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先農壇供奉著大清龍脈的五座山

北京先農壇供奉著大清龍脈的五座山

(雍正祭先農壇長卷繪畫的局部)

老北京原有九壇,有「京城九壇「之說,這 九壇指的是天壇、地壇、祈谷壇、朝日壇、夕月壇、太歲壇、先農壇、先蠶壇和社稷壇諸壇,這些都是明清帝王進行各種祭祀活動的地方。

北京先農壇位於北京城市中軸線南段永定門西側,與天壇遙相對應。

中原傳統上把先農列為國六神之一,六神有風伯、雨師、靈星、先農、社、稷。

中原是農耕社會國家,所以皇帝要以身作則,表示對農耕的重視,古時每年開春,皇帝要親領文武百官行藉田禮於先農壇。所謂藉田禮,即皇上扶著預備好的犁,做筆成樣的比劃幾下,叫親耕藉田 算是不忘稼穡,勸農天下,為萬民做表率了。

先農壇是中原國都的標配,明朝燕王朱棣推翻了他侄子建文帝的統治,將明朝首都遷移到北京,陸續修建一系列古建築,其中就包括先農壇。

先農壇雖建議明朝,就如故宮等建築一樣,清軍入關後對被戰爭破壞的各古建築進行重建、修復等,清朝把這些建築加入了很多滿洲等多民族文化因素。

大清定鼎中原,順治時,清政府為統治中原,按中原歷史習俗在先農壇建了幾座神壇:神祇壇、天神壇、地祇壇等。

其中地祇壇內鏤山形者三:五嶽、五鎮、五山。五嶽、五鎮是中原文化已經有的有的,而五山則是大清龍脈的五座山,這五山是啟運山、天柱山、隆業山、昌瑞山、永寧山之祇。

啟運山是新賓永陵的靠山。史載:「冬十月乙丑,封肇祖、興祖陵(清皇室的祖陵)山曰啟運山,福陵(太祖皇帝的陵)山曰天柱山,昭陵(太宗皇帝的陵)山曰隆業山。是日,啟運山慶雲見。」清軍入主中原之初,就祭祀這三座山,其後開闢的清東陵和清西陵後,加祭昌瑞山、永寧山之祇。

昌瑞山是遵化的清東陵的龍脈山,永寧山即河北易縣的清西陵龍脈山。五山排序,啟運山因是祖陵的龍脈,故地位最高,其牌位居中。

啟運山的山名是順治帝親自給起的。

啟運山是清永陵的陵山,正因為清永陵坐落於啟運山前,清世祖順治帝於順治八年(1651),順治帝敕封此山為啟運山,意為運隆祥和。並派多羅貝勒吞齊固山、貝子吳達海前來興京陵宣詔並祭告先祖。

為何要起名啟運山?「啟運山」者,乃開啟大清朝鴻運之山也。

很多介紹資料中,都說啟運山原名喬山或橋山,民國十四年(1925)編纂的《興京縣誌》上說:「啟運山正脈,即永陵之喬山也。」但現在查清朝資料,從沒有喬山或橋山的記載,所以現在專家認為是進入民國後才有說法,可能是因為中原人的祖先黃帝傳說葬橋山,故被附會為橋山或喬山。根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的記載,啟運山原名是「尼雅滿山岡」。

現在去永陵,導遊都會介紹說啟運山有十二個山峰,代表十二個皇帝,最後的山峰很小,代表最後宣統帝時候清朝的衰落。

但這個說法來源非常晚,是改革開放後,發展旅遊業,大約是在20世紀80年代,有人站在煙筒山上北望,發現連綿起伏的啟運山上共有12個大小不等的山峰,此數正與大清朝的12個皇帝相符,由此引來「啟運山早已確定了大清命運」的各種傳說。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看看老北京四合院,就是北京人有多麼的講究!
中國首部憲法草案完成於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