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超拼網 | 現代流行陽曆,古代怎麼用農曆搞農業的?

超拼網 | 現代流行陽曆,古代怎麼用農曆搞農業的?

以下內容改寫自澤布羅夫斯基《圓的歷史》一書第三章《星空中的時鐘》:

天體運動提供了日、月、年這三個天然的時間單位。地球自轉一圈大約24小時,我們稱為一天;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大約29天,我們稱之為一個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大約365天,我們稱為一年。

唯一的問題就是365不能被29整除,差不多等於12.5,而不是12。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一年分成12個月。怎麼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很自然的,有兩種方法。

  • 一種是嚴格的按照月球公轉周期,把月球公轉一圈定為1個月,也就是每個月有29天,一年有12乘以29等於348天

  • 一種是嚴格的按照地球公轉周期,把地球公轉一圈定為1年,也就是一年有365天,然後均分成12個月,每個月大約30天


先說第一種

現代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月球的公轉周期這麼的重要。在古代,沒有路燈,也沒有電筒,如果必須要在夜間趕路或者趕工,那麼要盡量選擇滿月的夜晚。在某些地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所以,能夠通過日期推斷月球的公轉狀態,進而判斷晚上會不會有月光,這是非常重要的。

穆斯林曆法就是嚴格的月曆。每年12個月,每個月在新月時開始,上弦半月是第7天或第8天,滿月是第15天。通過抬頭看月亮,有經驗的穆斯林甚至能分辨第22天還是第23天。穆斯林歷的一年為354天或355天,比太陽年要短好多。所以,穆斯林歷的月份與季節的關係也不固定,每個月份都可能出現在夏季或者冬季。從公元622年開始執行,迄今為止,穆斯林歷一直嚴格的追隨著月亮的運動,誤差從未超過一天。


再說第二種:

為什麼我們的日期要跟太陽年掛鉤呢?地球的公轉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四季變化。對於農業社會,就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文明都選擇了太陽年。太陽年的月份和季節、溫度、氣候是直接對應的,比如每年的3月份氣候回暖、9月份漸漸轉涼,綜合這些因素,可以很方便的用於農業生產。我們今天用的所謂的公曆,就是這種太陽年的曆法。

兩種曆法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用純月亮年,月份跟季節毫無關係,無法指導農業生產;用純太陽年,農業生產很方便,但是無法知道月相如何,不能確定晚上方便不方便出門。

世界上還有兩個特別牛逼的文明,採用了兼容了這兩種曆法優點的混合曆法。一個是猶太歷,另一個就是我們的農曆。

我們的農曆,每個月29天或30天,接近月相周期,每月十五滿月。有些年12個月,天數為353、354或355,接近於穆斯林歷的月亮年。還有些年是閏年,13個月,天數為383、384或385。現在的猶太歷和農曆,採用的都是19年7閏,12年大約354天,7年大約384天,這19年平均下來,每年平均天數剛好為365。非常接近實際的太陽年,月份與季節的偏離也不大。

農曆的24節氣,主要用於農業生產,所以實際上是按照太陽年的規律變化的。24節氣在農曆的位置是浮動的,好比今年在七月初五,明年可能到了閏六月二十七。但因為它們是按照太陽年的規律制定的,所以在採用太陽年的公曆中位置基本是固定的,誤差在一兩天左右。

古代編製曆法,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一般都是要由最高權力機構頒發。因為曆法的準確程度,直接影響農業的產量,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編製曆法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量就是節氣的確定。曆法頒布之後,大家按照曆法上的節氣耕作。一部合理的曆法,節氣與太陽年的關係保持的非常好,所以可以很好的用於農業生產。

比如這個例子:康熙曆獄 因為曆法問題,五位欽天監的官員被處斬。雖然這其中摻雜了政治鬥爭的因素,但是曆法的嚴肅性由此可見一斑。

那古代曆法都由誰主持制定呢?一般都是當時最牛逼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著名的古代中國曆法制定者包括制定了《大明曆》的祖沖之、制定了《授時歷》的郭守敬、制定了《時憲歷》的湯若望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曆 的精彩文章:

到底該給孩子過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生日?並不是因為迷信,父母注意
生日到底用陰曆還是陽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