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同葯不同效,4位中醫學家妙用厚朴,附經典醫案

同葯不同效,4位中醫學家妙用厚朴,附經典醫案


厚朴,出自《神農本草經》:主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在不同的醫案中,劑量不同,配伍不同,功效也不相同。

今天小師妹為大家整理的是許叔微、張石頑、蒲輔周、劉渡舟等四位中醫大家的臨床用厚朴醫案四則,系統學習厚朴在不同疾病中的不同應用方法。

行氣消積是厚朴的主要功效之一。無論是痞滿之輕證還是積聚較重者都可運用,且常常因虛實寒熱的偏重而配伍不同的藥物。

臨床上厚朴常分別與大黃、桂枝、人蔘、附子、乾薑等配伍而治療不同的痞滿積滯之證。

若是腸胃積滯之實證,厚朴多與大黃、枳實、檳榔等相伍以行氣消積,除痞化滯,代表方有《傷寒論》的麻子仁丸。


中醫學家許叔微醫案

一豪子郭氏,得傷寒數日,身熱、頭疼、惡風、大便不通、臍腹膨脹。

易數醫,一醫欲用大承氣,一醫欲用大柴胡,一醫欲用蜜導。病家相知凡三五人,各主其說,紛然不定,最後請余至。

問小便如何?病家雲小便頻數。乃診六脈,下及趺陽脈浮且澀。予曰:脾約證也,此屬太陽陽明。

仲景云:太陽陽明者,脾約也。仲景又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者,大承氣、大柴胡恐不當,仲景法中麻仁丸不可易也。

主病親戚尚爾紛紛,予日:若不相信,恐別生他證,請辭,無庸召我。坐有一人,乃弟也,逡巡曰:諸君不須紛爭,既有仲景證法相當,不同此說何據?某雖愚昧,請終其說,諸醫若何,各請敘述。眾醫默默,紛爭始定。

余以麻仁丸百粒,分三服,食頃間盡。是夕,大便通,中汗而解。

按語

許叔微云:「凡為醫者,要識病淺深,探賾方書,博覽古今,是事明辨。不爾,大誤人事,識者宜知以為醫戒。

燥濕化濁

燥濕化濁也是厚朴的主要功效。

厚朴味苦性溫,苦則能燥,故有燥濕化濁之功,《藥性賦》論其「除濕滿散結調中」,《本草備要》亦稱其「辛溫能散濕滿」。

且厚朴歸脾、胃經,最擅入中焦而燥濕邪,除濁陰。厚朴與蒼朮、陳皮配伍,三葯燥濕之功俱著,先賢們對三葯除濕滿之實證也是倍加推崇,每每用於中焦濕濁困阻,運化失職所致的諸多病症。

中醫學家劉渡舟醫案

丁,女,39歲。

1993年4月28日初診。

患頸部關節疼痛數年。

現頸項後背酸痛重著、不可回顧,上臂屈伸不利、腰部酸困、手腳冰涼。每遇陰天下雨、癥狀加重、痛不可忍。

帶下量多、色白、粘膩。口不渴、時有噁心、厭油膩、小便短黃、大便溏薄。曾服用「芬必得」等藥物,當時痛減,過後疼痛如故。舌苔白厚而膩、脈沉。

證屬風濕相搏,郁於太陽之經。

治當祛風勝濕,以通太陽之氣。

用羌活勝濕湯加味:

羌活10g、獨活10g、川芎10g

炙甘草3g、蔓荊子10g

藁本6g、防風10g

桂枝6g、生薑6g

服五劑,項背之痛即止、帶下減少,仍舌苔白膩、小便短黃。

轉方用胃苓湯:

蒼朮6g、厚朴10g、陳皮10g

生薑10g、茯苓30g、豬苓20g

桂枝10g、白朮10g、澤瀉15g

葯服三劑,諸症皆愈。

按語

本案為風濕侵犯於太陽經輸,經氣不利之證。太陽經包括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

膀胱經「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濕傷太陽,經氣不利,故見頸項疼痛、連及腰背。濕邪循經入府,氣化不行,則見小便短澀。

濕性重著粘膩,故疼痛伴有酸沉困重感,以及帶下粘膩、舌苔厚膩等症。

治應祛除太陽經之風濕,方用羌活勝濕湯加桂枝、生薑,以通太陽之經氣,並能止痛降逆。

服後當微發其汗,可使風濕盡去,如發汗太多則恐風去濕留而痛不能止。

仲景早識厚朴有消痰平喘之功,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分別載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和厚朴麻黃湯,兩方中厚朴或與杏仁相配,或與麻黃、杏仁共伍,均發揮了消痰平喘的功效。

厚朴與半夏配伍,尚可消痰散結,臨床還常用於痰氣結於咽喉之梅核氣或痰阻中焦之證,方如《金匱要略》之半夏厚朴湯。

中醫學家蒲輔周醫案

楊某某,男,65歲。

1965年10月28日初診。

10年來,自覺咽中梗阻,胸悶,經4個月的治療已緩解。在1963年曾複發1次,近日來又自覺咽間氣堵,胸悶不暢,經檢查無腫瘤。六脈沉滑,舌正苔黃膩。

屬痰濕阻滯,胸中氣機不利,此謂梅核氣。治宜開胸降逆,理氣豁痰。

處方:

蘇梗3克,厚朴3克,法半夏6克

陳皮3克,茯苓6克,大腹皮3克

白芥子(炒)3克,炒萊菔子3克

薤白6克,降香1.5克,路路通3克

白通草3克,竹茹3克

10劑。一劑兩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食後溫服。

11月8日二診:

服上藥,自覺咽間堵塞減輕,但偶爾稍阻,食納無味,晨起痰多色灰,失眠,夜間尿頻量多,大便正常,有低熱。

脈轉微滑,舌正苔穢膩。濕痰見消,仍宜降氣、和胃、化痰為治。

原方去薤白、陳皮,加黃連1.5克、香櫞皮3克,白芥子加1.5克。10劑,煎服法同前。

11月22日三診

服藥後,咽間梗阻消失,低熱已退,食納、睡眠、二便均正常。不再服藥,避免精神刺激,飲食調理為宜。

按語

老年男子患梅核氣,可見本證不唯女子獨有,因證見舌苔黃膩,濕熱象重,故蒲老加黃連、竹茹、白通草、白芥子等清化之品,體現出專方專葯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特點。

《神農本草經》言厚朴「主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認為其有散寒祛邪的功效,後世醫家如繆希雍、盧之頤、張璐等均同意此觀點,並對此進行了闡釋和論述。

代表方有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蔘湯。

治陳某泄瀉,腹脹作痛,服黃芩芍藥之類,脹急愈更甚,其脈洪盛而數,按之則濡,氣口大三倍於人迎,此濕熱傷脾胃之氣也。

與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蔘湯二劑,瀉痛止,而飲食不思,與半夏瀉心湯二劑而安。

疏方:

厚朴9克、生薑9克、半夏9克

炙甘草6克、人蔘3克

按語

本案為脾陽不足,中虛氣滯之證。

患者泄瀉,腹脹作痛,服黃芩白芍等葯更甚,則知此症非熱證。

脈雖洪盛而數,但按之則濡,則知脹滿為真虛假實。

方用厚朴之辛溫以除脹瀉滿;半夏之辛溫,以散滯氣,人蔘、甘草補中和胃,生薑之辛溫,以助陽散滿,乃消補兼施之法。

凡腹脹而便不秘者,用之最效,以其為假實真虛故也。

《內經》說:「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泄之。」本方用藥之精義,在苦以瀉腹滿,甘以益脾胃,辛以散滯氣也。若屬純虛純實之腹滿,則均非所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厚朴的功效與作用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