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異常海象群聚現象?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異常海象群聚現象?

說起海象,想必你們的腦海里已經不自覺地蹦出海象那一顆圓腦袋和兩根大長牙的形象了。

作為分布地不在我國的物種,大家對海象的生活習性或許感到陌生,但它們的外觀形態卻令所有人印象深刻——這是一種行動中透著笨拙、可愛的動物。

「笨拙」一詞源於海象龐大的身軀。儘管看起來丑萌丑萌的,但是當重達1噸多的龐然大物向你挪動而來的時候,哪怕它表現得優哉游哉,也令人有點兒脊背發涼。

對於胖海象的印象,可能就是照片上這樣的

也許你也曾想過:

粗糙的海象皮下包裹著肥厚的脂肪,以它們這麼敦實的體型從高處摔落,恐怕不會受多大的傷吧?可能還會被地面反彈起來?

這就要取決於它們從多高的地方摔下來了——2017年秋,Netflix紀錄片《我們的星球》團隊在俄羅斯東北部的海邊拍攝時,親眼目睹了海象摔下懸崖的景象。

Netflix紀錄片《我們的星球》團隊所親眼目睹的海象摔下懸崖的景象

為了在懸崖頂聚集成群,許多海象前仆後繼地爬上懸崖,在懸崖頂相互依偎。

由於空間有限,懸崖頂太過擁擠,有一頭海象陡然失去依附,從將近80米的懸崖掉下,並數次撞在崖壁上,最後狠狠地摔在了海邊的碎石灘上。

這頭海象死了。

這不是個例,因為在這片碎石灘上,你還能看到其他200多頭的海象屍體……

屬於海象的命運

與其他鰭腳類動物和鯨類動物一樣,海象這一物種的命運也曾坎坷不已。

在18至19世紀,捕鯨人和捕海豹人同樣也獵殺海象,以獲取它們的脂肪、肉、骨頭等所有可利用的部位。

在所有的鰭腳類動物中,海象是生育率最低的。

雌性海象每次懷胎15個月左右,甚至比許多大型鯨類的孕期還要長。在幼崽斷奶之前,雌性海象都不會再次排卵,因此它們一般每兩年才能產一胎。

在海象如此保守謹慎的生活史背景下,歐美人進行大規模商業捕殺海象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大西洋的海象幾近滅絕[1]。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太平洋海象的數量也一度下降到僅剩5萬至10萬頭[2]。

而自限制獵殺雌性海象的政策出台之後,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海象的數量才得到了較為快速的恢復[2]。

如今,在北歐、北美的海象分布地,海象其實得到了不錯的保護。除了因紐特人、尤皮克人等當地土著可進行少量傳統的海象獵殺活動,其他獵殺海象、販賣海象製品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曾經慘遭血洗滅門的海象終於迎來了翻身之日,然而,它們目前卻似乎面臨著來自其他方面的威脅。

海象群聚現象,真是常態嗎?

不久之前,海象爭相爬上懸崖以及意外死亡的新聞席捲了網路。

「這一場景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結果」,《我們的星球》製片人Sophie Lanfear說道,「這太令人心碎了」[3]。

海象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水區,儘管身軀龐大,它們卻不擅長追逐式的獵捕,它們喜歡吃的是棲息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例如螺貝或是蝦蟹。

海象並不總是生活在海冰上,和極區的海豹一樣,我們可以在海冰平台上觀察到這些動物,也可以在海岸邊找到它們。

生活在海冰上的海象們 圖源 / bioexpedition.com

事實上,每年夏天,海象在沿岸聚集成群已是常態。只是視頻中的海象們,選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作為群聚地。

但要說數量龐大的海象聚集現象,那就不算是常態了。

2014年,科學家在阿拉斯加西北部的雷伊角(Point Lay)就發現了巨型海象群聚地,規模之大,令人震驚[4]。上萬頭海象聚集在海岸邊,覆蓋了將近數英里長的海岸線。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俄羅斯的海岸邊,美國科學家在2007年、2009年的調查都發現過如此大型的海象群聚地[4]。

聚集在雷伊角的巨型海象群 圖源 / NOAA

對此,加拿大動物學家Susan Crockford表示,這其實是大驚小怪。

人們在歷史上也曾觀察到海象巨型群聚地,例如1964年和1972年在俄羅斯遠東的弗蘭格爾島上,1978年在阿拉斯加的聖勞倫斯島上,都有3萬至5萬頭海象聚集在一起的現象[5]。

然而,曾經發生過,不代表曾經頻繁發生過,而且過去海象在海岸的群聚地規模也不及現在龐大。

例如在雷伊角,每年秋天大量出現的海象,也是在近十年來才前來定期拜訪的,並且這些海象中絕大多數都是雌性和幼崽。

為什麼會出現巨型海象群聚地?

對於一頭海象來說,在陸地上休息和在浮冰上休息的差異在哪裡呢?

在填飽肚子之後至下一次餓肚子之前,它們肯定要找一個地方休息,如果這個地方距離覓食地(食物豐富的海底)很近,那自然是最方便的。

所以,距離海底近的海上浮冰是它們的優先選擇。對於不遠萬里來到海岸上休息的海象來說,一定是有什麼無法避免的原因,讓它們放棄了海冰。

那這無法避免的原因指的可能是什麼呢?

氣候變化導致大量海冰消失

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

美國國家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2015年發布的一段遙感監測視頻顯示,在過去25年里,儘管每年覆蓋在北冰洋上的海冰依然隨著季節變化延伸與回退,然而北冰洋上的老年冰面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縮小。

尤其是2007年夏秋季,北冰洋老年冰面積銳減,其面積只剩下十年前的約2/3。

而2007年的秋季正是科學家首次在阿拉斯加西北部發現巨型海象群聚地的時候,因此,不少學者將這一現象與當年的海冰大量融化事件聯繫在了一起。

夏秋季對海象來說是特殊時期,不僅僅是因為夏秋季海冰數量的減少導致海象「無冰可歸」,海冰融化導致夏秋季的海冰回退至遠離大陸架的地方,而遠離大陸架的海冰對它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1997年與2007年北冰洋的海冰面積變化對比圖 圖源 / climatecentral

海象的食物是近海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它們並不是身手矯健的深潛動物(記錄顯示海象可下潛的深度在80米左右,但也有可能更深,只是海象不一定願意這麼做[6]),為了一頓飯,下潛到很深的海底,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大量海冰的消融,海冰的過度回退,導致近海的浮冰數量減少,海象可棲息利用的浮冰也減少了。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到陸地上棲息比隨著海冰漂到遠離大陸架的地方,要有利得多。

目前這是解釋近年來海岸上頻繁出現巨型海象群聚地的主流觀點,即,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冰融化影響了海象對棲息地的選擇,大部分海象們無冰可去,只好一起擠到海岸上去。

種群數量的增加直逼環境容納量

遙感圖以直觀的影像為我們呈現了北冰洋海冰在近幾十年來的變化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

儘管不同的學者、政客之間圍繞著氣候變化還持有很多爭議,但是海象的生活的確受到了海冰變化的影響。

只是,巨型海象群聚地頻繁出現的現象背後是否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海象的數量在近幾十年里大量增加,導致它們的可利用棲息地緊張了起來呢?

環境容納量,指的是在自然條件下,即在有限的環境資源條件下,種群能夠達到的最大數量。

海象聚集在空間有限的海冰上 圖源 / ArcticNet 攝影 / Steven J. Kazlowski

對於海象來說,在不考慮人為干擾的情況下,食物、棲息地面積等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都會影響它們的種群數量。

那麼,海象大量佔據陸地棲息地,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海象數量增加,導致到了夏秋季,它們的海冰棲息地不夠用了,所以集體來到了陸地上呢?

1975年至1985年,科學家通過空中觀測與統計,得出的太平洋海象數量結果均超過20萬頭[2]。

2006年評估的結果顯示,太平洋海象數量大約有12萬9000頭,但其中包含了許多不確定性(例如誤差範圍過大)[5]。

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里,2016年的評估結果顯示,當前全球海象的數量大約為11萬2500頭[7]。

聚集在陸地上的海象 圖源 / WWF 攝影 / Alexey Ebel

倘若將現在估算的種群數量結果與30年前對比,海象種群的數量不升反降,似乎無法解釋海象數量與巨型群聚地頻繁出現的關係。

但仍有科學家堅持認為現有的估算結果存在很大的誤差,不足以證明海象的數量在下降[5]。

就連紅色名錄也顯示,當前仍未能預測全球海象的種群趨勢[7]。

總的看來,現在還沒有足夠的數據能夠確定地告訴我們,全球的海象數量目前正在上升或者下降。

也許巨型海象群聚地的出現是海象種群數量增加和海冰棲息地減少的雙重原因共同導致的結果:海冰棲息地減少降低了海象的環境容納量,而海象數量增加加快了海象種群達到環境容納量的速度。

巨型海象聚集地的嚴重後果

海象是喜歡群聚的動物,無論是在海冰上、沙灘上,還是文章開頭出現的懸崖上,海象都喜歡聚集在一起,產生身體上的接觸。

這種身體上的接觸或許並不只是為了取暖,因為海象有非常活躍的社交網路。

在非交配期,照顧幼崽的雌性海象會遠離雄性,帶娃的媽媽們彷彿約定好一般地集結成群。

可惜,過高密度的聚集會引發爭鬥和踩踏,尤其是在突然受到外界干擾,例如捕食者(北極熊)或人類活動的干擾的時候。

《我們的星球》中的海象巨型群聚地,這種群聚地非常容易發生意外 圖源 / Netflix

踩踏現象容易導致個體死亡,成年海象或許能夠全身而退,但對於弱小的海象幼崽來說,極易被慌亂逃跑的同類踩死。

幼崽的出生對於海象種群來說就是一種補充,這種補充是延續種群所必需的。

研究發現,若巨型海象聚居地中持續地發生嚴重的踩踏事件並導致大量幼崽死亡,將給種群帶來極其不良的影響[8]。

除了踩踏,海象摔落懸崖的事件也會繼續發生,那些碎石灘上的海象屍體就是證明。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異常海象群聚現象?

氣候變化是一個如此龐大的話題範疇,導致我們每每談及氣候變化,而去尋找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時都好像要搬出一座圖書館一樣。

無論是人類活動還是自然變遷導致的結果,地球上的動物確實正在遭受全球變暖的影響。

海冰大量消融也許會促使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的鯨類通過西北航道進行遷移與交流;也許會釋放出更多的海冰藻類,提高北極海區的生產力,供浮遊動物攝食。

這些可能產生的現象最終到底具有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我們還不得而知。

不過,對於依賴海冰產崽、育幼、生存的海洋哺乳動物來說,海冰的大量消融意味著棲息地、育幼地的喪失,它們因此更易被北極熊和虎鯨捕食,幼崽的存活率也更低,這都是可以預測的。

海冰的大量消失,讓捕食者北極熊更容易接近海象 圖源 / WWF

也許人類已經無法扭轉氣候變化的格局,但這並非意味著我們什麼也做不了。我們至少可以讓自己對地球的負面影響更小一些。

如果我們拒絕參觀圈養大型海洋動物並進行動物表演的海洋館,那未來海洋館裡不會再出現野捕的海象(當然也包括其他海獸),更不會有海象將人拖入水中溺死的事件發生[9]。

如果我們在野外觀察海象的時候,能夠保持低聲輕語,不給它們造成恐慌,不打擾它們的生活,那海象因被驚擾而誤傷同類的事件也不會隨之發生。

如果我們共同保護海洋資源,進行合理、可持續的海洋資源開發,那留給海象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資源也會相應地增加,畢竟過度捕撈不僅斷了人類後代的後路,也斷了其他海洋生物的後路。

如果我們共同以高效低碳的方式生活,節約地球上的能源,減少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麼全球變暖的速度或許就會放緩。

尊重野生動物,尊重自然規律,保護未來的地球資源。一切都要從我們改變自己的意識做起,這些丑萌的動物需要我們的關注與幫助。

?????

所以,

面對氣候變暖,

你覺得該怎麼去保護海洋動物?

深度科普撰寫不易,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請點個」在看「,

喜歡就請轉朋友圈吧~

文章| 喵魚醬 /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顧問

編輯| 揚羽

References:

[1] Bockstoce J R, Botkin D B. The harvest of Pacific walruses by the pelagic whaling industry, 1848 to 1914. 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1982, 14(3): 183-188.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lrus

[3] https://rts.org.uk/article/our-planet-team-talk-filming-infamous-walrus-scene

[4]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stories/climate-change-puts-the-pacific-walrus-population-on-thin-ice

[5] https://polarbearscience.files.wordpress.com/2015/08/walrus_on-the-beach_crockford-2014.pdf

[6] https://www.athropolis.com/arctic-facts/fact-walrus-dive.htm

[7]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15106/45228501

[8] Udevitz M S, Taylor R L, Garlich-Miller J L, et al. Potential population-level effects of increased haulout-related mortality of Pacific walrus calves. Polar Biology, 2013, 36(2): 291-298.

[9] 2016年,在山東榮成發生了一起「海象殺人」事件,某野生動物園內的一頭海象將一名遊客和一名飼養員拖入水中並不停甩動,最後二人不幸溺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犬一話 的精彩文章:

你對狗狗品種的認識,真的是正確的嗎?
你家狗狗的名字是怎麼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