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冬至日,為何一定要吃餃子?

冬至日,為何一定要吃餃子?

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在古代,冬至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如今雖不再是個重要節日,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葯而流傳下來的。張仲景生活在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是集醫家之大成者。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弟子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相傳「祛寒嬌耳湯」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葯者,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被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

張仲景生活的年代距今已1800多年,在古代,家家戶戶冬至日包餃子,也有不忘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之意。今天,我們不再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但餃子卻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北方吃餃子,南方則在這一天吃湯圓,有冬至日「團團圓圓」之意。民間也有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在廣州、福建等地,一些老人仍將祭祖看作冬至這天最重要的習俗,向先人表達感激和緬懷之情。在閩南語中有「冬至大過年,唔返無祖宗」,意思說,在外打工的人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祭奠先人。此外,喝羊湯、吃狗肉、吃糯米飯也在一些地方流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仲景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