈躍亭還因為執意造車導致樂視生態崩潰,在美國申請破產。

暫時存活下來的造車新勢力也並不意味著取得勝利,短時間打造出來的電動車,暫時還無法解決起火、宕機等問題,電動車一不小心就變成「電動爹」。

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在廣州車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國賣給個人用戶的電動車僅10多萬輛,只佔新能源車總銷量的11%,剩下的全部投放給了B端出行市場。

未來決定電動車生死的仍是消費者,而目前看來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認可度並不高,看起來繁榮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實際是補貼出來的短暫現象。

補貼斷奶之際,國家還放開了外資投資限制,特斯拉在中國建起工廠,首批國產特斯拉已經開始投放市場,售價只有32.8萬元。「鼻祖」的降維打擊,又給造車新勢力一記當頭棒喝。

在補貼和資本均拋棄電動車的情況下,贏得消費者的心成了造車新勢力崛起的最後一根稻草。

誰能抓住,誰就能笑到最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馬 的精彩文章:

海馬汽車困頓:房產賣了318套,淪為新能源車「代工廠」|焦點
海馬汽車11月銷量下滑10% 轎車和MPV銷量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