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談90分鐘,沒得到智慧」,這真不是狂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談90分鐘,沒得到智慧」,這真不是狂

楊振寧是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是位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這也讓楊振寧在中國成為了一位家喻戶曉式的人物。楊振寧在他的專業領域之中,也是赫赫有名。縱觀20世紀以來的物理學史,他能排在世界級物理大師愛因斯坦之後。

楊振寧毅然放棄了外國國籍的橄欖枝,回到中國,但是世人對他的態度不全是溫情和善意,這與他那祖孫戀的婚姻不無關係。他的隻言片語還被人們所誤解。楊振寧曾說過,他跟愛因斯坦交談90分鐘,沒得到智慧。這句話給他貼上了狂妄的標籤。那麼事實上,楊振寧真的是很自大狂妄嗎?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的三次「失敗」見面

楊振寧能對愛因斯坦有所評論,是源於與大師愛因斯坦有過三次正式的交往。第一次兩人的見面是在普林斯頓研究院里的課堂上,楊振寧近距離參與了愛因斯坦的講座。

楊振寧從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先是在密執安大學度過了酷暑。這期間楊振寧收到了盛情相邀,秋後便去了普林斯頓研究院,在那裡一邊擔任講師,一邊從事核物理的研究。而這時愛因斯坦已經70多歲了,也恰巧在普林斯頓研究院任職教授。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學術領域本無交集,研究的方向猶如兩根平行線。楊振寧雖然對愛因斯坦很崇拜,但是總覺得沒有正當理由還是敬而遠之為好,這樣是不打擾大師的表現,更顯尊敬之心。

可偏偏趕上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意義》有了新進展。愛因斯坦還就此想要舉行一個演講來闡述他的新研究成果。由於同處在一個研究院的關係,楊振寧有幸參加了這場報告會。楊振寧參加前興奮不已,終於有機會一睹愛因斯坦的真容。但是會場上愛因斯坦時不時冒出的德語術語,加上隔研究方向如隔山,讓楊振寧聽得是雲里霧裡。第一次的正面接觸,沒讓楊振寧對愛因斯坦進一步加深了解。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的第二次接觸,更為親密。兩人有了一個半小時的私人談話。這次談話的由來,要從楊振寧的研究說起。楊振寧的一個研究課題,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極大興趣。愛因斯坦主動讓助理把楊振寧約來,以便面對面地詳聊。

這次談話時間上並不短,要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了。愛因斯坦面對楊振寧,並沒有大師的架子,只把楊振寧作為學術探討者看待。愛因斯坦誠懇地拋出了自己的主要觀點,還用畫曲線的方式予以解釋。但是楊振寧因為第一次與大師級人物近距離接觸,未免有些緊張情緒,加上愛因斯坦喜歡將德語和英語混在一起交談,楊振寧聽得似懂非懂。

所以楊振寧在回想起這次會面時,感嘆到白白跟愛因斯坦交談了90分鐘,自己一點也沒得到智慧。中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單單斷章取義來看,楊振寧有點自大狂妄的味道。結合事情發生的前後看,楊振寧大概是在感慨機會千載難逢,錯過十分可惜。這真不是狂妄之語。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楊振寧的努力,換來了大師人物的側目。但是機會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楊振寧在第一次的講座中,就知道了愛因斯坦有德文夾雜的習慣。但他沒有研習德文。所以第二次的親密接觸也只能流於形式了。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的第三次會面,是在一次講座中。那次講座的主角有兩個,一個是愛因斯坦,另一個是玻爾。玻爾既是愛因斯坦的好友,也躋身於20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行列的一名可以與愛因斯坦比肩的大師。最重要的是,玻爾和愛因斯坦的學術見地不同,大家都期待著兩人在這場講座中的一場思想交鋒。當時教室里沒有位置,大家也樂於席地而坐,只為目睹現場PK戰況。兩位大師對決,本該很精彩。可是玻爾由於母語是丹麥語,所以聽起來帶有很重的口音,讓人聽他說話就已覺得很累了,更何況聽他闡述自己的見解。愛因斯坦在這次講座中,回應也不多。整場講座,在座的聽者只能用眼睛觀察兩位大物理學家的反應。對於楊振寧來說,自然也是聽得很不過癮。

楊振寧眼中的愛因斯坦

在愛因斯坦逝世的60周年,楊振寧接受了訪談,並對愛因斯坦的成就及貢獻做了自己獨到的評價。楊振寧表示到,他從小就對愛因斯坦十分仰慕。一方面是因為愛因斯坦對數學的直覺感很強,好似與生俱來,讓人羨慕嫉妒恨。另一方面是因為愛因斯坦在物理的世界裡,切換自由,既能近距離觀察物理現象,也能遠距離看透物理現象。對於很多常人來說,只能掌握一種距離的觀察方法,而愛因斯坦能在兩種方法中遊刃有餘,讓人不得不佩服、崇拜。

談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楊振寧表示很佩服愛因斯坦的堅持,花8年時間抓住不放,終於研究出了真諦。這其中,愛因斯坦懂得堅持有道,懂得主次分明,就算在迷霧遮天下的情況下,也能分辨出哪些是需要花時間重點研究的,哪些是可以一筆帶過,是不用花太多時間研究的。

談到愛因斯坦對於數學和物理之間的理解時,楊振寧表示很敬佩愛因斯坦,他具有自我糾偏的勇氣和智慧。早年的愛因斯坦並沒有意識到數學在物理學中的作用,晚年他才了解到數學對物理結構的重要。愛因斯坦深刻體會到這點後,並沒有固守自己原來的見解不放,而是敢於自我革命,敢於調整方向。

對於學霸楊振寧來說,只有厲害的人才值得敬仰。楊振寧對愛因斯坦的敬仰是不容置疑的。從楊振寧對愛因斯坦深度理解中就能看出來。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從骨子裡油然而生。

楊振寧對於愛因斯坦看似有點大不敬的評價,是從客觀感受角度出發的。在學術的世界裡,楊振寧肯定覺得客觀比什麼都重要。學術領域的大師,說點狂妄之語,也是直男的表現。一門心思放在研究上,他們何須對圓滑處世之道趨之若鶩?

文/映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因斯坦 的精彩文章:

在那裡相對論完全失效,因果律也不存在,科學家:人卻可以永生
有沒有可能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誤導科學界,導致基礎物理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