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化農業總裁覃衡德:落實MAP模式,助力新型農民

中化農業總裁覃衡德:落實MAP模式,助力新型農民

農業的現代化,事關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大局。要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也在於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

作為中國最大的農業投入品(化肥、種子、農藥)和現代農業服務一體化運營企業,中化集團是推進社會化農業服務的重要載體,2019年中化集團第29次入圍世界500強,其針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推出的MAP戰略模式(即線上線下結合的現代農業服務平台),成為應對消費升級需求與新型農民崛起、推動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一把鑰匙,在中國農業急需轉型升級的當下,串起了農業產業鏈條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

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的2019傑出商界領軍者高峰論壇暨頒獎典禮上,中化農業總裁、先正達中國區總裁覃衡德獲頒「年度企業公民」。作為提出並推動中化農業MAP戰略模式全面落地的重要推手,他一直致力於幫助中國億萬農民實現「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的期待,通過現代化農業解決方案的落地推廣,正在重塑中國的農業生產與組織形式。

在他看來,全力推進MAP戰略,在線下打造MAP技術服務中心和示範農場,「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在線上打造智慧農業平台,推動農業生產從標準化到精準化再到智慧化的高階發展;與此同時,對接好下游各個渠道,讓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生態圈,讓更多的新型農民找到職業歸屬感、成就感,實現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才是中國農業的出路所在。

用MAP的模式賦能農業全產業鏈

覃衡德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中化農業的MAP模式,總體來說是圍繞中國的兩個中長期的趨勢:一個是中國的消費升級啟示,即需要更多的高品質農產品,中國的農業要走品質發展的道路,而不是一味追求產量。另一個是中國的新型農民正在快速崛起這一趨勢,新型農民他們需要獲得現代農業的技術,也需要去對接市場,獲得更好的收益。

「所以我們的MAP模式實際上是在這兩個中長期趨勢中間去搭了一座橋樑,用平台的思維、用我們的核心技術為依託,凝聚了很多的合作夥伴,把這個平台(橋樑)搭建起來,去鏈接新型農民和市場的需求。」 覃衡德稱,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中國農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同時也可以通過技術資源賦能,讓中國的新型農民可以成功,進而帶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現代農業的發展中來。

此外,中化農業近年來與產業鏈下游環節的頭部食品企業、渠道平台如益海嘉里、蒙牛、五糧液、新希望等展開了深入合作,包括今年6月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覃衡德表示,通過合作讓這些農產品終端渠道獲得優質的農產品供應,就能幫助中國高品質的農產品可以不斷進入市場,實現優質優價的同時,獲得市場消費的認可,進而幫助農民提高收益,去繼續生產更好的、更高質的、更優質的農產品。

「這樣就真正能形成一個互相促進的賦能機制和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 覃衡德稱,這種賦能是雙向的,是一個多贏的合作機制。

截至2019年11月,中化農業MAP戰略模式推動下,已經建立了179個MAP技術服務中心、為503萬畝土地提供農業生產服務、累計發放了4.4億金融貸款,並推出智農2.8.0、慧農1.8.7平台。公司致力於到2023年,在全國建立700 個農技服務中心,服務300萬戶種植者,為5000萬畝 土地提供農業生產服務,同時實現數字農業服務面積突破1億畝。

覃衡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首先是要繼續擴大MAP模式在全國的整體布局。未來的3~5年,希望MAP技術服務中心數量能達到700 以上,能夠覆蓋所有主要的農業產區和主要的作物。通過技術服務和賦能,實現節省成本、提質增效,來幫助農民生產出更多更好品質的糧食和農副產品,帶動整個農業發展質量的提升。同時,他希望能不斷與更多優秀的食品加工企業和下游渠道商建立更長期的戰略合作,拿到更多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就可以幫助更多的農民對接市場,服務國人消費升級的需求。

要實現這一目標,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是MAP模式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環。

覃衡德計劃,通過數字化工具、數字化系統在產業上游不斷積累農田、土壤、農事作業等方面的大數據,為所有的合作夥伴提供相應的數據服務。同時通過跟下游的食品加工企業、渠道商的合作,能夠形成一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的溯源體系,讓所有的農產品實現全程可溯源、品質可信、質量可保障。

12月2日,中化農業與阿里巴巴旗下新零售標杆盒馬鮮生,在上海共同宣布「葲葒草莓」上市,並將在盒馬全國門店陸續開售。自2019年6月雙方啟動戰略合作以來,盒馬和中化在全國鎖定了14個草莓基地,分布在不同城市的盒馬門店周邊200公里範圍內。雙方用了長達半年的時間,來進行這場大型「草莓實驗」。為了實現如此大規模「草莓實驗」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管理,中化MAP專門組建了6支共50人的團隊,分布在各處,為草莓保駕護航。

項目中,中化將盒馬的訂單以及盒馬的高標準需求對接到上游基地,向基地配套提供相應的植物營養,植物保護方案以及種植指導,最後協助基地按照盒馬的要求,將產出的高品質農產品供應給盒馬,形成閉環。在過程中,中化農業同時作為基地和盒馬服務商,最終基地與盒馬直接進行交易,中化農業在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平台思維。既對基地賦能,也幫助農戶降低了種植成本,同時提高了產量,為訂單農業保質又保量。數據顯示,合作基地平均每畝的草莓數量實現了增收40%,帶來24%的利潤增長。

此次盒馬和中化的探索,為廣大農業領域從業者擁抱「新零售 新農業」提供了新樣本,也是中化農業MAP戰略的一次完美踐行。此次草莓項目,盒馬、中化與基地三方合作,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種植和農產品流通中的供需關係,重新構建了基於訂單農業的新的模式,由MAP智慧農業事業部研發的MAP品控溯源系統正式對接,系統引入區塊鏈技術,從種植、倉儲、加工、質檢、物流、銷售六個關鍵節點,實現了採集、賦碼、監管、溯源、查詢五大功能。

葲葒草莓只是一個開始,中化農業與盒馬還公布了一個3年目標和5年展望,葲葒草莓有望在2022年突破10億元市場規模;並且經過草莓項目的探索與沉澱,未來5年內這些經驗還可在番茄、柑橘類、葡萄類、蘋果類,梨、桃類等品類上,快速複製訂單農業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共建供應鏈,打造優質基地。

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農業提質須圍繞優質品種集合先進農藝和農機。所有的育種及種植應該關注農藝和農機的結合,在種植端形成現代農業科技閉環,這要求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打通「最後一公里」。

覃衡德認為這也正是農業發展重要的痛點和難點所在,中國農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應用技術集成,共同解決為農民服務、為現代農業科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落地MAP戰略的過程中,建立廣泛的線下服務渠道。目前中化農業在全國建立起了179個MAP技術服務中心,覃衡德強調,這些農技中心真正是建設在田間地頭、農民身邊的,派到服務中心工作的農藝師跟農民保持著非常近距離的溝通和服務。

此外,中化農業還圍繞每個MAP技術服務中心建設3~5家現代農業的示範農場,在農場里做現代農業技術的展示和推廣,定期邀請農民到示範農場進行觀摩學習和專業培訓。

「和農民的溝通方式很重要,必須要做給他們看、帶著他們干、幫著他們致富。」覃衡德表示,這樣能讓他們看到先進農業技術的實際效果,還能定期參與學習交流,示範農場和MAP技術服務中心都建在他們身邊,就是把先進的農業模式和知識經驗帶到了他們身邊。

「隨著我們的服務效果越來越好,農民對我們的信任也會越來越深,那麼通過農民口碑的傳播越來越廣,再加上有當地政府幫助搭台、提供指出,給了我們更多和農民交流的機會。」他總結道,「所以我們才能在每一個地方實現服務面積的快速擴展、服務的農戶越來越多,這是得益於這樣一個有效、接地氣的線下溝通渠道和合作模式。」

目前,針對不同類型作物(如糧作、經作、特作)的MAP中心服務模式均已成熟,通過針對性的服務,在糧作巢湖水稻/小麥樣板中心,中化農業帶動當地農戶從普通品種向優質品種轉變,從憑經驗向講科學轉變;在經作洛川蘋果樣板中心,與高校試驗站建立技術互助,通過測土精準配肥,生長節點全程指導,有效降低了果農成本。

幫助更多新型農民獲得成功

長久以來,小農經濟都是中國農業的主導模式,受城鎮化進程、人口流動、產業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加上土地改革政策不斷深化,中國農業近年來也出現一個顯著的變化,即規模化經營主體正在快速興起。體現在國家著力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大量湧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3億畝,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數量217萬個,家庭農場60萬個,同時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各類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780萬人。

「長遠來看,中國的農村真正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少,社會老齡化程度也在提升。所以我覺得更重要的一個責任,是要在中國的農業生產領域更多地引進現代農業的綜合技術,無論是生物技術、種植技術、農業農機結合技術,還是信息化技術,都可以幫助農業生產變得更加精準、可持續、高效化,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農業。」覃衡德對記者說道。

另一方面,隨著新型農民的成功,土地集約化趨勢也在加速前行,專業性土地合作社的成立,由職業農民來經營和管理這些原本閑置或低效運營的土地,有利於土地的集約化效益釋放。

覃衡德認為,中化農業MAP技術服務中心這樣的專業服務機構,能給土地集約化運作更好地賦能,解決現有的一些矛盾,比如可以解決進城務工的農民的後顧之憂同時讓們獲得既有土地的穩定收益,也沒有割裂掉他們跟土地之間的紐帶,讓他們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覺得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模式,新型農民越多這種模式越容易成功,配合現有農業綜合技術不斷提升,我們的農業生產力、規模效益才會逐步提高,這也補齊國家農業短板的現實需求。」他表示,新型農民崛起,將是未來推動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希望通過MAP戰略模式的落地,推動更多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幫助更多職業農民獲得成功,帶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讓他們看到農民也是一個有體面的、可以創造良好收益的職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德國宣布將用華為設備建5G網路,多領域迎投資機會!
金融不良資產品種有望拓展,中國信達深耕「大不良」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