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病毒纏身 股價暴漲!致命誘惑 千萬小心!|檀公司

病毒纏身 股價暴漲!致命誘惑 千萬小心!|檀公司

來源:葉檀財經

文/寶蓮需要燈

北方人愛吃餃子,南方人愛吃湯圓。

餃子,湯圓,都是美味的傳統食物。

曾經有一句廣告語說:"吃點好的, 很有必要。"打這個廣告的,就是專攻吃貨市場,賣餃子賣湯圓的三全食品。

光聽這個名字,就很喜慶,靠著賣餃子,賣湯圓,一年能賣出40億、50億。

按理說,賺吃貨的錢,應該能發大財,三全食品,一個速凍食品的老大,龍頭,卻盈利少的可憐。

上市11年,市值還在百億徘徊。連上市才2年的安井食品,也賣餛飩、湯圓、餃子的,總市值都147億了。

股民也想對它說:多賺點錢,更有必要!

今年元宵節前夕,三全被爆出和豬瘟「有染」,市值2天蒸發3個億。不過截至目前,股價漲了100%多,市值暴漲40億!但離2015年的輝煌時刻還差了一大截,三全能不能賺到錢,股價能不能重回歷史高位?

史上最「敗家」龍頭 掙多少 花多少

三全是國內速凍食品行業的龍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三全的地位開始變得有點尷尬。

比如同樣做速凍產品的廣州酒家,安井食品,今年三季度盈利都在2個億以上,三全才1個億出頭。

先從這幾年的收入情況看起。歷史上,三全每年都在遞增。

可惜,三全雖然業績一直在進步,但是不被市場寵愛。

原因就是三全沒有「蓄水池」功能,一年賺多少,就花出去多少,存下來的子兒沒幾個。

2017年凈利潤0.72億,2018年凈利潤剛過1億,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1.17億,同期的安井食品凈利潤分別達到了2.02億、2.7億、2.38億。

這點三全也清楚。收入高,銷售費用佔去成本的3/4,加上原材料的成本,利潤被壓低到極致。

今年3季度,三全營業收入42.1億,營業成本高達41.4億。100塊錢收入里,利潤只有2.77塊錢。

燒錢做廣告 效果很一般

查看相關數據,銷售費用裡面的大頭是:市場費用、業務經費及人員經費。

然而市場費用究竟是什麼,三全避而不談。

從今年3季報看,市場費用3.4億,應該囊括了廣告費。

國元證券提供的研報顯示,2017年,三全的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10.52%,同期安井只有5.01%,惠發股份5.76%,海欣5.76%。

2016年到2019年,三全以贊助、廣告植入、特別贊助的形式插播廣告,包括綜藝和各種電視劇。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

從冠名產品來看,主要還是水餃。不過,三全開發的產品數量高達 400 多種,除了速凍水餃,還有速凍湯圓、速凍餛飩、速凍粽子、速凍包子……

這些米麵食從鄭州、成都、天津、太倉、佛山等生產基地新鮮出爐後,快速運送至各個銷售區域。由於速凍產品特性,需要保鮮,需要低溫,最關鍵的就是冷鏈技術,也就是在供應全程,保持低溫保鮮。

想想平時點個外賣,超過3公里,起送費都是5元以上。在運餃子這事上,一是走鐵路,京廣、隴海兩大鐵路;二是公路運輸。超遠距離配送,冷鏈運輸水餃,在目前冷鏈行業不發達的情況下,成本多高?用腳也能想到。

這種基於「冷鏈」的銷售模式,在產品運輸到終端銷售,考驗的是產品的銷售速度。

一輛卡車,不論裝貨多少,運輸一次的成本基本不變。裝貨越多,攤到每份產品的成本越少。

投廣告,當贊助商,為的就是更快的把品牌推出去,賣餃子,賣湯圓,賣餛飩……

2015年到2018年,市場費分別為4.96億、5.91億、5.53億、5.59億。

2016年、2017年,2018年,今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增長了12.83%、9.93%、5.39%、0.43%……增速在放緩。

2018年,三全食品銷售費用15.83億,研發費用0.19億,前者是後者的83倍;今年三季度,銷售費用11.05億,研發費用0.17億,前者是後者的65倍。

而安井食品,2018年銷售費用5.72億,研發費用0.68億,前者只是後者的8.4倍;今年三季度,銷售費用4.18億,研發費用0.5億,前者是後者的8.4倍。

同業的銷售費用支出如何?2018年銷售費用平均是9.67億,平均營業收入58.39億,三全的銷售費用15.83億,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是收入55.39億,又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來,三全的資金使用效率並不高,吃力不討好,不考慮換一種經營思路?

餐飲 商超 多元化怎麼行得通?

走了那麼多年的商超渠道,餐飲這塊蛋糕,三全不心動嗎?

2017年,國內的速凍行業規模增長到 1250 億元。

不同的是,2018年餐飲行業收入已經突破40000億元,從速凍食品行業走向餐飲市場,天花板遠遠未到。

其實三全曾經布局餐飲渠道,最後失敗了。

2015年,三全推出一個叫FUNBOX的的自動賣盒飯的售賣機,目標對象是寫字樓的白領們。先下載三全的APP在線點單,然後在售賣機取餐,所有的盒餐由三全中央廚房統一生產、冷鏈物流配給、補貨。

這不僅是餐飲,還是互聯網餐飲!但是盈利模式並不成熟,加上年初豬瘟影響,這個項目在慘淡中收場。

安井食品做餐飲渠道卻很成功。2017年上市,上市以後營業收入大幅上漲。2017年營業收入34.84億元,2018年42.59億元,2019年34.93億元,超過2017年全年的營業額。

安井是國內做火鍋丸子的老大,其發展理念就是做B端,和海底撈、呷哺呷哺、楊國福麻辣燙、海底撈、永和大王、良品鋪子等都有合作,佔到業務30%到40%左右,其次,和三全一樣,從商超渠道進入零售端,比如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型大賣場,還有永輝、蘇果、華潤萬家等國內連鎖大賣場。

安井根據地在福建,現在華東區域依然是銷售區域的主力,未來向華北、東北推進。

而三全根據地在河南,地處中部,在運輸上,佔據地理優勢。

只不過因為三全食品過於「敗家」,賺錢多,花錢也多。隔壁的安井食品,今年上半年廣告費才5000多萬,是三全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收入表現比三全還好。

三全也想過,是不是因為產品的原因,畢竟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雖然不斷的推出新產品,2016年,推出自加熱米飯,蒸蛋糕;2017年,推出自加熱火鍋;2018年,推出「心愿粽」和「超級小龍蝦餃」;2019年,推出私廚超級小龍蝦、超級墨魚、超級鮁魚等「超級海鮮」水餃、「帕尼尼」意式系列早餐、常溫紅燒牛肉自熱與微波拉麵……

看得出來,藉助這些名義新鮮的產品,或許能夠打造爆款,但是沒有哪一款能徹底深入人心。

向左走 向右走 這是一個問題

目前,三全的戰略依然比較模糊。到底是2B,還是2C?

而安井的思路清晰,路子野,主做餐飲供應商,主做B端業務。是三全最大的競爭對手。安井食品主營業務中,速凍面米製品營業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只有25.79%,但去年這塊的收入有10個億。過去兩年,安井的產能利用率在不斷增加,超負荷供給下,未來必定擴大產能,業績還有擴張空間。

其實很明白,三全已經是龍頭,走到了山頂的位置,它要轉型找發展點,還要保住老大位置。問題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

安井早就找到了突破點,有火鍋料,有麵食,有速凍菜肴,其實火鍋料發展前景最好,在速凍火鍋料行業,安井是國內龍頭,目前它的目標很清晰。無人售貨機、互聯網公司,那些都還遠著很。

當務之急,三全怎麼提高賺錢的效率?不如先減少廣告投放量,依靠餐飲攤低渠道費用。

從電商平台的面點品類市佔率看,三全和安井不相上下,那麼三全廣告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在哪裡?

數據來源:國金證券

2019年經營目標里,還特地強調了要維持行業的龍頭地位,還要進一步提高市佔率,忽視了對凈利潤的考核。但是另一方面,通過接入B端業務,公司的盈利能力較過去4年有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底,三全食品注資1個億,100%持股成立叄伊便利店。鑒於之前的無人售賣機的失敗經驗,涉足新零售,看來是本著「富貴險中求」的心態,血拚一場了。

總結:世間安得兩全法?三全食品已經是速凍食品行業龍頭,高處不勝寒,一邊要急求轉型,一邊要提高主業賺錢效率。在費用問題沒解決的情況下,又想去做便利店,我看,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陽光城檀系序列作品賦新升級,福州高定生活一觸即發
《雙世寵妃2》中,除了曲檀兒和流觴,這三個人也是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