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回歸冷靜,認真審視:一些關於索尼WH-1000XM3 親身體驗

回歸冷靜,認真審視:一些關於索尼WH-1000XM3 親身體驗

還記得索尼 WH-1000X 第一代產品誕生的時候,有個第一批吃螃蟹的朋友把它寄過來給我玩了幾個月,我體驗一番後難掩心中的興奮,寫下了一篇「探索降噪黑科技」的長文解析與體驗。WH-1000X 是一款可以被載入索尼音頻史冊的產品,其超高的降噪水準不僅是把在降噪領域獨佔鰲頭的 BOSE 拉下神壇,在更好的體驗、更優秀的音質方面也是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

那時候 LDAC 還沒有普及開來,而索尼拿手的數字放大、升頻技術、以及對流行樂聽感更佳的調教,作為一個發燒友,我也是很驚喜地能夠在這個級別的無線藍牙耳機中體驗到不俗的聲音素質。

但回過頭去審視當時的那篇把 WH-1000X 的文章,其實還是有許多偏主觀、缺乏對比的部分,比如 BOSE 那小巧的摺疊、近乎完美的佩戴,在作為「耳機」這個品類來說,明顯還是有優勢,並且隨著燒齡的深入,QC35 那平淡如水、又極其均衡的音色表現,也並沒有那麼不堪,被索尼秒殺?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抱有這個想法。

這回拿到 WH-1000XM3,我內心已經沒有當時那份如獲至寶的激動,不僅是因為這些年市面上已經不乏許多降噪與音質都不錯的友商競品出現,而光憑「索尼大法」四字,我就理應對它有著更高的期待,不是嗎?

WH-1000XM3 在外觀層面沿襲了索尼一向的家族設計,辨識度依舊很高,而在材料的部分做了非常多的優化,即便我手頭暫時並沒有前兩代產品進行現場對比,也能明顯感受到整體的重量確實輕了一大截,頭梁的部分在緊靠腦袋頂部的時候沒有了明顯的局布壓迫感,重量分部更加均勻。

耳罩的部分我也幾乎想像不到能夠比這更軟的材料,完全可以無死角地貼在頭部兩側,我當年作為一個因為腦袋太大、耳朵太招風,找不到滿意的佩戴從而放棄玩頭戴系統的燒友,居然覺得 WH-1000XM3 的佩戴幾乎沒有能挑刺的地方。

提高了在佩戴方面的實用性,那自然得捨棄一些地方,我至今仍忘不了 WH-1000X 當時使用皮革作為耳罩外殼的低調奢華感,和一眾自家年輕時尚系列的頭戴拉開了質感差距。而到了第三代產品,或許只剩下這個略微發紅的金色LOGO 在默默表達著自己的旗艦級藍牙耳機身份。

「降噪」作為 WH-1000XM3 最重要的關鍵詞,關於它的體驗,我這裡就放在前頭來說。

在某一個方面的結論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不論是一代還是三代產品,索尼 WH-1000X 系列的耳機在開啟適當音量的音樂以後,可以在任何相對嘈雜、但沒有尖銳聲音的場所實現幾乎 100% 的降噪隔絕,比如車站、食堂、課間教室、各類交通工具中,至於圖書館、咖啡店這種地方就更不用提了。

而 WH-1000X 系列直到 M3 這一代,最大的進步除了降噪能力的【絕對值】得以顯著提升以外,優化了對人聲與複雜環境下的降噪,在不開著音樂的前提下,對人聲的響度與頻段的削弱更加明顯。目前的最新固件相比我過去曾經體驗過的 1.0.7 版本確實有著一些差別,說好聽點么就是降噪幅度不那麼激進,說直白些就是限制了一些降噪水準,人聲的頻段比老版本的要更加完整。換來的好處也是很大的,因為早期版本的耳壓非常大,我有次出差戴著 WH-1000XM3 晚上防室友的呼嚕聲,第二天醒了以後有了一定的耳鳴現象,頭也昏昏沉沉的,目前新版本的固件則明顯削弱了耳壓,但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整晚戴著降噪耳機睡覺,可能會引來一定的不適感。

這個索尼的配套 APP,我個人使用的頻率並不高,尤其是其中的環境自適應模式,會根據你的運動狀態進行降噪強度的調整,比如檢測到你在乘坐交通工具時增強降噪,檢測到你在走路時降低降噪,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能否出一個針對環境雜訊頻段的不同進行事實調整的功能。但這個功能索尼並不是沒有,而且做的非常好用,但目前只能進行手動開啟,長按降噪按鈕,耳機會進入一個環境雜訊監測、並進行調整的模式,比如我從室內走入一家奶茶店,店員一直在用高壓水龍頭沖洗杯子,聲音非常刺耳,強如 WH-1000XM3 這樣的降噪能力也無能為力,但在開啟該功能後,耳機會捕捉目前的這個雜訊頻段、並進行降噪優化,在幾秒鐘的調整後,這個沖洗杯子的聲音被有效降低了。

關於這個功能的應用,其實可以追溯到降噪耳機早期誕生的時候,因為降噪耳機的原理就是通過捕捉環境噪音、並發送反相的聲波進行抵消,但當年的這個「捕捉」並不智能,需要人工進行採集並整合數據,光是飛機機艙這個環境,就分不同的機型、不同的座艙位置,可能有高達數十上百種不同的噪音環境,索尼的降噪優化功能就是在加強當前環境的雜訊捕捉樣本,但如果要想做到實時優化,肯定涉及到巨大的運算壓力和數據吞吐,不知以後的降噪耳機可否利用手機的 Soc 進行輔助運算,真正實現完全同步的實時捕捉環境音優化,雖然只是一個設想,但說不定在未來真的可以實現。

說起音質,或許一直是許多索粉引以為傲的部分,而我作為耳機發燒友也自然是對 WH-1000XM3 抱有很大的期望——因為索尼的先天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說一句打臉的話,藍牙耳機這些年的音質瓶頸一直都不是所謂的傳輸格式、傳輸碼率的問題,如果只是用來聽聽普通流行樂的話,AAC 編碼對一般用戶來說已經相當夠用,真正的瓶頸其實是在解碼放大的部分,孱弱的推力和解碼能力會使得聲音乾癟、音色怪異,動態、聲場等指標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以至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再爛的有線耳機在聽感方面也比藍牙耳機要好上一大截。

而索尼的數字放大技術可以實現高轉化率的功率輸出,在保證推力的同時也可以擁有優秀的功耗表現,另外,DSEE HX 技術更是可以進一步起到補充信息量的作用,所以即便是在 SBC、AAC 模式下,索尼耳機的素質在信息量方面也不會顯得多麼差,甚至可以談一談「HIFI」。

但底子好,就真的一定可以拉開巨大差距嗎?不然。

我相信絕大部分 WH-1000XM3 的用戶都對它的聲音表現滿意,因為按我的結論去評價它的話,屬於典型的「放棄了一定的 HIFI 性,換來了更加討好廣大普通消費者的聽感」。相信大家應該也從其他數碼類作者、HIFI發燒友的評價中了解過 WH-1000X 系列耳機音質的風評變化,WH-1000XM3 這一代的風評已經不再像一代產品誕生時那麼一邊倒的好評,而我在經過長期的使用和感悟後,大概總結出了原因。

什麼是 HIFI 性?如果用一個比較狹義的結論來說的話,或許就是單指那些耳機的素質指標,但我覺得要加上一個前提,那就是「發燒友們比較關注的素質指標」,你說普通用戶聽的出來聲場、解析、密度嗎?必然的,他們雖然不專業,但他們耳朵不聾,這些顯而易見的素質,他們不會判斷錯誤,但 WH-1000XM3 就是巧妙保留了這些普通用戶也能聽出來的素質,但在其他部分有所損失,調教出了一個討好耳朵、卻不那麼經得起細緻推敲的聲音,這個做法沒錯,也確實符合市場的主流方向。

如果拿給一個普通人聽 WH-1000XM3,我能想像他們的評價,大概就是:低頻充沛、富有彈性,人聲貼耳、綿密醇厚,聲音的立體感還不錯,解析力強,聽著清晰,高頻?對不起我不知道什麼是高頻,但感覺這個就是挺好聽的;而讓我作為一個發燒友去「挑刺」的話,我可以說說出一連串來,比如 WH-1000XM3 的動態響應一般般,缺乏起伏感,速度感不夠,聲音黏黏的,聲場不大,混響偏多,整體透明度還說得過去,但高頻的延展性和亮度都差口氣,部分的器樂塗抹感太強等。

以上兩派人的說法都對,只是可以反映出,索尼並沒有在 WH-1000XM3 上追求去把藍牙耳機的素質表現進一步做到極致,而是把這 40mm 的鍍鋁液晶振膜作為了素質還不錯的底子,做了大量流行化的調教,在流行、搖滾、動漫ACG 等曲風方面有比較強的適應性,基本是拋棄了對「嚴肅音樂」有需求的那極少的一小波用戶,所以我雖然是個發燒友,但我依然可以負責任地向廣大的普通用戶去推薦這款藍牙耳機。

最後在說一說前文漏掉沒有提到的東西。首先是續航,官方標稱的 30H 續航基本沒有摻假,我之前去北京、上海輾轉了很久,哪怕是一整天 24 小時都在外面開啟降噪戴著(關閉了藍牙斷開自動關機功能),都還能剩一小部分的電,而充電 10 分鐘續航 2 小時的快充功能作為應急也很不錯。另外,LDAC 模式下的聲音密度、中頻信息量會更好,而關閉 LDAC 下的 aptX 聽起來反倒是透明度更好一些,雖然犧牲了一點聲音厚度,但也可以換來更長的續航時間,有 DSEE HX 功能頂著,其實素質上的差距比想像的要小。另外,環境音模式、以及捂住耳罩臨時進行開啟環境音模式的功能,也是一如既往的好用、人性化。

總結一下這款 WH-1000XM3 的話,我覺得它不再是一款可以驚艷世人的東西,但經過兩代的發展後,在體驗方面的表現更加強大和成熟,在搭配安卓陣營的手機時,更低的延遲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雖然風噪、耳壓偏大等降噪耳機的通病,在它身上依然有著典型的體現,但如果你想買到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藍牙降噪頭戴的話,它可能不如理想中的完美,但必然是市面上最好、最適合無腦盲狙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初代大法 A7「尚能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