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啟示:頂尖高手 Brad Gobright 的最後一次繩降
Brad 在無保護獨攀。
看過2017 年《Reel Rock 12》的人一定會記得裡面那個《安全第三》的短片,介紹了一個叫 Brad Gobright 的美國攀岩人。Alex Hannold 說,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已經出名,現在大家肯定都在說 Brad。我們這個時代,Brad 可能是除 Alex 之外,在無保護獨攀上最有成就的人了。
《安全第三》預告片。
在不繫繩子的攀爬外,他還於2017 年10月與搭檔Jim Reynolds 一度打破過優勝美地酋長岩線路「The Nose」的速攀記錄,2小時19分44秒。
速攀「The Nose」短片。
當地時間11月27日,31 歲的他在墨西哥攀岩勝地 El Potrero Chico不幸因意外逝世。當時他不在無保護獨攀,而正與搭檔從 15 段繩距長的結組線路「光之路」(El Sendero Luminoso)上繩降(Rappelling)。
目擊者告訴《Rock and Ice》雜誌,Brad 和搭檔採用「共時繩降」(Simul-Rappelling )法,即兩人各自連接在繩子一端,利用彼此體重保持平衡,同時繩降。事故的直接導因是 Brad 繩降過繩尾,系統瞬間失衡,他和搭檔同時開始自由落體。
此為Simul-Rappelling,如果其中一人從繩尾滑出,另一人也瞬間墜落。
始於1950年的北美攀登事故(Accidents in North America Mountaineering, ANAM )發現,30% 事故發生在下降過程中,人為錯誤是主要導因。
「即便某些事故是由於『自然因素』,最終都可追溯至人為判斷失誤,以至於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堪一擊。」
據ANAM,下降事故的最常見原因為:
· 繩降所用的頂失效;
· 繩降備份系統不足;
· 繩降過繩尾——主要由於繩索兩端長度不等。
來源:American Alpine Journal
與其他攀登事故相比,繩降事故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後果的嚴重性,往往是致命的。
Brad 的逝世令人惋惜,攀登界因此失去一位優秀攀岩家。在緬懷之外,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從中學習教訓,安全攀爬。
Brad 逝世後攀岩界一片悲慟,Alex Honnold 第一時間表達痛惜之情。
根據《Outside》網站對此次事故的復盤,我們能看到幾個不尋常的細節:
1.這是兩人第一次搭檔
這次去墨西哥,Brad 是去做攀岩嚮導。工作結束後,他在網上臨時征搭檔爬當地經典結組線路「光之路」。26 歲的Aidan Jacobson 在 Instagam 上看到消息,與Brad 取得聯繫,第二天早上開始爬這條線。
這是兩人第一次通過繩索將彼此性命連接在一起。
圖中紅線所示為「光之路」(15繩距,5.12 )。
此前我們報道過的攀登事故凸顯了與陌生人搭檔的風險(「不好意思,我不信任你的攀岩保護」),與陌生人搭檔爬結組的風險更高。其中最關鍵的是溝通和做決定,比如採用哪種方式繩降,用何種繩降器材,要不要打繩尾結,要不要將繩子拉到中點…… 理想的搭檔是雙方都能不帶壓力地自由表達觀點並能達成一致,兩人都熟知結組所需技能和安全操作,能互相檢查,做彼此的備份。
第一次與陌生人搭檔,要做到這點很難。我們在不同人面前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自己,會做平時不會做的事,這是為何那些從事高風險高海拔攀登的人將找搭檔視為頭等大事。
我們不知道這次事故中的操作是誰的決定,是否是這個人的慣常做法,有沒有因為與陌生人搭檔而受到影響。
現實中,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相信很多人也都曾處於當時Brad 的境地,眼望著目標線路,苦於沒有搭檔無法攀爬,心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難耐。何況這條線在 Brad 的能力之內,現實也證明這點,他onsight了每一個繩距。
只是結組不僅要安全爬上去,還要安全降下來。下降時,攀岩人往往疲憊不堪,此時一位信得過、警惕性強、熟悉安全操作的搭檔能顯著提高安全係數。
2.繩降時繩子未拉至中點
Brad 和搭檔兩人繩降至第9繩距的頂,發現所用的80米繩不能到達第5繩距上方的一個大平台,於是決定降到第6繩距,距平台約15米(50英尺)。
在設置繩降時,兩人未將繩子拉至中點。Jacobson解釋,懶得去拉,「因為這段繩降這麼短,我們覺得80米的繩子沒問題」。
將繩子拉至中點是繩降時最基本的操作,未做到這點是繩降事故主要導因。但在現實中,我們總能給自己找理由省掉這一步驟。比如他們所在的情況:能看到下一段的頂,且繩降距離遠短於繩長的一半。
Jacobson 說能看到他這一端的繩尾碰到下方的大平台。如果當時也能視覺確認 Brad 那端繩尾夠長,可能意外不會發生。然而 Brad 一端繩子卡在岩壁上的樹叢里,因為心裡抱著「80米的繩子沒問題」的想法,兩人在這種情況下「共時繩降」。
除了這種因主觀意願不將繩子拉至中點的做法外,還有些情況會導致兩端繩子不等長:比如繩子切過繩尾,導致出廠時所標的繩尾不再準確;或利用雙繩下降,兩根繩子長度不一致…… 如果不確定,最好將兩端繩尾並在一起將繩子理一遍,保證是真實中點。
3.未打繩尾結的悲劇
即便繩子兩端不等長,無法到達目標固定點,如果有繩尾結,也不至於繩降過繩尾。悲劇的是,兩人未打繩尾結。
幾乎所有繩降事故的直接導因是未打繩尾結。這一人人都知曉,且明白其重要性的規則,在實際操作中,屢被忽視。
The triple barrel knot 是推薦的一種繩尾結打法。
理由有很多,比如趕時間,或者擔心繩子被卡住(兩人所在的El Potrero Chico,岩壁布滿植被和突出的岩石),或者僅僅只是太累了,懶得去弄。
繩降時我們往往已經接近體力和耐心的極限,只想趕緊下到地面,脫下安全帶,活動酸痛難耐的腰背,解放因漫長攀爬而腫脹的雙腳,補充水分和食物。儘管打繩尾結這一保命步驟最多不過耗費幾分鐘,在疲勞難耐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便放鬆警惕。
4.「共時繩降」有必要嗎?
Jacobson 回憶,他們開始繩降,他在左側,Brad 在右側。突然他感到一震,兩人開始自由落體。
事後他發現自己的ATC和所打的備份普魯士結(prussik) 仍連在繩子上,說明是Brad 繩降過他那端的繩尾,他用的是Grigri。
幸運地是,Jacobson 撞在樹叢上,減緩了他的下墜,最終掉落在下方的平台上,除腳踝外無其他傷害。Brad 則沒那麼幸運,世界就此失去一位天賦異稟的攀岩人。
救護車中的Jacobson,他很幸運地只傷到腳踝。
「共時繩降」時,一方犯錯誤給另一方帶來直接影響,給繩降這項本就複雜的操作平添更多顧慮,增加出錯的風險。正因此,如果不是在登山、高海拔、意外等極限環境下,只是日常的結組攀登,很多專業人士並不推薦「共時繩降」。
選擇「共時繩降」的主要理由——節省時間——未必站得住腳。一段繩距繩降最多需一分鐘,假使共時繩降的速度與單人繩降相當,也只能節省一分鐘時間。
這一分鐘時間,在單人繩降時,可以通過先到達頂的人開始設置下一段繩降來彌補。況且,兩人同時到達頂,容易手忙腳亂,放慢設置下一段繩降的速度,可能讓整體速度更慢。
加拿大《Gripped》雜誌直接建議不要「共時繩降」,除非在極少數特殊情況下,比如救援。如果實在要用,要保證有良好的溝通,至少要有一個備份系統,比如在繩尾打結,用摩擦力結等。
這個視頻里,IFMGA(國際登山嚮導協會) 嚮導 Dale Remsberg 和 Olivia Race 演示了最安全的「共時下降」法。
儘管攀岩並不是大眾想像中的極限運動,如果操作得當,它的安全係數極高。然而我們是會犯錯誤的人類,所以才需要安全規範,一步一步照著書上說的來。不要忘了,每一條操作規範背後,往往都是血的教訓。
R.I.P. Brad.
參考資料:
Brad Gobright 死於攀岩事故(《Outside》)
https://www.outsideonline.com/2406215/brad-gobright-climber-dies
「共時繩降」危險,一次一個人繩降(《Gripped》)
https://gripped.com/profiles/simul-rappelling-is-dangerous-go-one-at-a-time/
更安全的繩降法By Rob Hess, UIAGM/IFMGA(國際登山嚮導協會)
http://publications.americanalpineclub.org/articles/13201200200/Know-the-Ropes-Rappelling
路書下載站
愛攀岩,上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