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20.離諸法相最上乘,生滅滅已寂滅樂

20.離諸法相最上乘,生滅滅已寂滅樂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20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智常一日問師曰」:智常有一天就問六祖大師說,「佛說三乘法」:佛說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佛法,「又言最上乘」:又說有一個最上一乘。「弟子未解」:弟子我沒明白,「願為教授」:我請祖師教授教授我。

「師曰:汝觀自本心」:六祖大師說,你迴光返照,看看你自己的心,「莫著外法相」:你不要向外馳求,不要著到外邊法相上去。「法無四乘」:法沒有四乘,「人心自有等差」:這法一乘都沒有,怎麼會有四乘呢?因為人的心自有等差,人心不同。

所以「見聞轉誦是小乘」:我給你說說什麼叫四乘,這個不同的。見到經典,聽見經典,或誦經典,這就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明白佛法,解釋經義,這就是中乘。

「依法修行是大乘」:你不單明白,而且你還能實實在在去修行,這就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所有一切法,盡通了;所有一切法,具備於自心。也就是所有一切法,盡在你心裡,都通達無礙,你知道都是不出自心,所謂「萬法唯心,心唯萬法」。

「一切不染」:你一切的境界不染著,「離諸法相」:把一切的法相,也都離開,「一無所得」:歸無所得,「名最上乘」:這就是最上乘。

「乘是行義」:怎麼叫乘呢?乘,就是修行,「不在口爭」:不是說在口裡互相爭論道理。「汝須自修」:所以你要自己修行,「莫問吾也」:你不要問我,我不能替你修行,要你自己修行;所謂「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旁人不能替代你的。「一切時中」:你在一切的時候,「自性自如」:你自己自見本性,自己知道本性如如。

「常禮謝」:智常又給六祖大師叩頭,「執侍終師之世」:天天服侍六祖,六祖大師要喝茶,他就倒茶;要吃飯,他就端飯。總而言之,六祖大師一切的工作,都是智常幫著他做,等到六祖死了之後,他才離開南華寺。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又有一個僧人叫志道,他是廣東南海縣人。「請益曰」:他想請法利益他自己,就說了,「學人自出家」:我學道之人哪!自從出家以來,我就「覽涅槃經」:看《涅槃經》,念《涅槃經》。「十載有餘」:到現在十多年,「未明大意」:大概的意思我還沒有明白,「願和尚垂誨」:我請和尚大發慈悲,來教誨教誨我。

「師曰」:六祖大師就說,「汝何處未明」:你哪一個地方沒明白呢?你可以說給我聽一聽啊!「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他說,這一切行,都是無常的,為什麼說是無常呢?都是說的生滅、滅生這個法。

講到這個地方,有一個公案,講給大家聽一聽。釋迦牟尼佛以前在因地的時候,做婆羅門,他在深山裡,自己修行種種的法門,用功用得非常勇猛,就把帝釋天驚動了。

帝釋天說:「啊!這個人修道這麼樣用功,這得了!」於是乎,就化一個羅剎鬼,來試驗這個婆羅門。到這個地方,他就說:「離怖畏如來曾經說過,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說完了這話,他就停止了。

這時候,修道的婆羅門想:「啊!誰在這兒講話呢?」就各處去找,一找,就找著這一個羅剎鬼。羅剎鬼相貌非常難看,非常醜陋,所謂生得奇奇怪怪的樣子。他說:「是不是你說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羅剎鬼說:「是我說的,我是替離怖畏如來說的;過去佛中,有一位離布畏如來,這是他說的偈頌。」

婆羅門就說:「離布畏如來說的偈頌,非常之好,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是兩句,還有兩句偈頌啊,你可不可以說給我聽啊?」

羅剎鬼說:「可以是可以的,不過我現在沒有氣力,餓了很多天,都沒有吃東西,說不出來那八個字。我一定要吃飽之後,才可以說;沒吃飽,我要找東西吃。」

婆羅門說:「你要吃什麼東西啊?」

羅剎鬼說:「我要吃熱的肉,有暖氣的肉。除此之外,我是不吃的。」

婆羅門說:「你要吃熱的肉,莫如你先給我講了這八個字,我就把我整個身體供養你。」

羅剎鬼上上下下這麼看看婆羅門,說:「你能做得到這麼偉大的事情?為八個字,你肯把你身體布施出來給我吃?我不相信!」

婆羅門說:「你不相信?我說這話,是真實不虛的,我可以請十方諸佛給我擔保,來證明我,我絕對不騙你!你先說這八個字,然後我就給你吃。」

羅剎鬼說:「好!我說給你聽!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說完了,現在你教我吃啰!」

婆羅門說:「你等一等。」

羅剎鬼說:「怎麼?你想不算嗎?那不可能的!」

釋迦牟尼佛說:「不會的,我不會不算的,你放心好了,我供養你就是了!不過我現在想把偈頌寫到樹上,你把我吃了,那將來人也可以看得見偈頌,也可以照佛法來修行。現在我聽見偈頌,你就把我吃了,這不還等於沒聽見一樣?所以我要把佛法留到世上。」

羅剎鬼一聽,說:「可以的,你寫吧!」

於是乎,釋迦牟尼把一棵樹的皮,用刀颳去,把這十六個字刻到樹上。

羅剎鬼說:「這回我可以吃你了?」

釋迦牟尼佛說:「你還等一等,還要等一等。」

羅剎鬼說:「你還等!你已經寫到樹上就得了,你還有什麼理論?你還不給我吃?」

婆羅門說:「我寫到樹上,風吹雨打,字就會沒有了。你等我把它刻到石頭上,這才是永遠的紀念,可以留到永遠。我不是捨不得自己讓你吃,我只是想佛法流通到後世,將來人可以看得見。」

羅剎鬼說:「你的思想都不錯的。」於是乎,就又讓他把這十六個字刻到石頭上。

釋迦牟尼佛說:「好了,這一回,我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你可以吃我,我現在把整個的身體來供養你。」

把眼睛一閉上,正等著羅剎鬼來吃他身體的時候,這羅剎鬼踴身虛空,化為帝釋,說:「善哉!善哉!你真正是修道的人哪!你真是不惜生命,勤求佛道,你將來一定成佛的。」

這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為婆羅門,曾經為半偈而捨生命。四句,是整個的偈頌;兩句,是半偈。所以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生滅滅完了,「寂滅為樂」:寂滅是快樂。「於此疑惑」:在這個地方,我有疑惑,沒明白。

師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雲。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

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

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作么生疑」:六祖大師說,為什麼你有疑惑?這偈頌說得清清楚楚的,你為什麼要疑惑呢?「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智道就說,所有的眾生,都有兩種的身體。

一種是有形相的色身。一種就是無形相的法身。「色身無常,有生有滅」:色身屬於無常的,有生就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法身是有常的,也沒有什麼知,也沒有什麼覺。

「經雲」:在《涅槃經》上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我不知道哪一個身,是寂滅的?哪一個身,是受樂的?是色身寂滅,法身受樂呢?還是法身寂滅,色身受樂呢?

「若色身者」:若色身受樂的話,「色身滅時」:色身滅了之後,「四大分散」:地、水、火、風,這是四大;人死之後,四大就沒有了。

「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在四大分散的時候,完全是苦的境界,苦得說不出來那麼苦啊!所以在這個苦,就不可以說是樂

。「若法身寂滅」:要是法身寂滅的話,「即同草木瓦石」:法身就同草木瓦石一樣,「誰當受樂」:要哪一個來受樂呢?

「又法性是生滅之體」:又法性是生滅的本體,「五蘊是生滅之用」: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是生滅的用,「一體五用」:在法的本體,生出五種的用。

「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如果生滅是常的話,則從法體上生出這五種的用;「滅則攝用歸體」:等到滅的時候,則攝這五種的用,歸還法體。

「若聽更生」:假設要是隨便它更有來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這種道理,就是所有有情的種類,都是不斷不滅的;不斷不滅,就是個常了。

「若不聽更生」:假設不可以隨便它再托生來世,「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就永歸於斷滅,同草木瓦石無情之物一樣的。

「如是,則一切諸法」:像這樣講的話,所有的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則被涅槃法給制止住了,也變成斷滅了。「尚不得生」:生都不得自自由由去托生,「何樂之有」:這有什麼可以快樂的呢?志道是這樣講。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則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

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

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

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六祖大師說,喂!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你是出家的僧人,你為什麼要修習外道執斷執常的邪知邪見,來談論最上乘的法呢?

「據汝所說」:根據你所說的道理,「則色身外別有法身」:你的意思是,在色身滅了之外,更有一個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離開生滅,而另外有一個寂滅;是不是?

「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你又推尋常、樂、我、凈這個涅槃的道理,說有身來受用這個快樂。「斯乃執吝生死」:這種的見解、這種的說法,是你執著,而吝惜生死。

「耽著世樂」:世樂,世間上的快樂。你著住到這個地方,就不走了,不活動了;你不知道出世快樂。

「汝今當知」:你啊!現在我對你講,你應該要知道,「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佛為著迷人錯認這五蘊和合,「為自體相」:為自己的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他分別一切的法,為外邊的塵相。

「好生惡死」:好樂生存,而厭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念念都在執著的境界上過生活,不知道一切事,都好像夢幻泡影似的,都是虛假的。「枉受輪迴」:在六道輪迴里來回,生了死,死了生,轉來轉去;很冤枉的,很可惜的!

「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以常樂我凈,涅槃這種妙德,反而成了苦相;「終日馳求」:一天到晚,向外馳求,到外邊去找。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佛憐憫這一類的眾生,因為這一類的眾生太可憐了,所以才指示出涅槃的真正快樂。

「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剎那,很短的時間。很短的時間,也沒有生相;很短的時間,也沒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也根本在生滅上,沒有可滅的相。

「是則寂滅現前」:這個時候,在你生滅里,就有不生滅的境界,這叫寂滅現前。「當現前時」:當著寂滅現前的時候,「亦無現前之量」:也沒有現前的量度,說現前這種寂滅相是多大、多寬啊?沒有的。「乃謂常樂」:這是常樂。

「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你若得到這種樂,是沒有一個受這種樂的,也沒有一個不受這種樂的。為什麼呢?這就是本來自性所現的,「豈有一體五用之名」:怎麼還有一個法體,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五種用呢?沒有!沒有這種名的。

「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何況你豈可以更說,涅槃禁制著諸法,叫你永遠不再去生呢?啊!你所見的是不對的。「斯乃謗佛毀法」:你這麼樣說的話,就是謗佛毀法的見解。

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像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 令汝舍現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

六祖大師說,「聽吾偈曰」:你現在聽一聽,我給你說一個偈頌。「無上大涅槃」:無上,是沒有再可以比它高上的。

「圓明常寂照」:它又圓滿,又光明,恆常不變,寂而常照。「凡愚謂之死」:凡夫、愚痴人,就說是死了,「外道執為斷」:外道就說斷滅。

「諸求二乘人」:這所有二乘的聲聞、緣覺,「目以為無作」:他認為這個就是沒有造作的,是一個自然的。

「盡屬情所計」:前邊所說,不論他是執斷,或說是死,或者說是無作,認為是一種天然的;這都是用凡夫的情來計度,來分別。「六十二見本」:這都是屬於根本六十二見的。

有人知道六十二見是什麼嗎?

弟子:色就是我;還有色是大,我是很小,我在色裡頭;還有色小我大,色在我裡面。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成二十,還有過去、現在、未來就六十,還有常、斷,加起來六十二。

這是在五蘊里,每一蘊又分出四種,五四二十。不是說在五蘊以外,就是在這五蘊裡頭!每一蘊有四種,這五四二十嘛!是過去二十、現在二十、未來二十,這六十,再加上那兩種見,大家都明白沒有?還有另外一個講法,不過現在不講。

「妄立虛假名」:這六十二見的本,都是虛妄立出來的,虛假的名字,「何為真實義」:什麼叫真實的道理呢?「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過量,就是超過去一般凡夫、二乘、外道思量的人。

他通達法相,無取無舍。「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所以他無取無舍,能真實知道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法,和五蘊中的我。

「外現眾色像」:在我以外,所現的這一切一切的色像,「一一音聲相」:所有音聲的相,「平等如夢幻」:這些情形,都是平等,好像夢幻泡影一樣。「不起凡聖見」:也不起凡夫見,也不起聖人的解;離凡見、離聖解。「不作涅槃解」:也不作涅槃快樂的解釋。

「二邊三際斷」:也不著於空,也不著於有。著到空邊,著到有邊,這都落於兩邊。三際,就是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三際斷,不著過去、現在、未來,這都斷了。

「常應諸根用」:真如自性,常常能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種無窮的應用;應諸根之用,而用不窮盡。「而不起用想」:也不生出來一個想,說:「啊!我這兒有這個用。」

「分別一切法」:沒有一切分別諸法相的分別心。「不起分別想」:也不起這個想,說:「啊!我沒有分別了。」你若知道你沒有分別,你還有一個分別想;你要連分別想都沒有了。

「劫火燒海底」:三災起的時候,有火劫,就把海底都燒乾。「風鼓山相擊」:風災起的時候,鼓動兩座山互相撞擊。

「真常寂滅樂」:你若得到真常寂滅樂的時候,「涅槃相如是」:你的涅槃相,就像這樣似的。像前面所說,無論三災起時,對你也沒有關係。「吾人強言說」:我們人勉強來說這個法,「令汝舍現見」:就是要使令你捨去現在的這個知見。

「汝勿隨言解」:你不要隨著文字來解釋經典,「許汝知少分」:這個時候,我許可你知道很少的這麼一點點。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志道聽六祖大師說了偈頌之後,他開悟了;所以就很踴躍的,甚至於跳起來,給六祖大師叩頭,就退到一邊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111.色、聲、香、味、觸,這叫五塵,又叫五欲
皈依三寶,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