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好於98%的科幻片,征服希特勒,這部無聲電影已成文物

好於98%的科幻片,征服希特勒,這部無聲電影已成文物

科幻片是誕生最早的一種電影類型之一。

早在1902年,喬治·梅里愛就用《月球旅行記》讓世界見識到了非現實元素的奇妙。25年後,弗里茨·朗用一部《大都會》正式定義了科幻電影。

高樓林立的未來都市,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使用,工業文明對人類的吞噬,種種超前的設想,就算放到21世紀,也毫不過時。

一、是電影,是藝術,更是文物

在著手拍攝《大都會》之前,弗里茨·朗就已經有了豐富的電影工作經驗。20世紀20年代初,他執導了幾部電影獲得成功,於是就有了拍一部科幻大片的念頭和資本。

有資料顯示,弗里茨·朗動用了超過36000名群眾演員,花費了兩百萬英尺(609600米)膠捲,開創性地使用微縮模型,長達18個月的拍攝周期,最終完成了一部片長153分鐘的史詩之作。

與傳統的戲劇類似,《大都會》被劃分成了三大段落,分別是序章、幕間章、高潮章。

長達1小時的序章主要展現了故事的大環境——2026年的大都會,闡述了大都會的主人強·弗萊德森之子弗雷德為尋找一個神秘女人瑪麗亞去到了地下勞工城工廠,而強·弗萊德森與大發明家羅特旺也對那神秘女人有著某種企圖。

幕間章是矛盾的激發,長期受到剝削的工人階級逐步走向革命的邊緣,弗雷德因瑪麗亞的失蹤而陷入到困境之中。

高潮章活生生地變成了災難大片,整個大都會面臨崩塌的險情。弗雷德和瑪麗亞試圖要完成使命,調和工人和強·弗萊德森之間的矛盾。

劇情其實是十分簡單易懂的,即便是一幕默片,絕大多數觀眾只需要有字幕的幫助就能理解。

所以電影也打破了年代的間隔,豆瓣上有著9.0分,好於98%的科幻片,比公認的科幻電影天花板《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還要高分,某種程度上說明其精彩程度完全不遜色於有聲彩色電影,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了解基督教的觀眾會更能get到角色設置與《聖經》之間的聯繫,因為弗里茨·朗夫婦(他妻子是編劇)為影片注入了濃厚的宗教色彩。

而真正被後世津津樂道的是,表現主義在電影中的運用。

「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的扭曲和抽象化,這個做法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

這種藝術流派起源於20世紀初,一開始只是畫家們的創新手法。然後這種藝術波及到了文學界,卡夫卡1915年發表的《變形記》就是眾所周知的表現主義代表作品。

20年代初,德國電影開始嘗試把表現主義載入到影像之中。而當弗里茨·朗把表現主義運用到《大都會》,經典的一幕就出現了。

男主角弗雷德目睹工廠爆炸後,看到了古埃及對奴隸的奴役,這個幻覺不僅壯觀,而且還批判了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無情壓迫。

這種表現主義帶來了一股怪誕的獨特氣息,同時也把影片升級成了藝術品。

電影藝術往往要與商業融合。《大都會》在發行的時候就遭遇到了片商的各種刪減,153分鐘的柏林首映版本沒有被流傳下去,後來多數人看到的是被刪減後的約兩小時版本。

據說希特勒也被《大都會》征服了,他因此想要把弗里茨·朗夫婦招入納粹麾下,即便弗里茨·朗是猶太人。弗里茨·朗打死不同意,選擇流亡到了法國。妻子特婭·馮·哈堡做了不同的選擇,她加入了納粹黨,給希特勒創作了不少的劇本。

希特勒所帶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同時也導致了很多藝術品的失傳,其中就包括《大都會》的原始版本。

2001年的《大都會》修復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為世界文獻遺產之一,不過缺少了長達半小時的內容,有些情節難以被理解,電影也很難算得上是「完整」。

幸運的事情是,一部分已被認定為失傳的刪減片段在阿根廷布宜諾艾利斯的電影博物館被找到,一位真懂電影的新館長上任後發現了那段膠片的傳世價值,於是把它帶給了世人。

經歷了約2年的修復工作,時長為145分鐘的修復版在2010年面世,現在在網路上流傳的大多也是這個版本。只是由於經過80年的歲月,那部分膠片損毀情況比較嚴重,修復出來的影像也已經模糊不清了。

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所看到的《大都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了,那更是一件文物。

二、反烏托邦的雛形

從故事層面上看,《大都會》很像是一部「反烏托邦電影」。

故事地點設定在一個未來的、封閉的大環境,就像是《1984》里的大洋國,《飢餓遊戲》里的施惠國,《V字仇殺隊》里的倫敦市。

然後是健全的等級制度,大都會的要稍微簡單,強·弗萊德森是最高統治者,他和一群資本家們住在地上的繁華都市,支配著住在地下勞工城的工人們。

如果被強·弗萊德森開除,就會淪為勞工城的工人,從干腦力活變成做苦力活。

「烏托邦」一詞很早就有了,不過「反烏托邦」的興起是在40年代的文學界。1921年,第一部反烏托邦小說《我們》完稿,但蘇聯當局不允許出版,小說以手抄本形式流傳。

喬治·奧威爾有幸讀到了《我們》才寫下了《1984》,並在40年代引領了反烏托邦文學的興起。

反烏托邦文學特點是,人被關在自己親自製造的鋼筋水泥牢籠里,陰暗冰冷、精神壓抑。在這種生存狀態下,物質浪費蔓延,道德淪喪,民主受壓迫,等級制度橫行,人工智慧背叛人類,最終人類文明在高科技牢籠中僵化、腐化,走向毀滅。

《大都會》所描繪的世界不就是如此,一切看似美好和平,實際上卻充斥著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

弗里茨·朗夫婦有沒有讀過《我們》無從考究,反正他們確實是創造了反烏托邦電影的雛形。

只不過電影的內核並不算是「反烏托邦式」的,造成大都會崩塌的不是統治者的獨裁統治和思想壓迫,而是階級矛盾的對立。

統治者強·弗萊德森是一個人性化的角色,他雖然壓迫工人,但對兒子弗雷德十分在乎,說明著他的人性未曾泯滅。

反倒是那些被壓迫的工人們在最後喪失了理智和人性,如果是反烏托邦電影,那他們大概就會實現獨立思想的覺醒了。

三、人類社會的大腦與雙手該如何協調

「大腦和雙手之間的協調者必須是心!」

電影開頭,主題就以字幕的形式告訴了觀眾。

所有的角色和情節都是為了這句話而服務的。

別看故事脈絡龐大,其實真正的「角色」大約只有10個。

強·弗萊德森,他用智慧創造了大都會,猶如古埃及的統治者創造了金字塔。

弗雷德,得天獨厚的超級富二代,卻能把地下的工人視為兄弟。他降臨勞工城,就猶如耶穌來到了人間。

瑪麗亞,居住在地下的一個女教師,名字無疑是參考的聖母瑪麗亞。她在工人群體有很高的威望,可能工人一直沒暴動,她也有一份功勞。

羅特旺,大都會的大發明家,強·弗萊德森有什麼搞不定的問題都會找他。不過,他卻和強·弗萊德森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往事。

工頭與工人群體,工人群體可以看作是一個角色,工頭是代表人物。工人由於長期干著重複性的工作喪失了人性,這不是他們的錯,這只不過是一場社會的悲劇。工頭是工人群體中最有理性的一個,也許是從事管理職位,才沒讓他的思維固化。

另外還有一個與弗雷德互換身份的11811號工人有著關鍵的戲份,可惜目前版本的電影沒有更多地深入這個角色。

助理約薩法特與高瘦偵探,兩個襯托性的輔助角色。約薩法特的存在加強塑造了弗雷德的善良和情義,偵探的存在加強了劇情的緊迫感。

機器人與赫爾。機器人在片中被寫成了大反派,它加劇了大都會裡的階級矛盾。那時候還沒有電腦這玩意,弗里茨·朗夫婦應該沒有探討人工智慧的意圖,只是在機器人的概念上展開了想像。

萬萬沒想到想像變成了現實,羅特旺說機器人勞工的計劃已經在現實中有所體現,機器確實正在取代人工。而用機器復活人類的設想,現在已經是科幻題材用爛的老梗了。

強·弗萊德森的妻子赫爾是一個隱藏性的角色,她也是羅特旺的愛慕對象,電影的前史隱藏著一段三角戀故事。羅特旺想要通過機器人技術復活她,但越大的慾望,卻越容易失控。

大都會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好像從有人類文明開始,階級分化就已經存在了。不同階級的人干著不同類型的工作,人類社會得以飛速發展。

強·弗萊德森代表統治階級或資產階級,是大腦,沒有他的智慧,僅憑工人們的蠻勁,繁華的大都會無法建立。

工人群體代表著工人階級,沒有他們的勞動力,大腦再聰明,再偉大的想法也無法實現。

如果階級分化是必然的,那麼兩個階級就是一種共生的關係。兩個階級的有效合作能使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反之,便走向分裂崩塌。

然而階級鬥爭貫穿著整個人類歷史,各大學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試圖緩解和化解這種衝突。弗里茨·朗夫婦也有話想說,他們通過一部《大都會》表示,兩個階級出現矛盾,是因為缺少一個協調者——心臟。

「心臟」是什麼,就是深入理解電影的關鍵所在。

如果讀過聖經,從宗教的角度去解讀可能更加貼合作者的原意。粗淺一點理解的話,看看代表心臟的弗雷德做過什麼就知道了。

他深入地下世界,了解工人的情況,並向「大腦」強·弗萊德森報告。只是「大腦」被沒把他的話當一回事罷了,然後導致「雙手」失去了控制。

要是強·弗萊德森能聽弗雷德的勸告,對工人有人情味一點,和弗雷德一樣,把他們視為兄弟,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也就是說,兩個階級需要有一個溝通的橋樑,互相體諒,種種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可是,弗里茨·朗夫婦的設想是理想化的,《大都會》結局的和平也只是暫時的。

他們只是給出了那座橋樑的設計圖,而有沒有人去建,能不能建成,還是未知之數。

天下事沒有那麼多的巧合,只有碰巧的假象。——《V字仇殺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希特勒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曾派出一支女性部隊到康巴藏區西藏這個地方「借種」
庫爾斯克會戰:至今最大規模的坦克會戰,扭轉整個蘇德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