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明天起,這些法律及草案將與科技創新休戚相關

明天起,這些法律及草案將與科技創新休戚相關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法治,影響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今天,讓我們一起盤點,在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法律里,哪些與科技創新休戚相關。在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里,又有哪些值得科技界關注的法律草案將提交審議?

密碼領域將實行分類管理

提及「密碼」一詞,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日常接觸的計算機或手機開機「密碼」、電子郵箱登錄「密碼」、微信「密碼」、銀行卡支付「密碼」等。

但人們生活中接觸的「密碼」,實際上是口令。口令只是進入個人計算機、手機、電子郵箱或個人銀行賬戶的「通行證」,是一種簡單、初級的身份認證手段,是最簡易的密碼。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密碼法共分5章44條,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填補了我國密碼領域的法律空白,進一步完善了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

法律中的「密碼」非口令,是指使用特定變換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或者安全認證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加密保護、安全認證。

所謂加密保護,簡單地說,是將明文變成密文,好比古希臘軍隊使用一種叫做「斯巴達棒」的圓木棍來進行加密通信,只有再次以同樣的方式纏繞到同樣粗細的木棍上,才能看出所寫的內容。

安全認證是指使用數學變換,確認信息是否被篡改、是否來自可靠信息源以及行為是否真實。簡單地說,是確認主體和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例如,增值稅發票右側密碼區的四個二維碼是經密碼演算法加密後的密文,在稅額抵扣環節,將解密後的發票要素與發票明文比對,如沒有通過,則稅額不能抵扣,從而遏制增值稅犯罪,減少稅款流失。

作為保障網路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密碼被認為是解決網路與信息安全問題最有效、最可靠、最經濟的手段。

相關人士形容,密碼就像網路空間的DNA,可以完整實現身份防假冒、信息防泄密、內容防篡改、行為抗抵賴等安全需求,依此構築起網路信息系統免疫體系,實現從被動防禦向主動免疫轉變;密碼像信使,解決網路時代人、機、物的身份標識和認證、信任傳遞、行為審計等問題;密碼更像「撒手鐧」,直接關係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信息安全。

比如,在金融領域,金融晶元卡累計發卡量超過5億張,有效遏制了銀行卡偽造、網上交易身份仿冒等違法犯罪活動。在稅收領域,僅在1996年投入使用當年,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為國家挽回稅收損失700億元。在社會管理領域,公安部已累計發放使用商用密碼晶元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超過18億張,有效杜絕了偽造、變造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

據了解,密碼法共五章四十四條,規定國家對密碼實行分類管理。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核心密碼、普通密碼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屬於國家秘密。商用密碼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路與信息安全。

外商投資法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外商投資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新中國第一部外商投資領域統一的基礎性法律,根據這部法律:

國家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

國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工作;

國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通過公平競爭參與政府採購活動;

國家保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產權。

疫苗管理法對創新疫苗予以優先審批

從2018年10月開始起草,僅用半年多的時間,疫苗管理法於2019年6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通過,並於2019年12月1日開始施行。

目前,我國共有45家疫苗生產企業,可生產60種以上疫苗,預防34種傳染病,年產能超過10億劑次,國產疫苗占實際接種量的95%以上。近幾年,我國疫苗產業整體水平持續提升,甲肝滅活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三價流感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4個品種通過WHO預認證,列入聯合國機構採購目錄。

但研發創新能力不強,仍制約著我國疫苗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內企業創新型疫苗研發能力不足,研發投入低。

為此,疫苗管理法提出,國家支持疫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疫苗研製和創新,將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疫苗研製、生產和儲備納入國家戰略;制定相關研製規劃,安排必要的資金,支持多聯多價等新型疫苗的研製,對於創新疫苗予以優先審評審批。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目前我國45家疫苗生產企業爭奪近300億元以上的市場份額,一種疫苗產品最多有十幾家企業同時生產,也存在多家企業只能生產一種疫苗的現象。

疫苗管理法提出一系列鼓勵疫苗創新和發展的措施,包括國家制定疫苗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支持疫苗產業發展和結構優化,鼓勵疫苗生產規模化、集約化,不斷地提升疫苗生產工藝和質量水平等。

除了上述已經審議通過的法律,還有不少在2019年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值得關注,比如生物安全法草案。

在制度設置上,草案建立了通用的制度體系,如監測預警體系、標準體系、名錄清單管理體系、信息共享體系、風險評估體系、應急體系、決策技術諮詢體系等,並明確了海關監管制度和措施等。

草案設專章規定了生物安全能力建設,主要體現為通過加大經費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鼓勵和扶持自主研發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等途徑對生物安全工作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

在法律責任部分,草案還規定了對國家公職人員不作為或者不依法作為行為的處罰規定。專家指出,上述處罰規定對應相應的職權,有利於保證依法行使職權,有利於法律建立的各項制度的切實實施。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最近舉行的第三次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岳仲明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對明年的立法工作作出預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將繼續審議生物安全法、專利法(修改)、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改)、檔案法(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修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法律案;計劃修改著作權法、動物防疫法、安全生產法,審議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

此外,明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民法典草案將提請明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

岳仲明同時提出,將開展我國法域外適用、新技術新領域等相關法律制度研究,為相關立法提供必要支撐。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山東艦為啥叫山東艦?
世界最強羽絨外衣堅不可摧;我新一代「人造太陽」預計明年啟運