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11.色、聲、香、味、觸,這叫五塵,又叫五欲

111.色、聲、香、味、觸,這叫五塵,又叫五欲

妙法蓮華經淺釋 111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 久乃說是法

自說得如是 力無畏三昧

禪定解脫等 不可思議法

道場所得法 無能發問者

我意難可測 亦無能問者

無問而自說 稱嘆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諸佛之所得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爾之時,舍利弗又想把這個意思,再往明白詳細說一說,而以偈言來請問釋迦世尊。

慧日大聖尊:慧,就是有智慧;日,就是太陽。言其佛在這個世界上,他的智慧就像太陽的光似的。

佛為天中的天、聖中的聖,所以是大聖尊。在佛沒出世以前,這個世界沒有佛法;沒有佛法的世界,猶如沒有太陽一樣。我們一般的人,都處於夜裡邊;夜裡邊,就是一種黑暗的境界。

佛出世之後,就好像太陽高懸在空中,把一切的黑暗都給照破了!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佛沒有出世,世界上沒有真理──不是沒有真理,而是沒有人明白真理;真理本來是不來也不去的,不過沒有人來指示。一般人一定都沉迷太久了!在什麼裡邊沉迷?就在五欲中里。

五種的欲是什麼?就是色、聲、香、味、觸,這叫五塵,又叫五欲。

(一)色塵:人人對色塵上看不破,就著住到色塵上;凡是有形相的,都叫「色」。有形相的裡邊,又要選擇好的,不好的,就不歡喜;選擇美色,因為美色是最好的,所以一般人就沉醉在色塵上。

(二)聲塵:人歡喜聽音樂、歡喜聽唱歌;或者歡喜聽小鳥叫喚,或者歡喜聽某個人說話的美妙聲音,這都是沉醉到聲塵裡邊了。

(三)香塵:這也是人的一種慾望,隨便個東西,吃了,覺得沒有那個東西香。這種飲食吃久了,就想換另一種飲食;這吃過之後,時間久了,就生出一種厭煩,又想換另外一種來吃。總而言之,在香塵裡邊,也是沉醉不醒,好像喝醉酒一樣。

(四)味塵:就是味道。今天想吃魚,明天想吃雞,後天又想吃鴨;吃了牛肉,又覺得沒有羊肉那麼好吃。越吃不著的東西,他越認為這個東西好吃;吃過的東西,就生一種厭煩,這都是由貪慾生出來的。

有這種食慾,也就沉醉在味塵裡邊了。就好像走到爛泥巴里,又有泥、又有水,把腿陷住,往上拔出這個腿,那個腿又陷住了;那個腿拔出,這個腿又陷住了,總也走不出來這個爛泥的地方。

(五)觸塵:觸,是接觸;歡喜接觸種種華麗的觸。穿衣服也願意穿絲的、緞的,它對皮膚有一種保護的作用,溫暖又華麗;甚至於男女之間,都互相著住沉醉到觸塵上,好像走到爛泥堆里,越陷越深,總也走不出來。

這五欲的境界不容易脫離,所以一些個外道也就順著五欲來說法,不能使令一切眾生離這個執著;這就好像在黑夜裡邊,過沉醉和迷夢的生活。

那麼佛出世了,就好像有太陽,把一切黑暗都給照破,也叫人不要著到五欲這塵上,所以說「慧日大聖尊」。

久乃說是法:久,是很久很久;釋迦牟尼佛自久遠來一直都沒有說這種法。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在過去四十九年,雖然經過時間很久,可是他沒有說實智,所說的法都是權法、權智;現在到了最後的法華會上,才把這真實的智慧說給大家聽。

自說得如是:佛演說這種真實智慧,先說自己證得像上邊所說的法。力無畏三昧:佛有十種智慧的力,四種無畏的定力,禪定解脫等:得一切的禪定,又得到種種的解脫。

解脫有八種: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八解脫,又叫八背舍,又叫八勝處。不可思議法:這個法,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

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佛乃至於成佛、坐道場,所得的這種微妙之法;因為這種微妙的法是實智,而不是權智,所以這一些個聲聞、緣覺和權乘的菩薩,都不明白這種的智慧,也就沒有人能發問。

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佛這種微妙不可思議的意,沒有人能知道;因為沒有人知道,所以也就沒有人能問了。

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沒有人問,世尊自己來說這種法,稱揚而讚歎佛所行的道。

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佛這種真實的智慧,甚深而微妙,這是十方諸佛和釋迦牟尼佛才能明白的智慧。

無漏諸羅漢 及求涅槃者

今皆墮疑網 佛何故說是

其求緣覺者 比丘比丘尼

諸天龍鬼神 及乾闥婆等

相視懷猶豫 瞻仰兩足尊

是事為云何 願佛為解說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雖然得到無漏的這些聲聞和羅漢等,和權乘的菩薩,或者求得到涅槃的辟支佛等,今皆墮疑網:因為佛這樣一稱揚讚歎,說甚深微妙、希有第一的這種真實智慧;現在大家都生出一種懷疑,墮到疑惑的網裡邊。

可是,一旦有疑惑出來,對於道就不能修了!所謂「修道之人心莫疑,疑心若起便途迷」,心裡不要生出一種疑惑心;你若疑惑心一生出來,就會迷失路途了。

所以現在這聲聞和緣覺、辟支佛、權教的菩薩,統統都墮落到疑網裡,都生出一種疑惑心。佛何故說是:佛為什麼緣故要說出這種驚人的法,令一些個人都生出一種狐疑不信,而又驚又惶恐呢?

其求緣覺者:求緣覺果的這種人,有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又有諸天、龍和鬼神,以及奏樂的乾闥婆、天龍八部等等,都相視懷猶豫:大家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

猶豫,也就是疑惑了;猶豫不決,心裡不知怎麼樣好?就像走到十字路口,不知道是向南走、是向北走?是向東走、是向西走?十字路口,就是街中心、四通八達的地方;但是這些人不知道往哪一邊走好?就猶豫了!

瞻仰兩足尊:大家就瞻望著佛。瞻,眼目不暫舍;仰,仰起頭來。因為佛在法座上也很高的,這些聲聞、緣覺、菩薩,都這麼仰起頭來望佛,這就叫瞻仰。

兩足尊,有的看這「兩足」,就說是「兩隻腳」。足,在這兒當充足、滿足講。什麼充足了?福充足了;什麼滿足了?

慧滿足了;這是福慧兩足。因為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間修福修慧,在一百大劫以前就種這個相好。

三祇,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就是無量數;不是一個無量數,而是三個大的無量數。有多少時間呢?這算不出來的,無量數嘛!你怎麼能算得出來

三個算不出來數目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期間,佛修福修慧。修福,要供養三寶、親近諸佛,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菩薩、供養辟支佛、供養阿羅漢,在這個期間廣修供養。

廣修供養,不是只供養一個,而是供養很多很多的佛法僧。

修慧,就是要先持戒。為什麼?由持戒才能生定,由定發慧;你有了定力,才能有慧力。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轉;善的境界、惡的境界,都轉不動你的心。

善的境界,就是順的境界;惡的境界,就是逆的境界。無論是順的境界來,或是逆的境界來,你都不動心;你能以不動心,這就有定力;有定力,然後才能有慧力。

修慧,要多習學經典。你若不習學經典,智慧就不能增長;不增長,就會減少。所以要習學一切的經典、習學一切的論藏、習學一切的律藏;這經、律、論三藏,就是生慧的,所以要勤習。

如果你單單修福不修慧,那得到什麼結果呢?所謂「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你修福不修慧,將來就做大笨象,長得又高又大,又有力量,脖子上還掛著一串瓔珞,瓔珞就是寶珠。可是怎麼樣呢?是莊嚴好看,但是沒有智慧。修慧不修福呢?

羅漢應供薄。你盡學習經典,可是不種善根。種善根,就是做好事、做善事;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栽培你的善根。

你如果單單研究經典,不做善事、不幫助人,你就證到阿羅漢果了,去化緣,也沒有人供養你;你證果,活該你證果,沒有人供養。為什麼?就是在因地不修福,所以在果地就沒有福。

我常常對你們講:「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為什麼你會受苦?因為前生,你沒有修福,所以儘是有苦。這苦,你要把它受了,你的苦就沒有了;你若不受你應該受的苦,那麼這苦仍是存在的。

「享福是消福」,你有一點福報、有一點福德,可是你一天到晚都講享受,住個好房子,吃點好東西,買個最好的床鋪,開最流行的車;甚至於買架飛機,願意飛到什麼地方去,噗、噗、噗──,就飛去了!一點苦也受不了。

這些都是在消福,你把福享盡,就沒有福了。快樂也就是福,你若不知道你有多少快樂,你把快樂都享受沒有了,就又要受苦了。

那麼釋迦牟尼佛呢?他既修福而又修慧,所以福也圓滿了,慧也圓滿了,這叫福慧兩足尊。

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大家眼目不暫舍的看著如來,究竟為什麼佛自己讚歎這個妙法呢?心裡就希望佛再給詳細說一說這個意義。

於諸聲聞眾 佛說我第一

我今自於智 疑惑不能了

為是究竟法 為是所行道

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在這些聲聞眾裡邊,世尊說我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是最聰明的。

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可是我自己想一想,雖然我智慧第一,現在「第一」也沒有得做了,也變成不第一了;為什麼?我不知道,也生出來疑惑了,所以我這個「第一」也完了。

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究竟哪一種法是究竟法呢?是為如來所得的這種究竟微妙甚深的法,為如來所修的這種微妙圓滿的菩提大道。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願出微妙音 時為如實說。

一切的菩薩是法王之子、是佛的真子,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的。從佛口裡生出來的真正佛子,都合起掌來,目不暫舍的來仰望於佛,等待著佛說這種甚深的妙法、真實的智慧。

現在我們大家都願意世尊發出微妙的法音,為我們這一些個大眾,解說真實的道理。

諸天龍神等 其數如恆沙

求佛諸菩薩 大數有八萬

又諸萬億國 轉輪聖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聞具足道

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恆沙:所有的天、人,和龍、神、天龍八部等等,好像恆河沙數這麼多。

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還有求成佛道的這一切菩薩們,也有八萬這麼多。

又諸萬億國:又所有其他萬億的國家,轉輪聖王至:轉輪聖王,又分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

現在這金、銀、銅、鐵四大輪王都來了,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大家都一同合起掌來,以恭恭敬敬的心,都想聽聞世尊所修的這種微妙法門,所得的這種具足圓滿無上的菩提大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10.能覺自性即是佛,依偈修行不離祖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