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越早養成定期洗牙習慣,越不需要「深洗牙豪華大餐」

越早養成定期洗牙習慣,越不需要「深洗牙豪華大餐」

牙周炎幾乎是身邊最常遇到的口腔疾病,所謂牙周病,就是牙齒周圍的組織生病了。常見的牙齒周圍組織生病就是牙齦發炎了。牙周病的治療應該是有計劃的按序進行,但是所有的治療都是先從洗牙開始。

洗牙可以解決什麼

健康的牙齦和牙齒之間有一段不超過 3mm 的淺溝,也被稱之為齦溝,不是陰溝。洗牙就是用超聲潔治器去除牙齦邊緣以及齦溝內不超過 3mm 的牙結石、軟垢和菌斑。

慢性齦炎,牙齦炎性腫脹,齦溝深度超過 3mm,形成了齦袋也就是假性牙周袋。 360 度無死角洗牙後一到兩周,齦溝深度就會回到 3mm 以內,牙齦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針對較嚴重的牙齦炎和牙周炎,洗牙只是治療的第一步,下一步是進行齦下刮治。需要在洗牙一周後複診,探查牙周袋的情況後再行刮治,俗稱「深洗牙」。

為什麼要用刮治術

可能會有人會問醫生不能在洗牙的時候一步到位,把牙齦下的牙結石都清理了嗎?

還真的不能!當牙齦處於炎癥狀態,牙齦水腫,齦溝深度雖超過 3mm,但並沒有牙槽骨吸收的情況,只是假性牙周袋,洗牙後一到兩周通常可以消退,根本用不著刮治。再者,如果不先進行探查強行對齦下進行深層清理,很有可能會破壞正常的牙周附著。所以要在洗牙後,牙齦消腫之後經過探查,根據牙周袋的深度再決定要不要刮治。

洗完牙一周後牙齦的腫脹一般消退了。通過手工牙周探針或 Florida 牙周電子探針探測。檢查並記錄每顆牙齒的唇(頰)側近中、中央、遠中、及舌側近中、中央、遠中 6 個位點不同探針深度。再用尖探針探察齦下牙石,明確其大小位置。

在牙周組織疏鬆、水腫的情況下,探診的力度稍微大了可能都會使牙周袋加深,20~25g 的探診壓力既能發現病變又不會引起疼痛和損傷。如果牙周袋深度超過 3mm、並且有附著喪失、牙槽骨吸收的跡象,這已經是牙周炎的癥狀。醫生會根據探查的齦下結石分布情況,分區、分次進行刮治。

醫生會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於牙周袋內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如果有一部分牙石和牙根附著親密,還需要在齦下刮治的同時採用根面平整術,用齦下潔治器械清除附著和嵌入牙骨質的內的牙石,刮除牙根表面受到污染的部分。使牙根更加平滑不容易堆積菌斑、牙石,並且有利於牙齦與牙根的附著。

如果基礎的治療都用過了,牙周炎的癥狀還是比較嚴重,可能需要涉及到一系列牙周手術了。比如翻瓣術、骨成形術。有些牙齒鬆動的,如果能夠保留醫生會採用松牙固定術保留,鬆動到無法保留,只能拔除之後再進行種植修復。所以越早開始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越不需要後面提及的牙周治療「豪華大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牙齒 的精彩文章:

古代人用什麼刷牙?看完真的長見識了,原來比歐洲還早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