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西洋鏡:喜仁龍鏡頭下的中國造像

西洋鏡:喜仁龍鏡頭下的中國造像

喜仁龍1897年4月出生於當時附屬於俄羅斯帝國的芬蘭大公國,年輕時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讀書,主修藝術史。是20世紀西方極為重要的中國美術史學家、首屆查爾斯?蘭?弗利爾獎章獲得者。他曾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藝術史教授、瑞典國家博物館繪畫與雕塑部主任館員等職。自1916年起,他先後赴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日本名校講學。1920年起六次來華,他曾在末代皇帝溥儀陪同下拍攝故宮,對中國古代建築、雕塑、繪畫藝術研究極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牆和城門》(1924)、《中國北京皇城寫真全圖》(1926)、《中國雕塑》(1925)、《中國早期藝術史》(1929)、《中國繪畫史》(1929—1930)、《中國園林》(1949)等。

梁思成在《中國雕塑史》一書中說到:「藝術之始,雕塑為先」,可見雕塑在中國藝術史中的地位。19世紀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對中國也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他們之中不乏傳教士、古董商、漢學家、考古學家,他們被中國文化所吸引,有些人的足跡甚至踏遍大半個中國。正是從這時開始,中國雕塑逐漸進入外國人的視野,進而成為他們的「寵兒」。清末民初,中國國內政局動蕩,大量雕塑文物被毀壞掠奪,流落海外,成為海外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的珍藏。

以下圖片資料來自《西洋鏡:5—14世紀中國雕塑》及《中國早期藝術史》,最初由喜仁龍出版,現如今,這些文物幾經輾轉,相當一部分已經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勝古迹和文物珍藏屢遭劫難,今已絕跡世間。

內容提供:西洋鏡編輯部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南山供秀|,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敦煌遺珍-伯希和藏閻羅王授記經之一
寺院齋堂手勢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