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的科技短板

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的科技短板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在這個關鍵節點,中央召開部署「三農」工作的重要會議,傳遞出哪些新信號?會議強調強化人才和科技支撐,如何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業內權威專家進行了解讀。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農」工作成效。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

如何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

「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緊緊圍繞遼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聚焦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和脫貧攻堅任務,把農業科技和農民脫貧致富緊密結合,和農產品品牌創建有效銜接,和農業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努力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和『造血』功能,為農民持續增收、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血液』,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隋國民列席了會議,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了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技術是脫貧致富的關鍵』。科技創新是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全面振興非常重要的支撐。我們要強化科技興農的擔當精神、創新意識,依靠創新驅動,針對『三農』領域突出存在的人才、技術短板,引導、動員、凝聚全社會科技資源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振興,不斷累積和提升『三農』領域自我發展能力,助力繪就新時代『三農』富強美壯麗篇章。」科技部掛職佳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徐輝表示。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經濟體制研究室主任金書秦認為,要不斷完善農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通道,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要讓優質的農產品獲得足夠的市場溢價,優良的農村生態環境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載體,農民成為社會尊重、心嚮往之的體面職業。

2020年能否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為什麼關鍵看2020年「三農」工作成效?

「因為『三農』是短板,脫貧攻堅的重點在農村,尚未脫貧的人口大多集中在農村,沒有農村的全面脫貧,就沒有國家的全面小康。尤其要看到,科技、醫療、教育、人才、環境等薄弱環節都集中在農村,解決好這些薄弱環節,是農村保持持續繁榮健康發展的保障。」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建軍表示。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曲周實驗站站長江榮風認為,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關鍵是要持續加大投入,不斷補短板,不斷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會議強調,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為什麼要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

在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苑英科看來,自然災害、市場波動、技術支撐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扶貧產業受損,農戶收入減少,從而發生返貧現象。對於返貧人口,要掌握精準,按照需求精準幫扶,不僅要加大物力與資金投入,更要加大農業技術和科學技術培訓力度,使扶貧舉措發揮應有的效用,並形成長久的支撐動力。要不斷推進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形成針對性強,覆蓋面廣的技術教育培訓體系,通過提高農民科學素養,培養新農民,阻斷返貧現象的發生。

會議提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

「會議強調了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要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產、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等等,這說明在應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做好『三農』工作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意義。」江榮風說。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全國草食動物健康生產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屠焰認為,儘快提高豬肉產量、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關係到全國人民生活質量,是當前畜牧業頭等大事。而對於牧區、山區等欠發達地區,堅持因地制宜、因縣施策,鼓勵企業、家庭農場和合作社與農民建立長期的利益聯結機制,建設以牛羊產業為主的草食畜牧業布局,發展壯大特色農業,是助力助推脫貧攻堅非常重要的舉措。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朱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專家呼籲:經典名方「老驥不伏櫪」,需考古和現代工藝兩手抓
中科院發布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中國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