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去年體檢正常,今年卻得糖尿病?40歲後要測這指標,尤其這10種人

為什麼去年體檢正常,今年卻得糖尿病?40歲後要測這指標,尤其這10種人

大家好,我是糖尿病!

最近常聽到一些人類抱怨,說自己去年體檢血糖還正常,今年怎麼就糖尿病了?

我心裡偷偷笑,看來我和「小夥伴」的通力合作十分有效果。

低調干大事兒的「糖尿病前期」

我的小夥伴叫「糖尿病前期」,他是我的後備軍,也可以理解為我的過渡階段。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小於6.1mmol/L,餐後血糖小於7.8mmol/L;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

糖尿病前期就是兩者之間的空檔,空腹在6.1~7.0mmol/L之間,餐後血糖在7.8~11.1mmol/L[1]。

按照進程來說,很多正常人先是被它盯上,然後才「進化」成我的「俘虜」。

可別小瞧我的小夥伴,雖然很多人對他不熟悉,但是他悶頭干大事。

據人類統計,中國成年人中,35.7%的人都是糖尿病前期,這個比例高達三分之一[2]。如果這些人不注意,其中6%~10%會患上「糖尿病」[3]。

朋友那麼多,想想都十分開心!

我倆是怎麼合作的?

回到開頭的話題,為什麼有些人去年查著「血糖正常」,今年就「糖尿病」呢?

我來透露個內幕,因為體檢套餐中只包含了「空腹血糖」,而這可是漏診率極高的。

因為有些人空腹血糖雖然正常(甚至有的人偏低),但存在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胰島素的降血糖效率低下,導致餐後血糖高出正常範圍,這已經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現。但由於沒有任何癥狀,體檢也查不出來,所以你們傲嬌地認為自己是安全的。

於是一年後,就直接被我拿下了。

想想也是蠻遺憾的。人類的大量研究已經證明了,「糖尿病前期」人群只要在吃、動方面調節自己,完全可以晚點或是根本不遇到我,只是絕大多數人都忽略了[4]。

多看醫典:得了糖尿病前期如何保健?

40歲 每年都要做糖尿病篩查

雖然人類不喜歡我,可我其實還是心軟的,真是忍不住提點下:

如果你年紀已經超過40歲,想要不被「糖尿病前期」找上門,在體檢上得上點心,別簡單地測定個空腹血糖就完事了,應該每年都去做糖尿病篩查(可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或者簡單一點加做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這樣才能及時發現糖尿病前期的徵兆,及早採取措施。

除了年齡,下面這些特徵任意滿足一個,就是糖尿病高發人群,也是建議做篩查的[1]。

(1)超重(身體質量指數BMI≥24kg/m2)或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8kg/m2)和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2)愛久坐的;

(3)一級親屬(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4)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

(5)高血壓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6)血脂異常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7)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8)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的人;

(9)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如黑棘皮症等,這類人的脖子、腋窩、乳房下、腹股溝會有天鵝絨一樣的黑色或棕色紋路);

(10)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已經糖尿病前期了怎麼辦?

如果你聽了我的勸告,去醫院做了糖尿病篩查,然後悲催地發現自己已經是「糖尿病前期」了,別灰心。前面不是說過嘛,這個事兒還有「掰回來」的可能,或者說至少不讓你那麼快遇到我。

接下來,你要從這四點開始注意:

1.開始減肥,爭取讓自己的BMI降到或接近24kg/m2以下,或體重至少下降7%;

2.每天少吃點,每日吃進去的熱量至少減少400~500kcal,大概相當於少吃3~4碗米飯;

3.少吃點含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可以用白肉(如魚肉、雞肉)代替紅肉(如豬肉、牛肉等),控制飽和脂肪酸攝入佔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

4.增加日常活動量,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至少保持在150分鐘/周(相當於每周5天,每天半小時喲),中等強度活動就是運動時有點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常見的運動有:快走、打太極拳、騎車、乒乓球、羽毛球和高爾夫球。

最後說一句,我的小夥伴「糖尿病前期」很神秘,只要及時行動完全有可能擊退他。提高意識才是關鍵喲!

審稿專家:鄭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8 年, 10 (1): 5-67.

[2] Limin Wang, Pei Gao, Mei Zhang,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J]. JAMA. 2017, 317(24): 2515–2523.

[3] Knowler WC, Fowler SE, Hamman RF, 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diabetes incidence and weight loss in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Outcomes Study[J]. Lancet, 2009, 374(9702):1677-1686. DOI: 10.1016/S0140-6736(09) 61457-4.

[4] Pan XR, Li GW, Hu YH, et al. Effects of diet and exercise in preventing NIDDM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he Da Qing IGT and Diabetes Study[J]. Diabetes Care, 1997, 20(4):537-544.

*本文配圖皆來自騰訊醫典醫學插畫。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隨處可見的含鉛物品易對兒童造成永久性傷害
被毒蛇咬傷,一個正確的處理能挽救一條生命!如何防治,牢記這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