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泉州:科改尖兵築牢實體經濟根基

泉州:科改尖兵築牢實體經濟根基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邱尚長 王燕雙

在剛剛揭曉的福建省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名單上,來自中國台灣的周迪侖帶領的腫瘤代謝組學轉化醫學研發團隊「榜上有名」。該團隊依託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責任公司,在泉州布局精準醫療產業。

「建設一流的平台、吸引一流的人才、取得一流的成果。泉州市委書記康濤為這座「智造名城」指明方向。當前,該市正大力推進人才「港灣計劃」,充分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科改「尖兵」優勢,引進建設14家大院大所和44家新型研發機構,並以全球化視野精準引才,聚集了「港灣計劃」高層次人才團隊32個、高端人才1300多名,為實體經濟發展築牢「根基」,穩步推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需求導向,引進多名國際領軍人才

走進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由英國海歸博士陳豪領銜的智能計算與工業大數據團隊,獲得了首批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項目資助。該項目面向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工程應用領域,解決設備智能化改造、物聯網數據處理等關鍵問題。

作為國內製造業重要城市,泉州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相繼獲批福廈泉國家自創區、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但面臨科技創新平台薄弱、高層次領軍人才偏少等「短板」。據泉州市科技局局長李文生介紹,該市提出人才「港灣計劃」,並通過引進、培育等各種方式,在新一代數字通信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集聚催生了一批與產業發展緊密相結合、各具特色的新型研發機構。它們直接面向產業、服務企業,打破機構身份、地域界限,採用了全新的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創新動力。

作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成立6年多的泉州裝備製造所形成產業創新服務需求導向,和「柔性引智」動態研發需求導向,崛起了一支由國際知名專家引領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從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英國雷丁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工科院校,引進學科帶頭人及科研骨幹100多人,組建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等科研團隊10多個,開展行業前沿、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80多項。

做活機制,注入院士「基因」協同創新

在泉州華寶智能的生產車間內,一條國內領先的「硫化鞋柔性成型自動生產線」,吸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段正澄的目光,他們先後多次到泉州調研指導這一生產線的研發!與傳統製鞋生產線相比,該生產線在降低70%的人工成本的同時,將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該生產線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黃禹教授帶領的智能裝備生產線研發創新團隊自主研發,將填補我國在硫化鞋自動化生產線領域的技術空白。

與傳統研發機構相比,新型研發機構堅持市場導向,但市場需求多元,一個項目常常需要跨學科、跨領域攻關,如何破解?「在泉州大力發展智能裝備產業的背景推動下,作為新型研發機構的研究院不斷釐清體制機制與激勵機制,建立省級院士工作站、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人才『港灣計劃』的支持下,吸納一批國內外智能裝備高精尖人才。」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平江說。以「硫化鞋自動生產線」為例,該研究院18名成員組成技術團隊長期駐紮在企業的研發現場,圍繞產業技術創新核心關鍵問題,跨學科、跨行業進行協同創新,目前首條硫化鞋生產線已完成2萬多雙外貿訂單鞋生產。

李文生表示,隨著人才「港灣計劃」、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進,通過「平台 項目 人才」方式,泉州將打造的一支新型研發「生力軍」,成為產業創新轉型、成果轉化的高地。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審核:朱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梗王」又上線!袁隆平:我有「十個螺」……
技術推廣至211.97萬畝,袁隆平團隊「三一工程」喜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