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復活節島巨型石像之謎揭開;研究稱偏見與大腦結構有關

復活節島巨型石像之謎揭開;研究稱偏見與大腦結構有關

【今日封面】

近日,青海省地質調查院連續對青藏高原唯一一處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里的庫賽湖、海丁諾爾湖、鹽湖封凍結冰情況進行了遙感監測。圖為11月26日遙感監測的可可西里地區的庫賽湖、鹽湖之間的海丁諾爾湖開始凍結。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供圖

新發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植物生理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蓖麻中的一種植物酶在發生某些突變後,可以催化形成結構形式單一的二元醇。二元醇是工業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原料,可用於生產聚酯纖維、防凍液等。因此這項發現可能會帶來「綠色」的化工技術。

圖片來源:《自然·神經科學》

偏見是如何產生的?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16日發表的一項腦科學研究發現,內側前額葉皮質後部(pMFC)會促進人類產生確認偏誤。具體而言,對於那些不會讓自己更加相信已有觀念的意見,內側前額葉皮質後部就不那麼敏感。

純科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輸電線的主要電能損失與「電暈放電」有關。「電暈放電」是指在極不均強場(主要是在潮濕天氣)的空氣中,帶有極大表面曲率的電極獨立放電。電能損失估計每年高達30億美元。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與哈薩克和美國科研人員日前通過往輸電線上噴塗帶有碳納米粒子的專用納米材料,成功把電暈放電的損失減少了20%—40%左右。

斷殼桶螺斷殼期殼體外部結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日前在雲南距今5.18億年前的玉案山組碳酸岩夾層中,發現了一類保存精美、顯示不同斷殼階段的新型軟舌螺動物——斷殼桶螺。他們採用高解析度顯微CT技術,結合掃描電鏡觀察,首次復原了其完整的斷殼過程,為揭示動物斷殼行為的起源與演化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古生物學》上。

消息站

活動啟動現場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供圖

17日,我國鈾資源探測領域設計施工的最深孔——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CUSD2-1)開鑽儀式在江西相山鈾礦田順利舉行。中國鈾礦3000米科學深鑽的實施,對獲取深部地質結構和鈾多金屬成礦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質深部探測技術和鑽探工藝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錢盾反詐機器人新聞發布會主辦方供圖

總有網路電信詐騙的潛在受害人 「不聽勸」。16日,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聯合阿里巴巴推出的錢盾反詐機器人在北京正式宣布上線。當普通民眾接到詐騙電話,公安部刑偵局錢盾反詐預警系統預警到這一信息後,錢盾反詐機器人即自動撥打潛在受害人的電話予以提醒,來電信息顯示為「公安反詐專號」。同時還有閃信強制彈窗提醒。如事主不讀閃信信息,就不能進行其他手機操作。

看天下

圖片來源:福克斯新聞網

智利復活節島以其島上的數百尊神秘石像而聞名於世。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近日,由多國考古學家組成的一支國際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學者們認為,復活節島上的雕刻師按照統治階級的命令創造了近1000尊巨型石像,而這些石像被認為有助於促進農業生產。

圖片來源:cnBeta.COM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6日報道,業餘考古學家喬恩·戈普希爾聲稱,他在薩默塞特海灘上遛狗時,偶然發現了一具6500萬年前的骨架。戈普希爾認為這塊化石是因為最近的暴風雨才暴露出來的,他判斷這塊化石是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類似海豚的史前海洋生物魚龍的化石。

編輯:李俊霞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雪!大雪!暴雪!冷空氣搞了個大新聞
印度國產航母傳來好消息,確定不會再延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